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85 被引量:3,691H指数:26
相关作者:魏平周永强张继挺葛明峰李来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7篇期刊文章
  • 9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5篇农业科学
  • 253篇生物学
  • 6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5篇医药卫生
  • 23篇理学
  • 15篇化学工程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0篇黄鱼
  • 68篇大黄鱼
  • 59篇养殖
  • 46篇基因
  • 36篇活性
  • 35篇香鱼
  • 34篇梭子蟹
  • 33篇三疣梭子蟹
  • 33篇精子
  • 27篇色谱
  • 26篇超微
  • 24篇细胞
  • 24篇相色谱
  • 24篇克隆
  • 21篇超微结构
  • 20篇蛋白
  • 20篇弧菌
  • 17篇质谱
  • 17篇环境因子
  • 14篇单胞菌

机构

  • 675篇宁波大学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3篇浙江大学
  • 10篇浙江省海洋水...
  • 9篇宁波出入境检...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象山港湾水产...
  • 5篇浙江省近岸水...
  • 4篇上海出入境检...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浙江省淡水水...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宁波大学医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宁波海洋研究...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温州科技职业...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7篇严小军
  • 62篇李明云
  • 57篇王国良
  • 55篇竺俊全
  • 54篇徐继林
  • 49篇陈炯
  • 49篇徐善良
  • 35篇史雨红
  • 34篇陆开宏
  • 31篇王春琳
  • 30篇苗亮
  • 29篇徐年军
  • 29篇吴祖芳
  • 27篇周成旭
  • 24篇陈海敏
  • 24篇孙雪
  • 22篇苏秀榕
  • 22篇朱鹏
  • 22篇郑忠明
  • 20篇翁佩芳

传媒

  • 70篇宁波大学学报...
  • 53篇生物学杂志
  • 51篇海洋与湖沼
  • 40篇水产学报
  • 29篇水产科学
  • 20篇生态科学
  • 15篇食品科学
  • 13篇水生生物学报
  • 13篇中国食品学报
  • 12篇分析化学
  • 11篇海洋科学
  • 11篇海洋学研究
  • 9篇海洋学报
  • 8篇中国水产科学
  • 8篇Zoolog...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台湾海峡
  • 7篇生物技术通报
  • 7篇动物学杂志
  • 7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20篇2018
  • 43篇2017
  • 31篇2016
  • 40篇2015
  • 55篇2014
  • 69篇2013
  • 73篇2012
  • 83篇2011
  • 94篇2010
  • 86篇2009
  • 43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马活性成分水提和醇提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分别优化纯水和水醇混合(V_水∶V_(乙醇)=1∶1)提取大海马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自变量,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做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得到纯水提取大海马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2 h、液料比207 mL/g。该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为31.89 mg/g,抗氧化能力为31.83%;水醇混合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5.2 h、液料比230 m L/g。该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为5.11 mg/g,抗氧化能力为39.76%。
黄娣徐永健
关键词:水提物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甲壳白色斑纹特征及蜕壳前后斑纹特征的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为进行三疣梭子蟹外观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三疣梭子蟹背部白色斑纹评估方法,经人工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达100%。在此基础上,对来自海域的30只三疣梭子蟹[平均体质量(2.8±0.56)g]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蜕壳前后白色斑纹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而白色斑纹面积和斑纹区域面积则会随着蜕壳后蟹壳面积的增加而扩大;蜕壳后,白色斑纹面积增加89.33%±8.61%,斑纹区域面积增加90.51%±7.95%,蟹壳面积增加94.66%±8.26%,均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海区梭子蟹白色斑纹分布特征,对来自朝鲜、中国辽宁和浙江等不同海区的三疣梭子蟹进行白色斑纹个数(N)、白色斑纹面积(S1)、斑纹区域面积(S2)、白色斑纹面积百分比(R1)、斑纹区域面积百分比(R2)和密度(D)等6项参数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海区三疣梭子蟹斑纹性状存在显著特点,朝鲜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辽宁海区呈现斑纹小、分布面积多、占蟹壳总面积比例高的特点;浙江海区呈现斑纹大、分布面积少、占蟹壳总面积比例低的特点。本研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研究,通过建立评估参数阐明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的生长规律,揭示了不同群体的三疣梭子蟹白色斑纹具有地理多样性的特征。
卢少坤李荣华施欧文王春琳王春琳宋微微母昌考徐建瑜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图像识别蜕壳
基于HPLC-MS技术的黄颡鱼中不同部位脂质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分析了黄颡鱼不同部位的脂质成分。采用甲醇-氯仿(1∶1,体积比)对血清、肌肉和肝脏进行脂质成分提取。液相色谱采用C8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异丙醇(1∶1∶1),流动相B为乙腈-水(0.1%甲酸,0.01%氯化锂)。根据高分辨质谱获得精确分子量,推测出元素组成,并结合脂质成分的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在血清、肌肉和肝脏中共鉴定出85个脂质成分,主要有PC,Lyso-PC,PE,Lyso-PE,PI,PS,DAG,TAG,SM和Cer。在这3个部位中有19个共有脂质成分,包括Lyso-PC 16∶0,9个PC,3个PI,4个TAG和2个SM。此外PS和Lyso-PE仅在肌肉中鉴定出,分别为PS 18∶0/22∶6,Lyso-PE 16∶0和Lyso-PE 18∶1;神经酰胺仅在肝脏中观察到,为Cer(d18∶1/24∶1);而PE和DAG只在肌肉和肝脏中存在,在血清中未发现。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高效,为快速、全面了解黄颡鱼中的脂质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怡徐盼盼宋悦陈娟娟杨锐
关键词:黄颡鱼脂质成分
铜锈环棱螺肝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张春景陆开宏梁晶晶胡智勇朱津永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肝脏超微结构
封闭式工船养殖大黄鱼容量的计算及其评估
2021年
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催生了养殖工船,工船养殖不仅使在离岸高海况海域开展海水鱼养殖成为可能,而且可推动我国新一轮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向深远海发展,加快"海上粮仓"建设。养殖工船主要有通海型和封闭型两种类型。国信控股蓝谷公司已着手建造10万吨级封闭型养殖工船,开展将大型货轮改装成封闭型工船进行前期养殖大黄鱼中试。封闭型养殖工船是可移动的养殖工船,可根据大黄鱼生长发育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同季节选择深远海最适的几个海域进行游弋式养殖。
李明云苗亮陈炯俞淳李鹏
关键词:海水养殖生态环境养殖大黄鱼水产养殖业
患暴发性败血症中华鳖体内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6
2010年
从患暴发性出血性败血症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的肠、心、肝、胃等组织和腹腔液中分离培养得到8株细菌。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测定、比对,对所分离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惰性嗜血杆菌(Haemophilus segni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用含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对格氏乳球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格氏乳球菌对青霉素等4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唑啉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等10种药物有耐药性。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唑啉等13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等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等4种药物有耐药性。迟钝爱德华氏菌对新霉素等3种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等12种药物有耐药性。本研究旨在为中华鳖败血症的防治技术提供科学支撑。
胡广洲李登峰苏秀榕李太武贺静静王孟前李慧李晔
关键词:中华鳖败血症细菌药敏试验
盐度变化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免疫因子的胁迫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在盐度5,10,17.5,25,35胁迫0,12,24,48,72和96 h,锯缘青蟹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吞噬能力及其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
马月钗杨玉娇王国良
关键词:锯缘青蟹盐度变化免疫因子胁迫
三疣梭子蟹血淋巴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利用API ZYM试剂盒和酶活力测试盒检测了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及血清中的19种酶类及血清中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雄蟹血清和血细胞中均检测到19种酶,在雌蟹血清和血细胞中分别检测到18种和16种。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很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疣梭子蟹血清和血细胞溶解物(HLS)对溶藻弧菌的抗菌活力,结果显示血清样品对溶藻弧菌的抗菌活力较强,但其体外作用的持续时间较短;而血细胞溶菌酶对溶藻弧菌的抗菌活力较弱。
李长红金珊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血细胞血清抗菌活力
杂质对六氯环三聚磷腈热聚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红外光谱、磷核磁共振谱、广角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凝胶色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六氯环三聚磷腈(HCCP)在存放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以及不同纯化方法对这些杂质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这些杂质对HCCP单体真空热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HCCP在存放过程中接触空气中的水汽在环上氯基团处易被水解,产生Trimer-1、Gem-2、Dimmer-3等杂质,重结晶能去除Gem-2、Dimmer-3和少量的Trimer-1,升华能较好地去除Trimer-1.杂质Gem-2、Dimmer-3中的羟基引发聚二氯磷腈交联,生成不可溶的交联态聚二氯磷腈,而Trimer-1则会降低聚合速度,并在聚合物中引入磷氧基和亚胺基杂链,从而影响后续聚磷腈取代产物的性质,表现为聚合物中晶态发生变异,结晶度降低,玻璃化温度、晶态转化温度和熔融温度出现差别.用重结晶结合升华的方法对HCCP单体进行纯化后,应用FTIR或31P-NMR分析来验证纯化效果,以确保能控制聚合速度和时间,使聚合顺利进行.
陈大凯梁焕陆茵安全福
关键词:聚磷腈
脂肪酸Bacillus pumilus羟基化调控基因fadD-like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的ω-1-羟基脂肪酸高产突变菌株M-F641、M-F81、M-F8272及B.pumilus20075的总DNA为模板,通过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引物,对决定长链脂肪酸无效降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fadD-like基因进行克隆,得到4条长约1 720 bp的fadD-like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3.1、DNAStar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合脂酰辅酶A合成酶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与fadD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克隆得到的核苷酸为编码脂酰辅酶A合成酶的fadD基因序列;研究结果为长链脂肪酸高效转化生产ω-1-羟基脂肪酸提供基础。
王岩沈锡权吴祖芳张锐
共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