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作品数:4,580 被引量:18,211H指数:48
相关作者:孙建方刘维达曾学思吴绍熙王千秋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26篇期刊文章
  • 655篇会议论文
  • 46篇专利
  • 33篇科技成果
  • 7篇标准

领域

  • 4,363篇医药卫生
  • 36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化学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社会学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10篇皮肤
  • 634篇细胞
  • 297篇银屑
  • 297篇银屑病
  • 265篇麻风
  • 254篇皮肤病
  • 197篇免疫
  • 192篇基因
  • 161篇红斑
  • 158篇蛋白
  • 158篇梅毒
  • 151篇药物
  • 150篇念珠菌
  • 149篇性病
  • 148篇流行病
  • 147篇球菌
  • 144篇生殖
  • 142篇皮炎
  • 142篇流行病学
  • 135篇黑素

机构

  • 4,56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4篇第二军医大学
  • 60篇北京协和医院
  • 49篇南京医科大学
  • 45篇复旦大学
  • 41篇南京军区南京...
  • 40篇北京大学第一...
  • 39篇江苏省人民医...
  • 36篇南京中医药大...
  • 34篇中国药科大学
  • 25篇山东大学
  • 2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1篇大连市皮肤病...
  • 2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9篇暨南大学
  • 1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7篇苏州大学
  • 17篇青岛大学医学...
  • 17篇江苏省血液中...
  • 16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34篇孙建方
  • 457篇刘维达
  • 232篇曾学思
  • 215篇吴绍熙
  • 213篇陈浩
  • 210篇沈永年
  • 209篇王千秋
  • 201篇尹跃平
  • 200篇顾恒
  • 198篇林麟
  • 190篇吕桂霞
  • 158篇崔盘根
  • 157篇李新宇
  • 153篇郑家润
  • 148篇陈志强
  • 147篇陈祥生
  • 142篇姜祎群
  • 127篇徐秀莲
  • 126篇郭宁如
  • 125篇邵长庚

传媒

  • 880篇中华皮肤科杂...
  • 511篇国外医学(皮...
  • 428篇中国麻风皮肤...
  • 375篇临床皮肤科杂...
  • 375篇国际皮肤性病...
  • 131篇中国皮肤性病...
  • 76篇中国真菌学杂...
  • 74篇中国艾滋病性...
  • 50篇中国麻风杂志
  • 49篇中国医学科学...
  • 48篇岭南皮肤性病...
  • 36篇中国中西医结...
  • 34篇国际流行病学...
  • 32篇第七届全国皮...
  • 23篇家庭医药(就...
  • 20篇中华流行病学...
  • 20篇中国性科学
  • 19篇实用皮肤病学...
  • 16篇皮肤病与性病
  • 16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5篇2023
  • 22篇2022
  • 30篇2021
  • 44篇2020
  • 60篇2019
  • 95篇2018
  • 99篇2017
  • 133篇2016
  • 170篇2015
  • 208篇2014
  • 182篇2013
  • 205篇2012
  • 159篇2011
  • 271篇2010
  • 211篇2009
  • 190篇2008
  • 189篇2007
  • 254篇2006
  • 214篇2005
4,5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etterer-Siwe病3例
程芳陈浩张磊李若虹李小静刘毅孙建方
控制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的思考
<正> 艾滋病作为现代文明下出现的恶性流行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到2001年底世界上有4000万人感染HIV,2/3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1/5生活在南亚及东南亚,4%生活在拉美地区,2.7%生活在撒哈...
曹宁校葛凤琴顾恒张君炎
文献传递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使用,导管插管,介入治疗等的不断开展,深部直菌病日益多见.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可见到的几种深部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吴绍熙郭宁如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
文献传递
利凡诺涂膜剂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报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成膜材料,研制了利凡诺创面用涂膜剂,直接用于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的皮肤创面,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申国庆常宝珠李光中
关键词:利凡诺创面涂膜剂
桥粒芯糖蛋白1、3在HaCaT细胞、A431细胞及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角质形成细胞(KC)桥粒芯糖蛋白(DSG)1、DSG3及DSG1mRNA、DSG3mRNA表达。方法不同KC(HaCaT细胞、A431细胞及原代KC)培养后,直接免疫荧光观察细胞DSG1、DSG3的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DSG1mRNA、DSG3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DSG1与DSG3表达于三种角质形成细胞,荧光强度显示,A431细胞高于HaCaT细胞,HaCaT细胞高于原代KC。三种细胞均表达DSG1、DSG3mRNA,原代KCDSG1与DSG3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HaCaT细胞的291.7%及2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431细胞DSG1mRNA为HaCaT细胞的0.1%、DSG3mRNA则为HaCaT细胞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KC均可用于对DSG1、DSG3的相关研究;相对而言,正常培养的A431细胞表面DSG1、DSG3表达较HaCaT细胞及原代KC高;原代KCDSG1、DSG3mRNA水平较HaCaT细胞及A431细胞高。
李惠冯素英林麟周武庆徐浩翔李志量靳培英
关键词:角蛋白细胞
淡斑美白精华液改善黄褐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估淡斑美白精华液改善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中心、随机、开放试验研究,将8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于黄褐斑皮损处外用淡斑美白精华液及润白保湿乳,每天2次。在使用产品前以及使用后第2、4、8、12周评估黄褐斑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变化,皮肤色度仪定量测量皮肤颜色以及受试者自评。结果:在使用产品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MASI下降率分别为55.44%和42.98%,属好转。治疗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9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淡斑美白精华液对黄褐斑有效,耐受性良好。
侯伟黄晓凤涂颖张洁尘郭美华王辉何黎
关键词:黄褐斑
淋巴瘤样丘疹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淋巴瘤样丘疹病是一种低度恶性的T细胞淋巴瘤,属于皮肤CD30阳性淋巴增生性疾病谱中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坏死性丘疹或结节,消退后可遗留浅表瘢痕,皮损具有复发性和自愈性,通常可见不同时期的皮损共存。组织学表现多样,呈现出谱系改变,主要特点是出现CD30阳性的肿瘤细胞,易和其他良恶性疾病相混淆。淋巴瘤样丘疹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现有治疗均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一般不需要积极治疗。本病预后良好,但有继发其他恶性淋巴瘤的可能,需要长期随访。
熊竞舒陈浩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淋巴瘤T细胞病理学免疫表型分型
人乳头瘤病毒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子宫颈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其差异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蛋白质组表达情况,探讨高、低危基因型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对HPV高危基因型感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低危基因型感染的子宫颈尖锐湿疣和正常对照的子宫颈上皮组织进行两两比较,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对3组26个差异蛋白质点的分析共获得了22张肽质量指纹图,搜索后得到18个与其相匹配的蛋白质点。通过查询NCBInr数据库获得初步鉴定的18个蛋白质功能信息,主要与细胞代谢、信号传导、细胞分泌、细胞骨架构建及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相关。结论高、低危基因型HPV感染子宫颈组织后蛋白质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齐淑贞张国成张津萍曾学思曹元华钟铭英陶小华刘彤云王千秋杨荣阁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比较蛋白质组学
2008年中国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2008年度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资料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了解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2008年度共发现新发现麻风病例1614例,发现率为0.122/10万,其中儿童占2.5%、多菌型占86.9%、2级畸残占22.1%。2008年度共发现复发病例149例,其中57例为联合化疗后复发。至2008年底我国尚有现症病例6658例,患病率为0.501/10万,其中3388例尚在接受治疗。结论:我国麻风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分布不均衡,重点地区为西南省份的云南、四川和贵州。
余美文严良斌沈建平孙叶梅张国成
关键词:麻风病流行病学新发现病例
一例以重症多形红斑为表现的梅毒患者的护理
1999年
恽娟琴范晓莉
关键词:重症多形红斑梅毒护理
共4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