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作品数:8,732 被引量:32,903H指数:44
相关作者:余新炳郭开华汪华侨周毅詹希美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37篇期刊文章
  • 1,232篇会议论文
  • 29篇科技成果
  • 19篇专利
  • 8篇标准

领域

  • 7,634篇医药卫生
  • 374篇政治法律
  • 355篇生物学
  • 312篇文化科学
  • 1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7篇农业科学
  • 66篇理学
  • 53篇语言文字
  • 27篇经济管理
  • 26篇哲学宗教
  • 26篇化学工程
  • 24篇机械工程
  • 19篇电子电信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社会学
  • 11篇文学
  • 9篇历史地理
  • 8篇建筑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04篇细胞
  • 818篇基因
  • 661篇蛋白
  • 464篇血管
  • 411篇免疫
  • 384篇干细胞
  • 379篇肿瘤
  • 362篇病理
  • 320篇网膜
  • 315篇视网膜
  • 306篇病毒
  • 295篇法医
  • 294篇教学
  • 257篇凋亡
  • 246篇神经元
  • 242篇内皮
  • 232篇小鼠
  • 220篇吸虫
  • 205篇心肌
  • 183篇克隆

机构

  • 8,625篇中山大学
  • 941篇中山大学附属...
  • 28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62篇广州医学院
  • 155篇暨南大学
  • 13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6篇广东省人民医...
  • 12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5篇中山大学孙逸...
  • 86篇广州医科大学
  • 85篇广州市刑事科...
  • 84篇广东药学院
  • 80篇新疆医科大学
  • 71篇广州中医药大...
  • 56篇广州市公安局
  • 43篇广东医学院
  • 40篇广州市疾病预...
  • 40篇中南大学
  • 39篇华南理工大学
  • 36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55篇吴伟康
  • 252篇吴忠道
  • 252篇余新炳
  • 189篇汪华侨
  • 171篇周毅
  • 148篇詹希美
  • 135篇徐劲
  • 134篇胡旭初
  • 125篇姚志彬
  • 123篇徐杰
  • 120篇冯鉴强
  • 113篇成建定
  • 113篇王庭槐
  • 112篇曾园山
  • 102篇吴长有
  • 99篇江丽芳
  • 95篇曹开源
  • 93篇伍新尧
  • 92篇关永源
  • 85篇陆惠玲

传媒

  • 482篇热带医学杂志
  • 441篇中山大学学报...
  • 364篇解剖学研究
  • 30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58篇中国法医学杂...
  • 144篇法医学杂志
  • 130篇中华眼科杂志
  • 124篇中华眼底病杂...
  • 118篇中国实用眼科...
  • 115篇中国药理学通...
  • 98篇中华实验眼科...
  • 73篇广东医学
  • 73篇眼科学报
  • 72篇中山大学学报...
  • 65篇中国数字医学
  • 60篇中国人兽共患...
  • 57篇中国医学物理...
  • 55篇中国寄生虫学...
  • 54篇解剖学报
  • 52篇癌症

年份

  • 1篇2024
  • 107篇2023
  • 157篇2022
  • 230篇2021
  • 187篇2020
  • 212篇2019
  • 222篇2018
  • 283篇2017
  • 258篇2016
  • 283篇2015
  • 398篇2014
  • 459篇2013
  • 453篇2012
  • 504篇2011
  • 554篇2010
  • 539篇2009
  • 522篇2008
  • 640篇2007
  • 561篇2006
  • 510篇2005
8,7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为代表,是一类高效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于由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AmpC 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最后一道防线。铜绿假...
朱家馨周宇麒黄静张天托江丽芳
文献传递
SARS-CoV S DNA疫苗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目的小鼠经SARS-CoV S DNA疫苗免疫后,探讨其特异性效应/记忆性T细胞的特征。方法SARS-CoV S DNA疫苗经皮下免疫BALB/c小鼠后,获取引流淋巴结、脾脏及肺脏组织,制备单个细胞悬液。体外经SARS-...
黄俊马瑞吴长有
关键词:SARSDNA疫苗T细胞免疫应答
文献传递
督脉电针通过上调RXR γ表达促进大鼠脊髓脱髓鞘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化
<正>在脊髓脱髓鞘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仍存留在脱髓鞘区,但不能快速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研究表明,督脉电针能促进脊髓脱髓鞘区OPCs分化及其重建髓鞘,但分化机制不清楚;电针能增加受损伤脑中维甲酸(RA)合成酶mR...
杨晓华丁英吴武田曾园山
文献传递
人肝再生磷酸酯酶2(PRL-2)的原核表达及其鸡卵黄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原核表达人肝再生磷酸酯酶 2 (PRL 2 )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和 6个串联组氨酸 (6×His)的融合蛋白 ,并制备GST PRL 2特异性鸡卵黄抗体。方法 :将人PRL 2cDNA的全长蛋白编码序列 ,克隆入两种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2和pET2 1a中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用Glu tathioneSepharose 4B和Ni NTAagarose亲和柱分别纯化目的蛋白。以纯化的GST PRL 2融合蛋白免疫产蛋母鸡制备多克隆抗体 ,应用 6×His PRL 2对抗体进行亲和层析纯化 ,纯化产物用Westernblot进行分析。结果 :得到高表达量的融合蛋白 ,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的GST PRL 2和 6×HisPRL 2融合蛋白。以GST PRL 2融合蛋白免疫鸡得到抗PRL 2的多克隆抗体 ,Westernblot证实 ,经 6×HisPRL 2亲和层析纯化的抗体 ,能够识别 6×His PRL 2和GST PRL 2融合蛋白 ,但不同GST蛋白起反应 ,表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的人PRL 2融合蛋白制备的抗PRL 2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为研究PRL
郭爱林曹云新王文丁波黄郁强文剑明
关键词:融合蛋白鸡卵黄抗体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DNA1311 C→T复合11内含子93 T→C突变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基因cDNA1311C→T复合 11内含子 93T→C的突变与G6PD缺乏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筛查G6PD患者 ,以定量法确诊 ,运用PCR SSCP筛查 11外显子异常的标本 ,以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法鉴定 1311C→T突变 ,DNA直接测序 1311突变标本的 11外显子和 11内含子。结果 在 12例 1311突变的标本中 ,在 11内含子的93位均发现有T→C突变。结论 cDNA1311C→T突变同时合并 11内含子的
于国龙蒋玮莹杜传书林群娣陈路明田秋红李舒刚曾敬波
关键词:突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标本内含子外显子
NLRP3炎症小体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12
2017年
炎症小体是一类多蛋白复合物,主要由识别炎症的胞浆型模式识别受体、衍接蛋白和效应蛋白三部分组成。炎症小体组装激活可以自我切割生成活性形式的caspase-1,并进一步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症因子的成熟和释放,引起炎症反应。此外炎症小体激活可介导caspase-1依赖的细胞焦亡,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扩散。炎症小体根据识别信号的模式识别受体命名,其中NLRP3炎症小体是目前研究最多了解相对最清楚的炎症小体。最新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如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及肾脏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均可以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炎性介质IL-1β和IL-18等的表达、释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并影响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提示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生成、活化,可望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谭红梅
关键词:NLRP3白细胞介素-1Β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05年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是以抑制性PCR为基础结合标准化与消减杂交技术、建立的一项筛选与分离未知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高效、所需起始样本量较少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病因病理、损伤机制及损伤反应与修复等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本文总结SSH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陈光辉李朝晖竞花兰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法医学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病因病理
银杏叶中单体活性成分抑制Aβ_(1-42)聚集和纤维的形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单体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及银杏内酯对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影响。方法:运用硫磺素-T荧光分析和透射电镜,通过体外孵育方式观察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干预Aβ1-42聚集和纤维形成作用。结果:银杏黄酮能明显抑制Aβ1-42的聚集和纤维形成;对老化Aβ纤维亦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电镜下银杏黄酮可使Aβ1-42聚集少,无明显Aβ纤维形成。结论:提示银杏黄酮比银杏内酯具有更强抑制Aβ的聚集和纤维形成的作用,可能是银杏叶提取物中抑制Aβ的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
李光武任振华唐敏王培源汪华侨
关键词:Β-淀粉样肽银杏黄酮银杏内酯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0
2009年
目的了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眼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将PACG分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急性发作期、慢性期及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慢性期和晚期,分别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APACG与CPACG的眼压控制情况。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后患者视力变化及转归情况的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组间年龄、眼压等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眼压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PACG患者共82例(96只眼)。其中APACG患者37例(40只眼),CPACG患者45例(56只眼);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分别是24个月和25个月,APACG与CPACG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6,P=0.886)。APACG患者术前眼压(53.6±17.9)mmHg(1mmHg=0.133kPa),术后出院时眼压(10.5±4.9)mmHg,最终随访时眼压降至(14.0±10.3)mmHg。CPACG患者的术前眼压(36.8±13.8)mmHg,术后出院时眼压(11.7±4.2)mmHg,最终随访时眼压(13.8±4.5)mmHg。APACG患者(F=100.783)和CPACG患者(F=54.383)手术前与手术后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G患者中,有38只眼(95.0%)手术后尤需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即可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急性发作期33只眼,慢性期5只眼。CPACG患者中有50只眼(89.3%)手术后无需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即可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进展期45只眼,晚期6只眼。所有PACG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后均以视力下降比例为高,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浅前房。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APACG急性发作期
王梅葛坚林明楷卓业鸿凌运兰方敏刘杏彭寿雄余敏斌
关键词:青光眼闭角型小梁切除术眼内压
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雌甾-1,3,5(10)-三烯-3,17β-二醇(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新生牛血清刺激培养的VSMCs增殖,MTT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O在此过程中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新生牛血清可促进VSMCs增殖(P<0.05),17β-雌二醇作用24 h后能明显抑制上述作用(P<0.05);17β-雌二醇预处理可抑制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中caveolin-1,iNOS蛋白表达下降及NO释放(P<0.05);17β-雌二醇受体阻断剂1-{4-[2-(n,n-二甲氨基)乙氧基]苯}-1,2-二苯-1-丁烯(他莫昔芬)预处理可部分逆转17β-雌二醇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17β-雌二醇通过其受体可抑制新生牛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此过程与上调caveolin-1蛋白表达,激活iNOS,增加NO释放有关。
刘海梅赵晓峰徐进文林桂平王庭槐
关键词:17Β-雌二醇CAVEOLIN-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共8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