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4,178 被引量:37,064H指数:71
相关作者:陈欣唐建军闵航常杰于明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59篇期刊文章
  • 931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1,602篇生物学
  • 1,271篇农业科学
  • 623篇医药卫生
  • 30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6篇经济管理
  • 95篇文化科学
  • 90篇化学工程
  • 54篇理学
  • 39篇建筑科学
  • 3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3篇天文地球
  • 13篇机械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46篇基因
  • 334篇植物
  • 279篇细胞
  • 180篇水稻
  • 161篇生态
  • 144篇蛋白
  • 119篇土壤
  • 112篇群落
  • 110篇活性
  • 104篇分子
  • 93篇物种
  • 92篇农业
  • 81篇种群
  • 79篇干细胞
  • 74篇胁迫
  • 72篇生物学
  • 71篇线粒体
  • 68篇突变
  • 66篇克隆
  • 66篇阔叶

机构

  • 4,108篇浙江大学
  • 100篇杭州师范大学
  • 93篇中国科学院
  • 80篇浙江师范大学
  • 49篇温州师范学院
  • 47篇浙江理工大学
  • 45篇温州医学院
  • 44篇浙江省林业科...
  • 44篇浙江省农业科...
  • 40篇宁波大学
  • 36篇浙江林学院
  • 31篇中国科学院上...
  • 30篇复旦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植...
  • 29篇中国计量学院
  • 28篇温州大学
  • 27篇中国农业科学...
  • 27篇浙江农林大学
  • 22篇绍兴文理学院
  • 19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192篇严力蛟
  • 134篇陈欣
  • 124篇于明坚
  • 111篇唐建军
  • 111篇常杰
  • 107篇傅承新
  • 101篇葛滢
  • 100篇闵航
  • 98篇冯明光
  • 96篇朱睦元
  • 89篇丁平
  • 83篇丁炳扬
  • 76篇吴敏
  • 75篇朱诚
  • 72篇蒋德安
  • 72篇刘季科
  • 70篇王兆骞
  • 69篇邵健忠
  • 67篇张耀洲
  • 66篇杨万喜

传媒

  • 198篇浙江大学学报...
  • 173篇浙江大学学报...
  • 107篇生态学报
  • 82篇科技通报
  • 74篇应用生态学报
  • 53篇细胞生物学杂...
  • 49篇生物多样性
  • 48篇遗传
  • 45篇微生物学报
  • 43篇浙江农业学报
  • 41篇浙江大学学报...
  • 38篇兽类学报
  • 36篇生物化学与生...
  • 32篇微生物学通报
  • 31篇植物生理学通...
  • 29篇生态学杂志
  • 28篇生命科学
  • 27篇生物工程学报
  • 27篇植物生理学报
  • 22篇东海海洋

年份

  • 1篇2024
  • 53篇2023
  • 57篇2022
  • 48篇2021
  • 51篇2020
  • 54篇2019
  • 64篇2018
  • 83篇2017
  • 92篇2016
  • 98篇2015
  • 147篇2014
  • 144篇2013
  • 127篇2012
  • 131篇2011
  • 131篇2010
  • 147篇2009
  • 170篇2008
  • 173篇2007
  • 291篇2006
  • 312篇2005
4,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LIB检测并殖吸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特异性短程抗体的研究
目的寻找具有诊断和考核疗效价值的特异性抗原组分。方法应用ELIB对19例并殖吸虫病人在治疗前和治愈后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并殖吸虫病患者经有效药物治愈后0.5 年、1年、3年、5年连续采血,经ELI...
石君帆钱凯先段芸芬寿干城宋昌存
关键词:并殖吸虫病抗原组分短程抗体
文献传递
作物水分和氮素的遥感监测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利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以及热红外波段的作物叶片或冠层光谱信息监测田间条件下作物水分和氮不比状况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遥感在农田旱情与受胁状况监测、作物营养诊断与农田环境评价以及产量与品质预测...
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黄文江王之杰周启发
关键词:作物水分氮素遥感监测
文献传递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分析了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47种(含变种),隶属51科9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5科84属132种。青冈林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垂直结构中,物种多样性依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次序递减,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胡正华于明坚赵晓莉王传海
关键词: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青冈林
可变剪接与细胞凋亡调控被引量:1
2000年
黄朝晖王金福
关键词:可变剪接
中华鳖孵化一周胚胎的肾脏/尿生殖嵴混合组织的cDNA文库构建与特征(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为克隆到与胚胎发育有关的新基因,以孵化一周的中华鳖(Trionyxsinensis)胚胎的肾脏及尿生殖嵴混合组织为原始材料,采用SMART和长距离PCR技术,构建了一个中华鳖cDNA表达文库。分析结果表明,该未扩增的cDNA文库大约含有4.134×105个克隆。任意挑取了192个克隆,提取质粒后用SfiⅠ酶切鉴定表明没有插入片段的克隆为9个,插入了cDNA片段的克隆为183个,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范围为0.4-3.8kb。其中,插入片段在0.4-1.0kb之间的克隆为19个,在1.1-2.0kb之间的克隆为53个,在2.1-3.0kb之间的克隆为92个,大于3.1kb的克隆为19个。另外,任意挑选45个克隆,提取质粒后,从5′端进行测序,Blast分析表明,除了21个序列在GenBank中找不到同源序列外,其余24个序列在GenBank中均被证实有各自相应的同源序列,这些序列代表6种类型的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代谢酶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转录因子基因、受体蛋白基因及其它基因。该发育阶段特异性cDNA文库可以进一步用于中华鳖胚胎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鉴定分离、结构功能分析、以及表达调控机制等研究。
郑济芳朱睦元
关键词:CDNA文库爬行动物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农田水汽通量建模被引量:6
2007年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已在模式识别、非线性建模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农田水汽通量的建模中,并同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建模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具有可调参数少、学习速度较快等优点,具有更好的推广能力,以更高的精度建立农田水汽通量模型.模型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显示,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的农田水汽通量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苏高利秦钟于强
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
稻鱼共生系统不同水深对水稻和鱼的效应被引量:17
2010年
水是稻田养鱼的一个限制因子,研究稻鱼系统蓄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稻鱼共生系统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和田鱼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不足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只要能够保证水稻生育期稻田水深达到10 cm就能开展稻田养鱼,田鱼生长早期不受影响;水源充足的地区,稻田水深25 cm时,水稻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杨星星谢坚陈欣陈坚吴雪洪小括唐建军
关键词:稻田养鱼水稻产量田鱼
赖氨酸为pH调节剂的生物碱逆流色谱分离方法
<正>逆流色谱(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CCC)是一种不需要固相载体的全液-液色谱分离技术,它根据样品在互不相溶两相溶剂间的不同分配来实现各个组分间的有效分离[1]。在分离天然产物时,...
王妍妍张利红周慧郭秀云吴世华
关键词:逆流色谱生物碱
文献传递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助力高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被引量:4
2022年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历经5届赛事,已成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生命科学领域赛事。竞赛坚持“兴趣驱动、科学探究、过程评价、能力提升”的方针,竞赛的举办有效提升了高校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竞赛的发展、组织和管理,总结了竞赛的组织特色,可为各高校竞赛组织和学生参赛提供指导,助力全国高校生命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
霍颖异陈璨龚莺吴敏
关键词:大学生
不同季节山地六月雪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分析不同季节山地六月雪挥发油成分 ,为其合理采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地六月雪地上部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并用面积归一化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深秋季节的山地六月雪鉴定出 43个组分 ,占挥发油总量的 78.91% ;含量在 3 %以上的组分有甲基亚麻酸酯 (4.14 % ) ;库贝醇 (5.97% ) ;1b ,5,5,6a tetramethyl octahydro 1 oxa cyclopropa[a]inden 6 one (7.3 2 % ) ;2 甲氧 4 乙烯基苯酚 (10 .87% ) ;δ 9(10 ) 四氢广木香内酯 1 酮 (3 5.51% ) ;夏季的山地六月雪鉴定出 72个组分 ,占挥发油总量的 79.88% ;含量在 3 %以上的组分有石竹烯 (3 .3 2 % ) ;乙苯 (3 .52 % ) ;3 己烯 1 醇 (4.54% ) ;2 甲氧 4 乙烯基苯酚 (6.52 % ) ;5 丙酰基 2 氯 苯乙酸甲酯 (8.54% ) ;大根香叶酮D(12 .3 1% )。结论 :2 ,2 二甲基 6 亚甲基 环己烷基丙醇、2 甲氧基 4 乙烯基苯酚、3 ,7 二甲基 1,6 辛二炔 3 醇、库贝醇、二十二烷、二十碳烷等相同成分可以作为该植物的指纹性成分 ;不同季节采集的生药材 。
倪士峰傅承新吴平卢延斌陈玉成潘远江
关键词: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中药
共4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