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物工程系

作品数:123 被引量:338H指数:8
相关作者:姬可平王文君向灿辉周鹤峰邵敏更多>>
相关机构: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15篇理学
  • 14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篇活性
  • 12篇教学
  • 11篇抗氧化
  • 10篇基因
  • 7篇色谱
  • 6篇蛋白
  • 6篇荧光
  • 6篇蒜素
  • 6篇细胞
  • 6篇黄酮
  • 6篇活性研究
  • 6篇大蒜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总黄酮
  • 5篇稳定性
  • 5篇相色谱
  • 5篇5-FU
  • 5篇纯化
  • 4篇电化学
  • 4篇血小板

机构

  • 121篇遵义医学院
  • 8篇澳门大学
  • 7篇江汉大学
  • 7篇遵义医学院第...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暨南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海南省农业学...
  • 1篇澳门镜湖医院
  • 1篇珠海澳大科技...

作者

  • 29篇向灿辉
  • 28篇王文君
  • 23篇周鹤峰
  • 19篇邵敏
  • 18篇冯丽娟
  • 14篇崔国祯
  • 13篇孙志勇
  • 12篇葛正龙
  • 10篇邓镇涛
  • 9篇何欢
  • 9篇陈阳
  • 8篇孙智勇
  • 8篇李铭源
  • 8篇祁宝辉
  • 7篇吴发印
  • 7篇陈芳
  • 6篇姬可平
  • 5篇申慧芳
  • 5篇张青峰
  • 5篇苏良辰

传媒

  • 11篇广东化工
  • 10篇食品工业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5篇化学试剂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遵义医学院学...
  • 4篇食品工程
  • 3篇生物技术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井冈山大学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广西轻工业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轻工科技

年份

  • 4篇2019
  • 18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16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化学学习中方法论思想浅析
2014年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其学习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论思想,以实验为基础的有机化学,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并建立适当的假说或模型,来揭示有机化学客观规律,学习过程中运用方法论思想有助于有机化学的系统学习。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有机化学中实验与思维方法、假说与模型的建立作一浅析。
冯丽娟孙智勇
关键词:方法论有机化学思维方法假说
基于PBL教学法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被引量:3
2018年
分子生物学课程一直是生物医学专业的教学难点。本研究通过改革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把上课的重点从概念和知识点的记忆转变到以PBL教学法进行研究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在今后科研或工作中所遇到的分子生物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张健夏春丽王燕阳小燕郭众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PBL教学法教学模式改革
荧光光谱法测定罗丹明B含量的方法研究
2014年
利用罗丹明B能产生稳定的荧光,采用荧光光谱法对罗丹明B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丹明B荧光强度随浓度增加先升高然后下降,但在0.010~1.0 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3mg/L,回收率为97.00% ~ 104.5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5%,可实现罗丹明B的准确、快速检测.
向灿辉王文君覃秋燕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罗丹明B
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2015年
生物化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抽象繁杂、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结构式和代谢通路多,难理解,难记忆,学习难度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邵敏高书颖杨愈丰王燕吕延成钟世军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
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储存在自然、光照、黑暗、真空四种环境中的天然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等量稀释法将添加到栀子黄色素中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配制成含量分别为0.09%、0.39%、1.56%、6.25%等四种均匀混合样品,在20cm的培养皿中均匀分装2g样品,各种环境中保存3份相同L-半胱氨酸盐酸盐含量栀子黄色素样品,在240d内,每隔15d 60d取各样品配制相同浓度溶液,在440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L-半胱氨酸盐酸盐含量为0.09%和0.39%时对四种保存环境中栀子黄色素品质都有明显的稳定作用(P﹤0.05),当L-半胱氨酸盐酸盐含量为6.25%时对栀子黄色素品质的稳定作用不明显,真空环境中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保持最好。结论:含少量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能明显改善长期储存的栀子黄色素品质。
孙智勇向小红邓镇涛冯丽娟
关键词:栀子黄色素L-半胱氨酸盐酸盐抗氧化剂稳定性
丹参素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靶点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丹参素(Danshensu,DSS)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为丹参素及含有丹参素的中药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凝血酶(thrombin)诱导血小板聚集,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丹参素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研究丹参素对血小板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ERp57和整合素αⅡbβ3的相互作用;用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PharmMapper预测丹参素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作用靶点;用MOE-Dock的方法,对反向对接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10μmol·L^(-1)和100μmol·L^(-1)丹参素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丹参素抑制血小板ERp57和αⅡbβ3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凝血因子7(Coagulation factor Ⅶ)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结论丹参素具有抗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血小板ERp57和αⅡbβ3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凝血因子7有关。
崔国祯陈言郭琳李纳单璐琛李铭源许贝文
关键词:丹参素抗血小板聚集靶点
含笑属RAPD反应条件优化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2009年
[目的]确立含笑属植物RAPD反应的最优条件,确定7种含笑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木兰科含笑属7种植物叶总DNA,进行RAPD分析,分别研究了模板DNA、引物、dNTP、Mg2+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对RAPD反应的影响。[结果]RAPD最优反应体系为:反应体积20μl,内含125 ng模板DNA,0.3μmol/L引物,0.5 UTaq聚合酶,1.5 mmol/LMgCl2,0.1 mmol/L dNTP,2μl10×buffer。应用Nei距离法计算各种间的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7种含笑种可分为3大类。[结论]筛选的最佳RAPD反应条件可为含笑属植物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唐历波周鹤峰陈东
关键词:含笑属RAPD聚类分析
葡聚糖凝胶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提取蓝莓中花青素被引量:4
2016年
试验结合葡聚糖凝胶色谱及高速逆流色谱对野生蓝莓中的花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蓝莓粗提物先经过葡聚糖凝胶色谱初步分离,得到花青素含量高的组份,再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以MTBE-正丁醇-乙腈-水(体积比1︰3︰1︰5)为两相溶剂体系,流速0.5 m L/min、主机转速1 860 r/min以及检测波长280 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从蓝莓的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分离产物中一次性分离得到两种花青素,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2种化合物的纯度分别为65.0%和90.0%。
郭丹妮向灿辉陈阳王文君吴钰彬
关键词:蓝莓花青素高速逆流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
具有噻唑啉酮结构片段的c-Met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设计合成含有噻唑啉酮结构片段的4-芳氧基-6,7-二取代喹啉类化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c-Met激酶抑制剂cabozantinib为先导物,结合课题组已有的构效关系,运用拼合原理及局部修饰的方法,通过亲核取代、硝化、还原及缩合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和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对其c-Met激酶抑制活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采用实时动态活细胞成像法进一步评价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合成得到了17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及HRMS确证。体外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对c-Met激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人肝癌细胞Hep G2及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m2对A549、Hep G2及MDA-MB-231具有较显著的杀伤作用,IC50值分别为2.45、4.01和1.05μmol·L-1。结论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祁宝辉杨颖何欢岳续朋张安勉韦发昌
关键词:抗肿瘤
超声波法提取甜叶菊中甜菊糖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试验以甜叶菊干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甜菊糖苷的超声波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蒽酮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 (g/mL)、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50 W、超声温度55℃、提取次数3次,甜菊糖苷提取率为27.32%。
钟利叶牟志珍杨传辉王文君邓镇涛
关键词:甜叶菊甜菊糖苷超声波法正交试验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