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688 被引量:8,788H指数:32
相关作者:周臻徐明王修信缪志伟李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02篇期刊文章
  • 2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13篇建筑科学
  • 343篇交通运输工程
  • 4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3篇理学
  • 24篇天文地球
  • 15篇机械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33篇混凝土
  • 207篇应力
  • 161篇预应力
  • 151篇抗震
  • 121篇载力
  • 121篇承载力
  • 116篇阻尼
  • 112篇桥梁
  • 111篇荷载
  • 106篇地震
  • 101篇钢筋
  • 98篇阻尼器
  • 91篇有限元
  • 90篇抗震性
  • 89篇抗震性能
  • 76篇钢筋混凝
  • 76篇钢筋混凝土
  • 69篇斜拉
  • 68篇健康监测
  • 56篇混凝土框架

机构

  • 1,647篇东南大学
  • 28篇中国冶金科工...
  • 27篇江苏大学
  • 27篇南京林业大学
  • 23篇北京建筑大学
  • 2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7篇南京航空航天...
  • 17篇中铁第四勘察...
  • 16篇同济大学
  • 16篇交通部公路科...
  • 15篇淮海工学院
  • 15篇苏州科技学院
  • 15篇南京工程学院
  • 15篇宿迁学院
  • 14篇河海大学
  • 14篇江苏科技大学
  • 13篇北京特希达技...
  • 1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0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78篇李爱群
  • 144篇孟少平
  • 99篇王浩
  • 85篇戴国亮
  • 81篇丁幼亮
  • 79篇龚维明
  • 75篇叶继红
  • 67篇冯健
  • 66篇蔡建国
  • 66篇吴刚
  • 65篇陈忠范
  • 64篇吴京
  • 59篇周臻
  • 58篇徐赵东
  • 55篇张志强
  • 48篇吕志涛
  • 45篇张晋
  • 45篇王景全
  • 44篇刘钊
  • 43篇张继文

传媒

  • 197篇东南大学学报...
  • 117篇工业建筑
  • 102篇工程力学
  • 100篇建筑结构学报
  • 90篇土木工程学报
  • 44篇建筑结构
  • 43篇振动与冲击
  • 36篇防灾减灾工程...
  • 33篇Journa...
  • 27篇江苏建筑
  • 25篇施工技术
  • 23篇钢结构
  • 2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2篇工程抗震与加...
  • 2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6篇建筑科学
  • 16篇桥梁建设
  • 15篇振动.测试与...
  • 15篇建筑技术

年份

  • 5篇2024
  • 16篇2023
  • 30篇2022
  • 34篇2021
  • 51篇2020
  • 66篇2019
  • 86篇2018
  • 101篇2017
  • 125篇2016
  • 121篇2015
  • 135篇2014
  • 151篇2013
  • 129篇2012
  • 101篇2011
  • 153篇2010
  • 112篇2009
  • 46篇2008
  • 56篇2007
  • 44篇2006
  • 28篇2005
1,6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耸钢烟囱环形TLD减振试验与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高耸钢烟囱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的减振试验及其数值模拟开展研究。根据高耸钢烟囱模型结构,设计制作了环形TLD试验模型,确定了试验加载和测点布置方案。建立了环形TLD力学模型,并推导了高耸结构环形TLD减振控制的动力分析模型,据此编制了高耸结构环形TLD减振的分析程序。分别开展了模型结构设置纯水环形TLD、附加金属栅格环形TLD和附加泡沫颗粒环形TLD的减振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所编制的程序能够模拟模型结构设置环形TLD减振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当环形TLD调谐频率比为0.9时,减振体系阻尼比超过0.04,减振效果最佳;附加金属栅格或泡沫颗粒,能够提高环形TLD中液体阻尼,耗散振动能量,但随着液体运动受限增加,减振效果有所下降。研究为高耸钢结构环形TLD减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相关数据。
陈鑫李爱群王泳张志强
关键词:高耸钢结构钢烟囱振动动力分析
基于DQM的曲梁平面外固有振动特性及参数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基于DQM(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微分求积法),对曲线梁的频率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离散,通过采用不等分网点划分和替换法边界处理,求解了单跨圆形曲线梁和单跨回旋缓和曲线梁的平面外固有振动特性,并将结果与精确解进行对比,验证了微分求积法的高效性,讨论了网点数对求解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弯扭刚度比、翘曲系数以及边界约束形式等因素对曲线梁振动频率的影响,分析对比了圆形和回旋缓和曲线梁振动特性的参数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微分求积法可以方便、高效地求解曲线梁的固有动力特性;弯扭刚度比、翘曲系数以及边界约束条件对曲线梁振动频率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随着边界约束的减少,两种形式曲线梁的基本频率均随之减小,对于多数约束情况,两种形式曲线梁振动特性的参数影响规律相类似,唯有一种悬臂形式下的回旋缓和曲线梁振动特性的参数影响规律表现出与其他约束情况下相反的规律。
孙广俊李鸿晶王通邢浩洁
关键词:曲线梁微分求积
偏心结构非线性黏滞阻尼器位置优化的遗传算法求解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遗传算法在偏心结构中非线性黏滞阻尼器位置优化的应用问题,通过与穷举法结果比较,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了二进制的对称分组和自由分组两种编码方式,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MGA)和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API开发了一种面向偏心结构中阻尼器快速优化布置的平台.推导了基于拟合标准反应谱生成的人工地震动记录的方法,提出了两种为抑制偏心结构扭转效应而设计的评价函数,然后引入两个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大量逐步积分数值分析.与穷举法比较验证了该优化平台对于偏心结构中,给定数目黏滞阻尼器位置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结果评价函数的设计和编码方法的选择对阻尼器优化影响较大,场地地震动输入会影响阻尼器的位置优化与编码方法的选择相关;力学参数的改变不影响阻尼器的位置分布,但非黏滞阻尼器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取值适中,可以兼顾层间位移角最大楼层和结构总体反应两个方面的减震效果.结论遗传算法与有限元方法的结合,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偏心结构中阻尼器的位置优化的问题.但评价函数、编码方法以及地震动输入的选择要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
乌兰李爱群沈顺高
关键词:遗传算法黏滞阻尼器
强震作用下附设粘滞阻尼器RC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与抗倒塌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大量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普通RC框架结构很难避免出现薄弱层的累积耗能集中,以致结构倒塌。作为一种已推广应用的耗能装置,粘滞流体阻尼器可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体系刚度分布的前提下有效耗散地震输入能量,提高结构抗倒塌性能。根据中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三组不同高度的RC框架结构,并分别进行了附设粘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设计。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各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计算,对比了减震前后结构的累积滞回耗能分布模式和耗能机制,并且采用基于IDA的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各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和抗倒塌安全储备。结果表明,附设粘滞阻尼器可显著改善RC框架结构的耗能机制,降低主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倒塌性能。
缪志伟宋前恩裘赵云
关键词:抗倒塌能力RC框架结构累积滞回耗能粘滞阻尼器增量动力分析
混凝土箱梁桥的横隔梁拉压杆模型及配筋设计
对混凝土箱粱墩项横隔粱的拉压杆模型构形及其配筋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横隔粱力学边界条件的合理简化,提出了等效计算图式。根据深粱典型拉压杆模型并结合荷载传递路径的分析,给出了实心及开洞两种横隔粱的拉压杆模型。进一步研...
郑和晖刘钊贺志启
关键词:拉压杆模型配筋设计
文献传递
温州地区典型软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软土的常规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成果,研究了温州地区原状软土的蠕变力学特性,分析了其轴向蠕变规律。蠕变试验采用分别加载的方式进行,得到了原状软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蠕变试验曲线,在此基础上,得到原状软土的应力~应变等时曲线。采用Merchant模型与Burgers模型对土样的蠕变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了适用于温州地区的软土的蠕变本构模型,并对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软土的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比Merchant模型更吻合蠕变试验结果。
邱国阳陈智寿谈华顺戴国亮高鲁超邓会元于光明刘禹臣
关键词:软土蠕变模型
劲性钢筋混凝土开洞低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本文进行了10榀劲性钢筋混凝土开洞低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劲性钢筋混凝土低剪力墙延性相对较好,滞回曲线丰满,并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承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门窗洞口的存在对试件承载力有一定的削弱,但对延性和耗能能力则有一定的提高。采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有效地提高低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王曙光蓝宗建
关键词:低剪力墙劲性钢筋混凝土开洞拟静力试验耗能能力
一种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特征提取与损伤预警方法(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中如何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实现损伤诊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的特征提取和损伤预警方法.首先对所有监测数据样本建立ARMA模型,以模型中AR部分参数的主成分矩阵构建Mahalanobis距离判别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损伤敏感指标DDSF.然后,采用t-检验考察该指标在损伤前后是否存在显著性变化,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结构损伤预警.三跨连续梁数值算例表明,提出的结构损伤特征指标对结构的微小损伤具有敏感性,具备结构在线实时损伤预警的应用价值.
刘毅李爱群费庆国丁幼亮
关键词:特征提取损伤预警时间序列分析结构健康监测
三门核电站弹塑性时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三门核电站主厂房为大跨度钢框架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主厂房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其固有振动周期和振型,对结构的振动特性有简单的认识。根据分析结果对三门核电站主厂房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认为结构在相同场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潘宇吕令毅束磊周建章张建成林少波
关键词:钢框架模态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
单层柱面索拉网壳结构静力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柱面索拉网壳是一种混合形式的单层网壳,常用于玻璃采光顶支承结构.本文讨论了这种结构的静力特性,比较了在满跨荷载作用下单层柱面索拉网壳和普通柱面网壳的位移及钢杆件应力.然后计算了各种参数(钢杆件截面、索截面、索初始预应力、长跨比、矢跨比)对柱面索拉网壳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单层柱面索拉网壳的静力特性优于单层柱面网壳;单层柱面索拉网壳的位移随着钢杆件截面和索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一定的初始预应力对索拉网壳的静力特性影响很大;随着矢跨比增大,柱面网壳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结构的位移和钢杆件应力随长跨比的增大而增大.
汪凯赵耀宗冯健蔡建国张晋
关键词:应力
共1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