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固体地球物理系

作品数:15 被引量:234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豆娟高华周红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盆地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测井
  • 4篇电阻率
  • 3篇束缚水
  • 3篇束缚水饱和度
  • 3篇瞬变
  • 3篇瞬变电磁
  • 3篇饱和度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电磁测深
  • 2篇电磁法
  • 2篇岩溶
  • 2篇隐蔽油气藏
  • 2篇油气
  • 2篇油气藏
  • 2篇视电阻率
  • 2篇瞬变电磁测深
  • 2篇滩坝

机构

  • 15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胡文宝
  • 3篇章成广
  • 3篇汪中浩
  • 3篇严良俊
  • 2篇苏朱刘
  • 2篇陈新林
  • 2篇宋帆
  • 2篇肖承文
  • 2篇高楚桥
  • 1篇柳建华
  • 1篇樊小意
  • 1篇刘燕学
  • 1篇葛铭
  • 1篇周红涛
  • 1篇夏训银
  • 1篇戴塔根
  • 1篇戴家才
  • 1篇陈清礼
  • 1篇高华
  • 1篇刘瑞林

传媒

  • 4篇工程地球物理...
  • 3篇石油物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国外测井技术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测试技术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 2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油油藏蒸汽驱阶段汽窜的研究被引量:27
2004年
本文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驱汽窜情况及其成因 ,研究了一些防汽窜的措施 ,提出了在蒸汽驱阶段利用循环转注方式生产有望延缓汽窜的发生并提高蒸汽总体波及体积和最终采收率。
张豆娟郭海敏戴家才汪中浩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驱汽窜波及体积采收率
低渗透储层T_2截止值实验研究及其测井应用被引量:16
2004年
由于一个地区甚至一口井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截止值,无法用单一的截止值方法区分束缚水和自由流体,因而用核磁共振测井来解释束缚水饱和度存在着实用上的困难。为此,借鉴已发表的实验方法对塔中地区低渗透储层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时充分考虑到岩石孔隙结构的变化,发现T2截止值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k/φ)密切相关,故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测井解释的变T2截止值方法。在实际测井解释中,采用变T2截止值求得的束缚水饱和度与压汞实验数据较吻合。
汪中浩章成广肖承文陈新林宋帆
关键词:T2截止值束缚水饱和度核磁共振测井压汞低渗透储层
塔北隆起奥陶系古岩溶的电成像测井识别被引量:25
2004年
基于电成像测井解释 ,结合岩心标定和常规测井约束 ,建立了塔北隆起下奥陶统溶洞及其充填物的电成像测井识别模式。在电成像测井图像上 ,未充填溶洞一般呈黑色 ,而充填溶洞则可呈现出黑、棕、黄、白等各种颜色 ,这取决于充填物的类型和特征。溶洞充填物主要有角砾岩、砂泥岩和结晶碳酸盐岩三种类型 :角砾岩呈斑状 ,其中浅色斑块解释为从围岩跨塌下来的角砾 ,斑块间深色部分为砂、泥质填隙物 ;洞穴砂、泥岩一般呈黑色—棕色高导显示 ,其中常见图像纹理 ,解释为各种层理构造 ;洞穴结晶碳酸盐岩因电阻率最高 ,图像呈白色 ,并可见纹层状生长构造。洞穴及其充填物与碳酸盐围岩浅棕—亮黄色中高阻电成像测井特征易于区别。研究表明 ,利用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图像 ,结合岩心标定和常规测井资料 ,能够有效地识别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古洞穴 ,并判断其充填与否及充填物的性质。
钟广法刘瑞林柳建华祁兴中马勇
关键词:砾岩砂泥岩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划分被引量:14
2005年
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储渗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裂缝和溶蚀孔洞。而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地层原始流体的分布以及储层的储量和产能,为此,提出了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导电效率、分数维及裂缝密度的方法。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具体情况,利用交会图方式,确定了通过采用导电效率和裂缝密度来划分储层类型的标准,即导电效率大于0.03或裂缝密度大于1.4,储层裂缝发育;否则为孔洞性储层。此外,分维数越大高角度裂缝越发育。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划分。
周红涛高楚桥
关键词:裂缝密度常规测井储层类型交会图塔河油田储层裂缝
地堑地形对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以地堑地形为代表讨论了地堑地形对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测深法 (LOTEM)的影响 ,考察了把电偶极子源放在其中不同位置时引起的瞬变电磁响应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当把源放在地堑中不同位置时 ,对LOTEM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其中以源放在地堑下坡处影响最大 ,放在上坡处影响最小 ,放在中间 (台地 )的影响介于其间。所有的情况都表明 ,无论把源放在地堑的什么位置 ,地形对LOTEM的影响都非常大 ,由于异常场随着偏移距增加衰减很缓慢 ,仅仅靠增加偏移距是不能消除地形的影响的。最后指出在进行LOTEM勘探部署时 。
唐新功胡文宝严良俊
关键词:瞬变电磁地形地堑
从地球化学角度看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环境条件——以吉辽地区新元古代微亮晶碳酸盐岩为例被引量:31
2004年
近年来随着对前寒武纪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中晚元古代地层的一种被称为"臼齿碳酸盐岩[MolarTooth(简称MT)Carbonates]"或"微亮晶碳酸盐岩"或"臼齿构造(MolarToothStructure,简称MTS)"的沉积现象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重视。臼齿碳酸盐岩特指由微亮晶方解石组成、具肠状褶皱席(Ptygmaticallyfoldedsheets)构造的元古代碳酸盐岩。臼齿碳酸盐岩在地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似乎成了早元古代火山喷发热水沉淀碳酸盐与显生宙带壳化石碳酸盐沉积之间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在地球生命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现代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吉辽地区新元古代含臼齿碳酸盐岩地层剖面砂岩的氧化物含量、稀土元素和臼齿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生物标志物、能谱进行了分析,从地球化学角度揭示了臼齿碳酸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古温度场、形成时限、物质组分和沉积环境特征等,从而印证了沉积学研究成果:吉辽地区的臼齿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新元古代地层中,大约在750~900Ma左右;MT形成于华北地台稳定构造背景之下低纬度、古水温一般在50℃左右的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内缓坡环境中;MT由微亮晶方解石和基质两部分组成。
旷红伟金广春刘燕学孟祥化葛铭
关键词:地球化学新元古代
瞬变电磁法中磁场的特性及测量方法被引量:14
2004年
本文分析研究了瞬变电磁法中垂直磁场的基本物理特性 ;给出了基于垂直磁场的全区视电阻率定义 ;
苏朱刘张交东胡文宝
关键词:超导量子干涉仪视电阻率
灰岩溶洞发育区浅层瞬变电磁法找水效果被引量:18
2004年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为喀斯特地貌 ,灰岩出露 ,溶洞发育 ,地表持水性差 ,但地下暗河发育。本文介绍应用浅层瞬变电磁法进行岩溶水勘探的方法试验。试验中采用了旁侧效应小的中心回线测量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了时间域电阻率成像算法 ,获得了较高分辨率的电阻率剖面 ,在三条处理的剖面中发现了五个异常体 ,并按异常体的大小进行了等级划分。根据电法勘探的结果和水文资料综合分析 ,在一号异常上钻井至 75m深处出水。
严良俊陈清礼胡文宝杨世松刘云彪
关键词:瞬变电磁测深电阻率成像岩溶水找水
固井质量测井评价现状分析
2003年
介绍了几种评价固井质量的声波测井仪器,描述了它们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影响声波水泥胶结测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樊小意章成广
关键词:固井质量测井评价水泥胶结测井声波测井
电磁资料中的物理去噪法被引量:6
2004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磁资料去噪方法———“物理去噪法”。物理去噪法去噪的准则是寻求去噪后的电磁数据具有物理上的合理性。理论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合理的、有效的和实用的去噪方法。物理去噪法和正演修正法反演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
苏朱刘胡文宝张翔
关键词:电磁法视电阻率反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