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2,924 被引量:9,827H指数:33
相关作者:俞善信徐满才肖小明李谦和柳爱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35篇期刊文章
  • 5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295篇理学
  • 743篇化学工程
  • 324篇文化科学
  • 174篇医药卫生
  • 98篇农业科学
  • 93篇一般工业技术
  • 85篇轻工技术与工...
  • 8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5篇经济管理
  • 42篇生物学
  • 27篇电气工程
  • 22篇天文地球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电子电信
  • 12篇建筑科学
  • 11篇机械工程
  • 8篇哲学宗教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49篇催化
  • 248篇催化剂
  • 232篇催化合成
  • 196篇教学
  • 176篇离子
  • 123篇纳米
  • 119篇分子
  • 117篇乙烯
  • 111篇色谱
  • 99篇相色谱
  • 89篇苯乙烯
  • 86篇电化学
  • 81篇发光
  • 80篇荧光
  • 80篇化合物
  • 79篇教育
  • 73篇酸催化
  • 73篇甲基
  • 72篇氯化
  • 68篇活性

机构

  • 2,86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03篇湖南化工研究...
  • 82篇湖南大学
  • 62篇湖南城市学院
  • 35篇中南大学
  • 34篇湖南中烟工业...
  • 30篇华中师范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衡阳师范学院
  • 19篇长沙理工大学
  • 19篇化学生物学及...
  • 17篇吉首大学
  • 17篇浙江大学
  • 17篇湖南化工研究...
  • 15篇湖南科技职业...
  • 15篇湘南学院
  • 14篇国防科学技术...
  • 13篇益阳师范高等...
  • 12篇常德师范学院
  • 1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89篇尹笃林
  • 295篇俞善信
  • 178篇姚守拙
  • 143篇陈波
  • 125篇谢青季
  • 107篇肖小明
  • 106篇银董红
  • 104篇苏胜培
  • 99篇伏再辉
  • 96篇马铭
  • 94篇廉世勋
  • 92篇李谦和
  • 76篇徐满才
  • 72篇谢祥林
  • 70篇李承志
  • 69篇张友玉
  • 62篇毛丽秋
  • 62篇熊士荣
  • 62篇张鲁西
  • 55篇文瑞明

传媒

  • 340篇湖南师范大学...
  • 167篇精细化工中间...
  • 47篇化学教育
  • 47篇合成化学
  • 46篇应用化学
  • 41篇化学试剂
  • 38篇无机化学学报
  • 38篇有机化学
  • 34篇分析化学
  • 33篇工业催化
  • 32篇物理化学学报
  • 31篇化学传感器
  • 30篇高等学校化学...
  • 30篇Chines...
  • 27篇大学化学
  • 26篇光谱实验室
  • 25篇化工进展
  • 25篇湖南文理学院...
  • 19篇分子催化
  • 19篇湖南教育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37篇2023
  • 38篇2022
  • 38篇2021
  • 49篇2020
  • 44篇2019
  • 46篇2018
  • 76篇2017
  • 72篇2016
  • 100篇2015
  • 118篇2014
  • 109篇2013
  • 116篇2012
  • 147篇2011
  • 131篇2010
  • 164篇2009
  • 153篇2008
  • 153篇2007
  • 155篇2006
  • 145篇2005
2,9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化学石英晶体阻抗和FTIR-ATR研究BSA在羟基磷灰石、TiO2表面的吸附
本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阻抗法(EQCI)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纳米生物活性材料TiO2和羟基磷灰石(HAP)上的吸附行为,获得了 BSA吸附过程中电极表面的质量变化和电极/...
杨琴刘美玲张友玉谢青季姚守拙
关键词:TIO2羟基磷灰石BSA
文献传递
CaS:Eu在西瓜、辣椒栽培上的应用
研究了CaS:Eu的荧光光谱与叶绿素吸收光谱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掺入CaS:Eu的塑料薄膜能调棚内作物成熟期和增加单产量.CaS:Eu可用于利用太阳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廉世勋李承志
关键词:转光膜叶绿素塑料薄膜高效生态农业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得健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HPLC测定肝得健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固定相SupelcosilTM-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0∶5),测定波长270 nm,柱温25℃。结果线性范围0.02~0.2μg,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7(n=6)。结论本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肝得健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刘庆艳谢明艳马铭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催化氧化降解甲基嘧啶磷废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铅合金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对甲基嘧啶磷生产废水的COD进行电催化氧化去除,研究了初始pH、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及电催化氧化条件下甲基嘧啶磷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7、电流密度为0.020 A/cm2、反应时间4 h时,废水中的COD由原来约100 000 mg/L降至约30 000 mg/L,去除率近70%,颜色也由棕红色达到近乎无色。
李明黄力华殷杰孟勇钟文周尹笃林
关键词:甲基嘧啶磷电催化废水处理
大孔树脂纯化瓜馥木总黄酮工艺及抗抑郁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采用大孔树脂纯化瓜馥木总黄酮,并评价其抗抑郁活性。以大孔树脂AB-8、HPD-600、HPD-826、X-5和D4006对瓜馥木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树脂种类,并对优选树脂的吸附特性和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优化工艺条件。利用小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和小鼠开野实验对瓜馥木总黄酮的抗抑郁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B-8具有较好的吸附率和解吸率,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流速为1.0 m L/min,树脂床用7 BV 5%乙醇除杂,再用8 BV 5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1.0 m L/min,经AB-8大孔树脂纯化1次后,瓜馥木总黄酮含量为57.3%。瓜馥木总黄酮100 mg/kg剂量给药组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且该给药组小鼠的自主运动情况与阳性对照和空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AB-8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用于瓜馥木总黄酮的纯化,瓜馥木总黄酮具有明确的抗抑郁活性。
傅春燕刘永辉杨林陈波
关键词:瓜馥木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抗抑郁活性
Ⅱ-Ⅵ族化合物夜光瓷釉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导了Ⅱ-Ⅶ族化合物彩色夜光瓷釉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光特性,选取了合成夜光瓷釉的最佳配比与合成条件,釉块采用Na_2B_4O_7,HBO_3,SiO_2,ZnO,Na_2CO_3混匀于1100℃烧制而成,在釉块中掺入30%的非放射性夜光粉,于700~900℃灼烧5~10分钟,取得了性能稳定,发光效果好的瓷釉。
毛向辉吴振国冯运生
关键词:瓷釉发光硫化锌
[Nd(C_7H_5O_3)_2(C_4H_6NO_2S)]·2H_2O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表征被引量:1
2008年
将六水氯化钕,水杨酸与硫代脯氨酸三种物质一起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稀土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Nd(C_7H_5O_3)_2(C_4H_6NO_2S)]·2H_2O,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肖圣雄李强国李添宝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水杨酸光谱表征
含[BMIM]Cl-ZnCl_2和非质子溶剂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被引量:2
2009年
以烯类单体MA、MMA、HEMA为基质,通过原位聚合合成了同时含离子液体[BMIM]Cl-ZnCl2和非质子溶剂的一系列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用FTIR、AC、TG等测试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具有复合物结构;[BMIM]Cl-ZnCl2和非质子溶剂PC、DMC的加入使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大大增加,达2.83×10-3S/cm,且与温度的关系符合VTF方程;聚合物电解质的热分解温度大于275℃,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黄雪原郭建平沈加春陈小花尹笃林
关键词:烯类单体离子液体原位聚合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
镉离子在N_(235)为载体的液膜体系中的传输被引量:3
1998年
研究了Cd(I)在N235-CCl4大块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规律.实验表明,温度升高、N235浓度和料液酸度增加、料液相添加少量I-,均使Cd(I)的迁移速率加快.醋酸铵作反萃剂比氢氧化钠好,在同向偶合传输实验中观察到镉在膜中的滞留现象.
何鼎胜马铭
关键词:镉离子支撑液膜液膜体系
密度泛函活性理论预测单取代和多取代苯甲酸的pKa值被引量:5
2011年
酸碱性是分子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通常用pKa值来表示,但由于受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从实验上准确测定一些分子的pKa值仍有困难.从理论和计算上寻找有效和可靠的预测酸碱性的方法仍然是目前文献上活跃的课题.最近,我们从密度泛函活性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计算分子的酸碱性.本文试图把该方法应用于苯甲酸体系,预测单取代和多取代苯甲酸的pKa值.我们发现,本文的预测结果比文献报道最好的计算值都要精确.
黄莺钟爱国刘述斌
关键词:酸碱性PKA值
共2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