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品数:2,327 被引量:7,829H指数:33
相关作者:赵静蓉王彦坤熊焰杨启光廖明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78篇期刊文章
  • 1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58篇文学
  • 540篇语言文字
  • 163篇文化科学
  • 92篇艺术
  • 79篇哲学宗教
  • 60篇历史地理
  • 48篇社会学
  • 39篇经济管理
  • 28篇政治法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48篇文学
  • 236篇小说
  • 184篇文化
  • 137篇汉语
  • 135篇方言
  • 102篇代文
  • 78篇语言
  • 74篇叙事
  • 72篇艺术
  • 66篇诗学
  • 62篇审美
  • 61篇作家
  • 57篇文艺
  • 56篇语义
  • 53篇诗歌
  • 49篇女性
  • 46篇文学研究
  • 46篇华文文学
  • 42篇美学
  • 36篇学术

机构

  • 2,193篇暨南大学
  • 16篇华南师范大学
  • 10篇湖南师范大学
  • 10篇海南师范大学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香港理工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广州大学
  • 3篇阜阳师范学院
  • 3篇浙江大学
  • 3篇韩山师范学院
  • 3篇韶关学院
  • 3篇文学院
  • 3篇岭南大学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包头师范学院

作者

  • 93篇宋剑华
  • 71篇邵敬敏
  • 59篇洪治纲
  • 54篇李凤亮
  • 52篇邓乔彬
  • 51篇蒋述卓
  • 43篇姚新勇
  • 42篇赵静蓉
  • 41篇李运抟
  • 41篇詹伯慧
  • 40篇饶芃子
  • 39篇张振谦
  • 36篇甘于恩
  • 32篇龙扬志
  • 32篇熊焰
  • 30篇伍巍
  • 29篇王彦坤
  • 29篇赵维江
  • 28篇赵春利
  • 27篇杨启光

传媒

  • 90篇学术研究
  • 75篇暨南学报(哲...
  • 47篇文艺争鸣
  • 46篇当代文坛
  • 34篇语文研究
  • 32篇华文文学
  • 31篇文艺理论研究
  • 29篇南方文坛
  • 27篇文艺研究
  • 27篇文学评论
  • 27篇广西社会科学
  • 2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1篇世界华文文学...
  • 21篇中国语文
  • 21篇方言
  • 20篇小说评论
  • 20篇汉语学习
  • 19篇社会科学家
  • 18篇当代电影
  • 16篇文学遗产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21篇2022
  • 20篇2021
  • 26篇2020
  • 24篇2019
  • 33篇2018
  • 37篇2017
  • 55篇2016
  • 47篇2015
  • 46篇2014
  • 69篇2013
  • 86篇2012
  • 110篇2011
  • 112篇2010
  • 108篇2009
  • 120篇2008
  • 116篇2007
  • 172篇2006
  • 175篇2005
2,3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部多有突破的大词典被引量:4
2000年
詹伯慧
关键词:《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语言材料文化内涵
全文增补中
李长吉诗与唐宋婉约词
2005年
李贺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乐府诗与音乐,尤其是燕乐的融合,对婉约词的产生具有开启之功,其独特的言情题材和抒情方式为后世婉约词所继承。此外,李贺诗在意境、结构、意象诸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婉约化特征,这又深刻地影响了唐宋词婉约一派的诞生与发展。
张振谦
关键词:乐府诗音乐爱情题材婉约
静默的力量——2011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被引量:1
2012年
优秀的短篇小说,常常拥有一种静默的力量。它需要你长久地驻足于叙事之中,品味,沉思,怀想,乃至拍案惊奇。犹如优秀的诗歌,它是作者与读者在心智上的审美较量,或审美感知力上的巅峰对决。阅读短篇,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叙事的探险之中,在话语的迷宫之内,通过彼此不同的招式,与文本形成心灵上的撞击。是的,一些优秀的短篇,往往不是花招频繁的快攻,而是悠闲自得的太极,力量都在看不见的一推一拿之中。
洪治纲
关键词:短篇小说小说创作审美感知力叙事心灵
论《红字》中象征意象的多重涵义被引量:5
2003年
用一系列的象征意象来表现主题,是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鲜明特征。《红字》的象征意象具有多重涵义:以红A字象征天使与魔鬼,以刑台象征拷问灵魂的道德法庭,以小溪象征罪恶与纯洁的两极分界,以森林象征黑暗阴沉的精神荒野。正是这些象征意象的灵活运用,使《红字》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并具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王莹
关键词:霍桑《红字》小溪
天空中飞翔或囚笼中扑翅──中国当代小说虚构意识得失论
2000年
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虚构艺术的指导思想及其根源;对文以载道和崇真尚实这两种主要虚构意识进行了辩证的研究,分析了两者在当代小说创作中产生的实际艺术效果;由此,进一步论证了虚构意识张扬个性的必要。并结合当代小说创作史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束缚个性的危害与张扬个性的收获。
李运抟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虚构意识文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从同途到异路——论鲁迅与周作人思想转向分歧的隐性存在
2013年
有着共同成长背景与教育背景的鲁迅与周作人曾一起参与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在新文学创作与新文学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是新文化运动退潮以后,鲁迅认同了左翼倡导的革命暴力,而周作人走向了隐逸的自我园地。我们认为这种思想转向的分歧是必然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启蒙中早已隐性存在着一个乡土的两种言说与个人观点的同质对立。
晏洁
关键词:分歧
“儒”变:鲁迅小说中的乡绅叙事被引量:2
2017年
所谓乡绅者,即“乡间的绅士”也。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具备何种资格才可成为乡绅呢?中外学者对于这一问题,都给出了近乎一致的答案:乡绅就是“在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受过教育的读书人,他们一般都完成了读书人所必读的内容,而且已经通过了一两级通向仕途的科举考试”。
晏洁宋剑华
关键词:鲁迅小说《彷徨》《呐喊》
语言与思想的岩浆在持久喷涌——论白红雪诗歌
2017年
白红雪作为一个主要以语言来实现自身意义的诗歌写作者,其诗歌与形而下的世界和常见的现实题材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具像的生活往后退,借用诗性的外衣建立一个观察社会的镜像,并通过个人的、私密的感触接通普遍的、公共的体验,采用独特个性的语言,从而造就古雅而富于张力的风格,既使读者心灵更柔软、明亮,也把诗歌艺术的密度大大提高。基于此,白红雪的诗歌形成了一种标榜自我存在的姿态,在自我的世界里思考着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内心私语的方式走在时代的前面,让语言与思想的岩浆持续喷涌,让诗歌永远在语言之外澎湃。
龙扬志
关键词:语言自我
论新移民作家的“文革”写作——以陈谦和苏炜为例
2012年
新移民作家在反思"文革"的时候,与中国本土作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土作家更愿意把"文革"中的过错推诿给时代,很少"自我忏悔",然后大力解构"理想主义"。而新移民作家则强调忏悔,希望写出"每一个人"的"文革",从而卸下心灵的重负,重获新生。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在冷静反思"文革"时,面对人类迷失本根的现实,希望重新建立起人们的真正信仰。面对同样的历史,在认知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其根源在于中西文化精神的巨大差异。
欧阳光明
关键词:文革忏悔信仰
历史境况:在复杂与简练之间——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历史观被引量:2
2002年
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诗学中,有关历史的沉思与表达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昆德拉的小说历史观具体表现在:一、区分人类社会的历史境况和存在境况;二、采取与历史学家及传统历史小说家不同的历史眼光;三、主张把小说当成“历史重建”的可能文本来创作和看待。昆德拉让历史与小说处于既相关又冲突甚至敌对的状态,显示出他独特的存在论历史观,这对于我们解读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小说及繁荣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创作,均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李凤亮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历史观念
共2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