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作品数:677 被引量:1,499H指数:15
相关作者:何平潘先林马玉华娄贵品马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3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4篇历史地理
  • 139篇经济管理
  • 96篇政治法律
  • 79篇社会学
  • 61篇文化科学
  • 43篇哲学宗教
  • 9篇文学
  • 7篇语言文字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军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1篇民族
  • 45篇边疆
  • 41篇文化
  • 31篇社会
  • 27篇主义
  • 25篇清代
  • 23篇政治
  • 23篇民国
  • 22篇宋代
  • 19篇明代
  • 15篇西南边疆
  • 14篇史料
  • 14篇教育
  • 13篇徐霞客
  • 13篇土司
  • 13篇货币
  • 12篇元代
  • 10篇宗教
  • 10篇军事
  • 9篇徐霞客游记

机构

  • 655篇云南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云南省社会科...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昆明学院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红河学院
  • 2篇云南省图书馆
  • 2篇云南省文史研...
  • 2篇云南教育出版...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40篇何平
  • 25篇陆韧
  • 23篇林文勋
  • 18篇刘鸿武
  • 15篇朱惠荣
  • 15篇潘先林
  • 15篇吕昭义
  • 13篇黄纯艳
  • 12篇陶亮
  • 12篇娄贵品
  • 11篇马琦
  • 11篇张轲风
  • 11篇李埏
  • 10篇罗群
  • 8篇郭武
  • 8篇韩杰
  • 8篇陈国保
  • 8篇朱之勇
  • 8篇周琼
  • 7篇秦树才

传媒

  • 51篇思想战线
  • 41篇西南古籍研究
  • 34篇云南社会科学
  • 33篇中国边疆史地...
  • 29篇学术探索
  • 13篇历史教学(下...
  • 13篇东南亚南亚研...
  • 1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1篇南亚研究
  • 9篇世界民族
  • 9篇历史研究
  • 8篇云南档案
  • 8篇西亚非洲
  • 8篇中国历史地理...
  • 7篇广西民族研究
  • 7篇民族研究
  • 7篇世界历史
  • 7篇中国经济史研...
  • 7篇文山学院学报
  • 6篇史学月刊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18篇2016
  • 44篇2015
  • 24篇2014
  • 29篇2013
  • 32篇2012
  • 35篇2011
  • 41篇2010
  • 27篇2009
  • 41篇2008
  • 25篇2007
  • 25篇2006
  • 7篇2005
  • 15篇2004
6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和故里考被引量:3
2003年
朱惠荣
关键词:故里郑和研究郑和下西洋
先秦至唐宋屋舍之税嬗变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的屋舍之税起源很早,且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先秦的"廛布"首向官府管辖市场中的商业用房征税。汉代的"市肆之税"指向官府和私人用房,既有商业性用房也有居住用房,具有城市土地利用、屋舍和经营税共征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店舍之征开始对房屋划分等级,屋舍之税的征收办法开始具体化。唐代"间架税"具有单一屋税的性质,征税办法的操作性强。五代十国时期"屋税"之名正式出现,且成为国家常赋。宋代确立城郭之赋以及宅税和地税的分野。由此,屋税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税目,改变了此前屋舍、土地利用和经营税混而征之的情况。这一嬗变,是我国古代城市不断发展、人口增多、城市建筑用途多样、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吴晓亮王浩禹赵大光
关键词:嬗变
元代湖广行省溪洞地理环境下的蛮夷官制
元代由于地理条件和原有的社会历史发展差异,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管理也存在着差别.严格地说,在云南行省实行的是土官制度,而在湖广行省西部溪洞民族群落地区则实行的是蛮夷官制.拙文《元代安抚司的演化》指出,元朝只在湖广行省设置了...
陆韧
关键词:元代
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勐养片民族传统和土地利用特点被引量:1
1996年
在勐养自然保护区,绝大部分土地用于自然保护。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土地的使用权为农垦部门所有,用于种植茶和橡胶的种植园,有些土地的使用权为当地居民所有,用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不仅关系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而且与当地居民的传统密切相关。以下是民族传统和土地利用的几个特点。 1 自然格局与居住格局土地利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居住环境的选择。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勐养自然保护片的居民点发生了大的变动。这种变动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大河边片区。
吴兆录周鸿刘林云彭明春周嘉佩闫海忠郭贤明
关键词:生物圈保护区土地利用民族传统
清代黔铅的产量与销量——兼评以销量推算产量的方法被引量:6
2011年
黔铅的开发与清代国家铸币及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清代矿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考证其产量和销量是研究黔铅地位、作用及其影响的前提。本文以清代档案中黔铅矿厂年度奏销数据为基础,考证清代不同时期黔铅的产量与销量,并对清代矿产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检讨,以期推进清代矿业的研究。
马琦
关键词:清代产销量
清代昆明“六河”水系的认知过程与水利设施的地理分布
滇池与以昆明"六河"为代表的出入滇池河流一起构成了滇池水系,是滇池区域人们用水的主要来源。元代以来,滇池流域人口剧增,农业垦殖加速,为了防治水患和灌溉农田,人们在主要入滇河流上兴建了大量的堤、坝、闸、涵洞、沟、渠等水利设...
马琦
关键词:清代水系水利设施
文献传递
清代滇铜产量研究:以奏销数据为中心被引量:3
2017年
清代滇铜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其产量众说纷纭,学界接受的只是一个概数。本文以清代档案中滇铜历年奏销数据为基础,整理、推算出康熙六十年(1721)至咸丰三年(1853)共133年中119个年份的滇铜产量,指出其最高年产量达到1 466.98万斤,年均产量为969.5万斤,并归纳了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滇铜产量的具体因素。
马琦
关键词:清代
民国初年云南司法行政机构之更迭
2015年
民国最初两年,云南省级司法行政机构经历了四个时期:民政司时期、内务司时期、司法司时期和司法筹备处时期。前两个时期是省政府内部改革期,后两个则是北京政府统一改革期。其更迭神速主要受到司法独立理念、经费困窘和中央地方争夺司法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谢蔚
关键词:司法审判权
第三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学术讨论会部分论文摘登
1991年
战时及战后初期,苏美英法等国的政治家,通过一系列公报、协定、和约等文件,对战后欧洲的政治安排作出了如下设计:德、奥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其分界线,基本上是欧战结束时苏军与西方盟军的军事分界线。德国边界的最后确定须待和约的缔结,但其东部边界将在奥得—西尼斯河一线,西部的萨尔等地区划归法国。波兰的东。
吴伟董建萍张广翔余建华王铁军黄凤志叶自成刘笑盈何多奇辛逸许洁明叶江陈仲丹
关键词:民族主义社会史保守主义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制
中国细石器起源之我见被引量:3
2008年
细石器起源研究是史前考古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述了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几种看法,论证了细石器技术由石叶技术演化而来的合理性,并指出华北地区起源说所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细石器有可能是起源于俄罗斯贝加尔湖南部和蒙古的中部地区。
朱之勇
关键词:细石器石叶
共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