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4,158 被引量:36,955H指数:77
相关作者:安黎哲冯虎元郑荣梁刘迺发高清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07篇期刊文章
  • 507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770篇生物学
  • 1,247篇农业科学
  • 604篇医药卫生
  • 2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6篇文化科学
  • 102篇理学
  • 91篇经济管理
  • 83篇天文地球
  • 42篇化学工程
  • 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水利工程
  • 21篇历史地理
  • 14篇政治法律
  • 12篇核科学技术
  • 9篇电子电信
  • 7篇建筑科学
  • 7篇社会学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冶金工程

主题

  • 471篇植物
  • 340篇细胞
  • 226篇小麦
  • 200篇土壤
  • 185篇基因
  • 182篇胁迫
  • 165篇干旱
  • 162篇活性
  • 153篇群落
  • 134篇水分
  • 128篇草甸
  • 127篇蛋白
  • 117篇青藏高原
  • 111篇高寒草甸
  • 110篇草地
  • 109篇春小麦
  • 101篇物种
  • 92篇生物学
  • 90篇青藏
  • 85篇荒漠

机构

  • 4,130篇兰州大学
  • 375篇中国科学院
  • 197篇甘肃农业大学
  • 148篇西北师范大学
  • 118篇中国科学院近...
  • 63篇兰州军区兰州...
  • 50篇甘肃省农业科...
  • 39篇西北农林科技...
  • 36篇甘肃省科学院
  • 33篇甘肃省人民医...
  • 33篇石河子大学
  • 33篇敦煌研究院
  • 32篇天水师范学院
  • 30篇兰州交通大学
  • 29篇甘肃省医学科...
  • 29篇甘肃省肿瘤医...
  • 28篇中国科学院植...
  • 25篇兰州生物制品...
  • 24篇兰州城市学院
  • 24篇青海大学

作者

  • 209篇安黎哲
  • 166篇王刚
  • 154篇冯虎元
  • 125篇杜国祯
  • 124篇李凤民
  • 110篇刘迺发
  • 107篇李红玉
  • 97篇王勋陵
  • 93篇李自珍
  • 82篇郑荣梁
  • 79篇张迎梅
  • 75篇赵传燕
  • 73篇王亚馥
  • 72篇高清祥
  • 63篇王建林
  • 61篇陈拓
  • 60篇王勤
  • 57篇王新宇
  • 57篇李文建
  • 52篇王根轩

传媒

  • 368篇兰州大学学报...
  • 24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48篇生态学报
  • 93篇草业科学
  • 90篇草业学报
  • 88篇中国沙漠
  • 77篇植物生态学报
  • 77篇应用生态学报
  • 47篇生态学杂志
  • 42篇甘肃科学学报
  • 42篇四川动物
  • 40篇冰川冻土
  • 36篇安徽农业科学
  • 36篇高等理科教育
  • 33篇Acta B...
  • 31篇动物学杂志
  • 28篇兰州大学学报...
  • 25篇甘肃农业大学...
  • 24篇甘肃林业科技
  • 23篇高校实验室工...

年份

  • 2篇2024
  • 43篇2023
  • 65篇2022
  • 68篇2021
  • 84篇2020
  • 89篇2019
  • 125篇2018
  • 119篇2017
  • 116篇2016
  • 133篇2015
  • 132篇2014
  • 163篇2013
  • 129篇2012
  • 190篇2011
  • 234篇2010
  • 253篇2009
  • 231篇2008
  • 194篇2007
  • 201篇2006
  • 167篇2005
4,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绿洲灌区春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减排技术研究
掌握干旱绿洲灌区典型农田种植期和休闲期N20、CO2、CH4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适宜我国西北地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措施.于2011年在甘肃张掖建立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
吕晓东马忠明
利用中子束将外源基因导入枸杞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以枸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选用含 NPT-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 )基因的 PBI1 2 1质粒 ,运用剂量为 2 .2× 1 0 9n/s的快中子束 ,首次研究了快中子束在植物转基因方面的应用 ,并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小苗 。
孔英珍姚春娜王根轩王亚馥
关键词:枸杞胚性愈伤组织转基因中子束外源基因
临潭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被引量:1
2000年
据调查 ,临潭县有野生种子植物 943种 (含变种 ) ,隶属 92科、379属。报道了森林(造林、用材 )、饲用、药用、果品和野菜、淀粉、油料、香料、纤维及单宁、观赏、水土保持等十类重要的植物资源 。
马德俊张耀甲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
茄子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2年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茄科茄属植物,自从1969年首次用合子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小植株以来,国内外在茄子的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为茄子的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姚春娜孔英珍王亚馥
关键词:茄子基因工程
臭氧熏气下春小麦叶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1994年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以低浓度(0.1ppm)的臭氧对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进行了长时间的熏气,观测到:随着熏气时间的延长,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积累增多,膜透性增大。在较高浓度(0.2ppm、0.3ppm、0.4ppm)臭氧熏气下,臭氧浓度越高,叶片内叶绿素降解越快,MDA含量越高,膜透性越大。低浓度和短时间的臭氧熏气可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而高浓度和长时间的臭氧熏气则导致SOD活性下降。试验结果表明,由臭氧熏气所引起的植物体内代谢紊乱与诸多伤害是由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结果。
安黎哲王勋陵李岚
关键词:春小麦臭氧熏气过氧化脂质小麦
对中国道路生态破碎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主要铺装路面的道路(包括国道、省道和县道)、铁路和城市化都在迅速扩展。这种快速增长的可能后果则是导致全国土地进一步呈现破碎趋势,原有生态流遭受扰动。为提供这方面有用的信息,促使规划部门了解道路景观破碎现状并及时开展生态保育,有必要对全国尺度生态破碎程度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量化。我们使用了有效格栅方法对由运输网络引发的全国尺度上景观破碎开展了首次评估。在用有效栅格评估后我们发现中国由主要陆路交通运输系统和城市所导致的破碎化有着显著的空间格局,破碎化较轻的是广大西部地区,而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最为严重,这种局面和我们原有预期基本一致,通过量化我们发现这种全国尺度上的趋势在以省为报告单位的评估中显现出5个明显阶梯层次。铺装有路面的道路、铁路和现有的城市化区域严重影响着几乎所有的东部省份和县份的生态连接度和完整性,尤其是大城市四周地区。另外,我们通过与已报告过的世界上其它地区Meff值进行比对,若干东部省份目前已跻身于世界上景观破碎最严重的行列,有些省份和欧洲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欠发展地区破碎程度基本一致。
沈毅李太安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
也谈高利贷
2018年
本文揭示了现行社会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高利贷种种劣迹和危害性,从中获得了对高利贷的一些认识,并提出根治措施及建设性建议,目的是起到警示和谏言的作用,能够引起全社会的注意和重视,维护和捍卫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徐旭龙肖元沛徐阳田雨闻
关键词:高利贷民间借贷合法性社会
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四种生境夏季鸟类群落变化被引量:30
2003年
1999年夏季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4种生境鸟的种数和数量 ,并与 1986年用相同取样方法得到的数据 (Liu&Chang ,1990 )进行比较 ,以了解 13年间鸟类群落的变化并探讨其原因。 1999年共记录到 6 7种鸟 ,比 1986年新增 36种 ,同时减少 10种。荒漠生境鸟类的数量减少到不足 1986年的 5 0 % ,但种数、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与 1986年接近 ;湿地生境鸟类的种数和数量都增加 1倍多 ,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略有增加 ;固沙林生境鸟类的种数从 8种增加到 34种 (增加了食虫、荒漠鸟类 ) ,但数量略减少 ,群落多样性增加 6 7% ,优势度减少 6 3% ;村庄农田生境鸟类种数与 1986年接近 ,数量、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都减少。湿地鸟类群落的状态变好 ,是鱼塘水域增加的结果 ;固沙林鸟类群落的状况看似好转 ,但潜伏着虫害所致的荒漠化危机 ;村庄农田生境鸟类群落状态变差 ,与农村传统土房大量消失有关。
黄族豪刘荣国刘迺发吴洪斌郝耀明
关键词:鸟类群落荒漠固沙林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森林灌丛生态环境兽类群
<正>甘肃黄土高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高原东起子午岭,西至乌鞘岭,北接景泰长城沿线,南界秦岭.地处温带草原地带,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和草原,其生态环境以农田生态环境为主.1.自然环境:甘...
陈钧罗文英
文献传递
半干旱黄土高原沟垄微型集雨产流特征与马铃薯种植技术被引量:9
2005年
对膜垄和土垄的降雨量和径流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粘土夯实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2.8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24.6%,地膜覆盖集雨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0.23 mm,产流后的平均集水效率为91.1%.在沟垄微型集雨种植马铃薯试验中,30 cm垄宽膜垄、45 cr垄宽膜垄、60 cm垄宽膜垄、30 cm垄宽土垄、45cm垄宽土垄和60 cm垄宽土垄(沟宽均为60 cm)的经济产量分别比传统耕作高173%、168%、119%、28%、24%和1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传统耕作高3.98、3.74、2.25、1.10、0.93和0.72 kg·mm-1·hm-2.膜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19%~173%,土垄种植马铃薯经济产量提高18%~28%.
王琦张恩和李凤民李锋瑞徐长林
关键词:产流特征马铃薯
共4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