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作品数:1,037 被引量:6,206H指数:32
相关作者:唐书泽张宁周华李存芝包惠燕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8篇期刊文章
  • 1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7篇医药卫生
  • 113篇化学工程
  • 78篇理学
  • 44篇农业科学
  • 41篇生物学
  • 16篇文化科学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5篇食品
  • 67篇色谱
  • 63篇抗氧化
  • 60篇相色谱
  • 46篇多糖
  • 42篇发酵
  • 42篇大蒜
  • 41篇活性
  • 36篇气相色谱
  • 34篇质谱
  • 34篇丙烯
  • 30篇气相
  • 29篇迁移
  • 29篇酶解
  • 27篇甲基
  • 26篇姜酚
  • 25篇模拟物
  • 25篇纯化
  • 24篇食品模拟物
  • 21篇离子

机构

  • 1,028篇暨南大学
  • 45篇江南大学
  • 40篇华南理工大学
  • 26篇广东工业大学
  • 19篇广东出入境检...
  • 13篇广东轻工职业...
  • 11篇汕头出入境检...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 9篇中山大学
  • 9篇广州海关技术...
  • 8篇中国热带农业...
  • 8篇国家食品安全...
  • 7篇暨南大学附属...
  • 7篇广州市如丰果...
  • 6篇广东省疾病预...
  • 6篇中国检验检疫...
  • 5篇广州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常州进出口工...
  • 5篇湖南恒辉环保...

作者

  • 265篇欧仕益
  • 173篇黄雪松
  • 129篇汪勇
  • 120篇胡长鹰
  • 105篇唐书泽
  • 79篇吴希阳
  • 71篇黄才欢
  • 68篇晏日安
  • 63篇傅亮
  • 59篇张宁
  • 54篇李爱军
  • 51篇彭喜春
  • 44篇吴建中
  • 35篇白卫滨
  • 34篇段翰英
  • 30篇王志伟
  • 29篇周华
  • 28篇张志森
  • 25篇张广文
  • 23篇郑洁

传媒

  • 127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8篇食品科学
  • 93篇食品与发酵工...
  • 55篇现代食品科技
  • 49篇食品与机械
  • 45篇食品科技
  • 43篇中国油脂
  • 34篇食品研究与开...
  • 2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2篇中国调味品
  • 2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6篇中国食品学报
  • 13篇食品安全质量...
  • 11篇包装工程
  • 10篇广东农业科学
  • 9篇轻工科技
  • 8篇广州食品工业...
  • 7篇天然产物研究...
  • 7篇广东化工
  • 7篇中国食品添加...

年份

  • 15篇2023
  • 29篇2022
  • 27篇2021
  • 22篇2020
  • 27篇2019
  • 27篇2018
  • 38篇2017
  • 40篇2016
  • 48篇2015
  • 50篇2014
  • 65篇2013
  • 79篇2012
  • 71篇2011
  • 89篇2010
  • 58篇2009
  • 59篇2008
  • 54篇2007
  • 82篇2006
  • 52篇2005
  • 52篇2004
1,0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脂酶A_2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研究(II)贫水相的水解及产品性能的测定被引量:4
2003年
研究了磷脂酶A2 在水相 (贫水 )中水解大豆浓缩磷脂 ,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浓缩磷脂和水比例 5∶2 ;加酶量 173.2IU/g浓缩磷脂 ;反应温度 6 5℃ ,钙离子浓度 0 .1mol/L。研究了溶血磷脂产品乳化性能 ,结果表明其HLB值大于 8,能很好的乳化O/W型体系。
汪勇王兴国欧仕益唐书泽付亮李爱军
关键词:磷脂酶A2水解大豆浓缩磷脂溶血磷脂乳化性能
三氯蔗糖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晏日安李晔
关键词:三氯蔗糖甜味剂食品添加剂
大蒜果聚糖外切酶的一些酶学特征研究
大蒜(Allium sativum L.)果聚糖占大蒜干重的75%以上,其果聚糖水解酶(FEH)能抑制大蒜发芽和生产高质量大蒜果聚糖。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确定FEH沉淀组分,采用薄板层析和离子色谱法研究酶解产物,通过DNS...
张杰良谢顺歆黄雪松
关键词:果聚糖酶学特征大蒜
文献传递
几种酚酸对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
2012年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酶解后还原糖释放量,研究4种不同酚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单宁酸)对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能提高木聚糖酶活力,当这3种酚酸质量浓度为0.75mg/mL时,酶活力分别提高65.59%、46.21%和12.83%。单宁酸抑制木聚糖酶活性,添加量为0.50mg/mL时,抑制率达37.18%。动力学研究表明:上述4种酚酸均能提高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对-香豆酸能提高酶反应速度,但单宁酸会使反应速度显著降低。
田野欧仕益
关键词:酚酸木聚糖酶酶活力
安琪酵母发酵对秋刀鱼汤的脱腥作用原因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以秋刀鱼汤为研究对象,通过安琪酵母发酵,对其进行脱腥处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脱腥处理过程中的风味变化。结果显示:从秋刀鱼汤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103种,其中在未发酵鱼汤样品中检测出挥发性物质76种,在添加安琪酵母但未发酵鱼汤样品中检测出挥发性物质57种,在发酵的鱼汤样品中检测出挥发性物质68种,在过滤后的发酵鱼汤样品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78种。这些挥发性物质包括烃类、酚类、醛类、酮类、脂类、酸类、杂环类等化合物,其中部分醛、烯醛、酮类化合物具有腥味和疑似腥味。通过对四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对,可以推测:安琪酵母发酵能够降低鱼汤中烯醛类、二烯醛等醛类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弱鱼汤的腥味。
吴建中王倩倩廖顺吴康赵谋明
关键词:酵母脱腥秋刀鱼同时蒸馏
亚甲基蓝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光动力杀菌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亚甲基蓝对革兰氏阴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光动力杀伤作用的条件参数。采用单因素实验比较了亚甲基蓝浓度、光照时间、孵育时间对O157菌落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了该技术的条件参数,建立了各因子与O157菌落数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即亚甲基蓝浓度为24.08mg/L,光照时间为27.66min,孵育时间为19.00min时,O157的菌落数对数为1.03,与预测的理论值1.00极为接近。
唐姝姝唐书泽李红爱范方辉吴希阳陈振强
关键词:亚甲基蓝响应面
利用开菲尔粒制备酸豆奶酒最佳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利用传统酸牛奶酒(Kefir)的发酵剂——开菲尔粒(KefirGrains)制作的发酵剂,对豆奶与牛奶的混合原料进行发酵,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制备酸豆奶酒(一种新型发酵豆奶制品)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豆奶与鲜牛奶的搭配比例是8:2,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4h,添加10%的白砂糖。产品的酸度为83°T,乙醇含量为0.26%。
周传云唐书泽聂明万佳蓉
关键词:豆奶开菲尔粒发酵
麦麸酶解产物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和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麦麸酶解产物(EHWB)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和睾丸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以EHWB 19.36mg/kg bw.d灌胃,维生素C(VC)10.42mg/kg bw.d灌胃作对照,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血糖,肝脏和睾丸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EHWB治疗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P<0.01=,肝脏和睾丸T-AOC能力增强(P<0.01),GSH-Px和SOD活力增强(P<0.05),XOD活性和MDA含量降低(P<0.05)。EHWB治疗组大鼠肝脏和睾丸T-AOC能力明显高于VC组(P<0.01),肝脏XOD活性低于VC组(P<0.01)。结论:EHWB具有降血糖和提高糖尿病大鼠组织抗氧化能力,其效果强于传统抗氧化剂VC。
焦霞陈静欧仕益葛丽霞周红锋
关键词:糖尿病肝脏睾丸抗氧化
直肠菌群对两种抗性淀粉的体外发酵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分别以两种抗性淀粉为唯一碳源,对直肠菌群进行体外发酵。通过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两种培养基的pH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肠球菌属和肠杆菌属的数量也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数量,而拟杆菌的数量在发酵中后期开始减少,但总厌氧菌数比较稳定,因此发酵过程中肯定有不同菌属的生长演替;两种碳源均能被肠道菌群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其中以丙酸的量最大。乳酸在发酵过程中被积累并能快速被一些直肠菌群利用而消耗。
庞秋芳彭喜春欧仕益吴希阳
关键词:抗性淀粉体外发酵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乙醇适应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菌膜耐致死胁迫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主要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玻璃表面生物菌膜(BF)的生长特性和乙醇作用方式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菌膜形成的影响以及乙醇适应处理对浮游菌与菌膜耐致死胁迫的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观察鼠伤寒沙门氏菌菌膜的形成,用酶标仪测量波长570nm处不同条件下生物菌膜的生物量,用平板菌落计数衡量乙醇适应处理对浮游菌及菌膜耐致死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紫染色可清晰观察到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玻璃表面形成的生物菌膜,菌膜形成的紧密网状结构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乙醇作用方式对菌膜形成有显著影响,加入不同含量的乙醇后培养48h,乙醇对菌膜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预先培养菌24h后加入5%的乙醇,能显著促进菌膜的生长。菌膜形成过程中,当营养条件为1/10TSB,5%乙醇适应能增加菌体对苹果酸的耐受性,增加浮游菌对12%的乙醇及5mg/mL苹果酸的耐受性。
邓一秒杨璐环张晓婷董冬丽唐书泽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苹果酸
共10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