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态研究所

作品数:18 被引量:225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勇张银霞柴雁飞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种子
  • 8篇萌发
  • 7篇种子萌发
  • 4篇人参
  • 3篇植物
  • 3篇青藏高原
  • 3篇青藏高原东缘
  • 3篇人参果
  • 3篇种子大小
  • 3篇贮藏
  • 3篇酵母
  • 2篇低温层积
  • 2篇休眠
  • 2篇正交
  • 2篇生物工程
  • 2篇酿酒
  • 2篇酿酒酵母
  • 2篇贮藏条件
  • 2篇萌发特性
  • 2篇酵母菌

机构

  • 18篇河西学院
  • 7篇兰州大学
  • 1篇思茅师范高等...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王桔红
  • 7篇曹礼
  • 6篇王晓琴
  • 5篇张勇
  • 4篇崔现亮
  • 4篇郝军元
  • 3篇王春晖
  • 3篇苏凤贤
  • 3篇郑秀芳
  • 3篇李彩霞
  • 3篇齐威
  • 3篇陈文
  • 2篇杜国祯
  • 2篇张芬琴
  • 2篇韩多红
  • 2篇苟亚峰
  • 1篇马国泰
  • 1篇彭玉姣
  • 1篇陶川
  • 1篇曹旭峰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酿造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海拔梯度糙皮桦和紫果云杉种子的萌发变异被引量:29
2009年
对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海拔梯度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种子经低温贮藏后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糙皮桦和紫果云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随母体植株海拔的升高而增大;2)来自不同海拔的种群,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尤其是高海拔生境的糙皮桦种子经过较长时期的低温贮藏后(80或160d,3℃~4℃),萌发率达到最大(94%和90%)。说明海拔是造成种群间种子萌发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时期的低温干燥贮藏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种子的萌发行为,使生长在不同海拔梯度的种群能够通过调节种子的萌发时机降低幼苗建植的死亡风险,保障了物种延续。
王桔红张勇崔现亮杜国祯
关键词:种子萌发海拔低温贮藏
贮藏条件对河西走廊四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不同贮藏条件下,探讨了河西走廊枸杞(Lycium barbarum)、黑果枸杞(L.rutheni-cum)、花棒(Hedysarum scorpaium)和泡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4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枸杞、黑果枸杞和花棒种子萌发对贮藏条件有一致性的响应,即经过低温湿润(-5℃和4℃)贮藏后有较高的萌发率、较快的萌发速度和较早的萌发开始时间,贮藏条件对泡果白刺的种子萌发(<30%)的影响较小;冬季冷屋贮藏后(-5℃,湿润)的枸杞种子萌发率(68%)显著大于冰箱贮藏(4℃,湿润)和室温干燥贮藏(<20%);冰箱和冬季冷屋贮藏后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率约80%,室温干燥贮藏后萌发率仅为5%;冰箱和冬季冷屋贮藏后的花棒种子萌发率达到88%和65%,干燥贮藏后为40%。低温层积(-5℃和4℃)是打破枸杞、花棒和黑果枸杞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桔红陈文张勇张银霞
关键词:旱生灌木低温层积种子萌发休眠
枣酒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被引量:6
2009年
以临泽小枣为原料,研究了枣酒在发酵过程中pH、接种量及SO2添加量对枣酒品质、感官指标及酒精度高低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5.5、接种量为10%、SO2添加量为120.0 m g/L时,酒精度含量最高,为11.6°。
曹礼王晓琴韩多红夏莘彬
关键词:正交设计发酵条件枣酒
青藏高原东缘灌木种子的萌发特性被引量:22
2008年
种子萌发和种子大小是植物生活史中的两个关键性特征,它关系到幼苗的建成、存活、竞争和个体未来的适合度。对青藏高原东缘43种灌木(12种优势种,31种常见种)种子的萌发特性、萌发模式以及种子大小对萌发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萌发率在80%以上的物种:优势种有3种(鲜卑花、千里香杜鹃和山生柳),占25%;常见种有1种(白毛银露梅),占3.23%。萌发率在60%~80%的物种:优势种有1种(中国沙棘),占8.33%;常见种有12种(红毛杜鹃、蒙古绣线菊、短叶锦鸡儿等),占38.71%。萌发率在40%~60%的物种:优势种有1种(锥花小檗),占8.33%;常见种有5种(暴马丁香、密叶锦鸡儿和肋果沙棘等),占16.13%。萌发率在20%~40%的物种:优势种有2种(烈香杜鹃和小叶金露梅),占6.45%;常见种有1种(紫丁香),占3.23%。萌发率在20%以下的物种:优势种有5种(置疑小檗、高山绣线菊和岩生忍冬等),占41.67%;常见种有12种(甘肃小檗、刚毛忍冬、陕甘花楸等),占36.36%。优势种和常见种的萌发主要有爆发型、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优势种具有较多的过渡型和缓萌型种,有较少爆发型和低萌型种;常见种中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物种比例均在30%左右,爆发型仅有3.32%。优势种中的爆发型要多于常见种,而低萌型的种要少于常见种。萌发率和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与种子大小有较弱的关联性。
崔现亮王桔红齐威郑秀芳
关键词:种子萌发种子大小优势种常见种
人参果酸奶制作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以人参果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经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双菌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出人参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人参果果汁含量15%,接种量4%,糖添加量6%,发酵时间3.5 h。
王晓琴曹礼孙晓丽
关键词:人参果酸奶
酿酒酵母菌的紫外诱变及其突变株的性能测定被引量:12
2009年
对从葡萄表面筛选的野生型酿酒酵母菌进行紫外线诱变,培养后筛选出7株酿酒酵母菌的突变株,通过测定其菌株的发酵性能、发酵液残留总糖含量以及产酒精能力,从中筛选出1株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少、酒精度高、起酵速度快的酿酒酵母突变株。
曹礼王晓琴李彩霞郝军元张凤禧
关键词:酵母菌紫外线诱变发酵突变株
响应面分析果胶酶提高人参果出汁率的工艺参数被引量:13
2010年
果胶酶可以促进果胶水解,提高水果的出汁率。运用响应面法和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果胶酶影响人参果出汁率的工艺参数,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Y=89.78333+0.86250x3+0.67917x4+0.80937x32-0.83125x1x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时间、果胶酶用量对人参果出汁率影响显著(P<0.05),而酶解温度、初始pH值对出汁率无显著影响(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始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果胶酶用量与出汁率之间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苏凤贤王晓琴苟亚峰樊子豪杜双虎张芬琴
关键词:果胶酶出汁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灰色关联分析
沙埋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为探讨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种群繁殖和扩散机理,并为其防控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不同沙埋深度(0、1、2、3、4和5cm)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埋深对醉马草幼苗出土率、首次出苗时间、幼苗生长高度以及生物量的分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率在2cm沙埋下达到最高(92%),在5cm沙埋下最低(58.7%);幼苗最大高度(10.8cm)出现在3cm的沙埋,最小高度(6.3和7.1cm)出现在0和5cm的埋深;埋深为2cm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大,埋深5cm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最小;最大根长(约5cm)和最小根长(1cm)分别出现在2~3cm和5cm的埋深。2~3cm的埋深是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深度。
王桔红柴雁飞张勇
关键词:醉马草沙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青藏高原东缘11种小檗属(Berberis)植物种子萌发特性被引量:14
2010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11种小檗属(Berberis)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并分析了种子萌发能力与种子大小和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种植物中,仅有5种植物(金花小檗、匙叶小檗、锥花小檗、鲜黄小檗和刺黄花)种子萌发率超过50%,其中金花小檗最高(86.7%);有2种植物(巴东小檗、华西小檗)种子始终没有萌发,其余4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均在10%以下;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均在10d以后,匙叶小檗种子萌发的持续时间最长(40d)。11种植物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持续时间与种子大小均呈显著负相关,而萌发开始时间与种子大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持续时间与海拔均有较弱的正关联,萌发开始时间与海拔有较弱的负关联。
崔现亮陈文陶川王桔红齐威
关键词:青藏高原种子大小
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4种蒺藜科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研究了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河西走廊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骆驼蓬(P.harmala)、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和蝎虎驼蹄瓣(Z.mucronatum)蒺藜科4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条件对4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经冬季冷屋贮藏(-5℃、湿润)和冰箱贮藏(4℃、湿润)的驼蹄瓣种子萌发率分别达到74.5%和64%,经室温干贮的种子萌发率仅为27%,略高于贮藏前的种子萌发率(12%);经冬季冷屋贮藏的骆驼蓬种子萌发率达到70.5%,大于冰箱贮藏后的种子萌发率(27%)和室温干贮后的种子萌发率(12%);室温干燥贮藏极大地提高了骆驼蒿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经室温干燥贮藏的骆驼蒿种子萌发率(98%)>冬季冷屋贮藏后的萌发率(65%)>冰箱贮藏后的萌发率(57%)>贮藏前的萌发率(8%);3种贮藏条件对蝎虎驼蹄瓣种子萌发几乎没有影响,萌发率不足10%。说明低温层积能有效破除骆驼蒿、骆驼蓬、驼蹄瓣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而室温干燥贮藏使骆驼蒿种子完成后熟,提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
郑秀芳陈文王桔红彭玉姣张勇
关键词:低温层积种子萌发休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