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作品数:515 被引量:2,984H指数:26
相关作者:俞吾金王凤才陈学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0篇期刊文章
  • 8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6篇哲学宗教
  • 99篇政治法律
  • 44篇经济管理
  • 22篇文化科学
  • 13篇社会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2篇主义
  • 91篇哲学
  • 71篇马克思主义
  • 43篇社会主义
  • 42篇资本主义
  • 36篇黑格尔
  • 33篇西方马克思主...
  • 32篇唯物
  • 27篇唯物主义
  • 25篇辩证
  • 25篇辩证法
  • 24篇意识形态
  • 24篇社会
  • 21篇资本论
  • 21篇马克思主义研...
  • 20篇证法
  • 19篇当代资本主义
  • 19篇哈贝马斯
  • 18篇生态
  • 16篇历史唯物主义

机构

  • 503篇复旦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法兰克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25篇陈学明
  • 95篇俞吾金
  • 57篇汪行福
  • 37篇王凤才
  • 33篇邹诗鹏
  • 23篇鲁绍臣
  • 20篇吴晓明
  • 15篇张双利
  • 15篇林晖
  • 12篇张庆熊
  • 11篇黄颂杰
  • 10篇吴猛
  • 5篇孔明安
  • 5篇王德峰
  • 4篇张秀琴
  • 3篇陈祥勤
  • 3篇祁涛
  • 2篇袁芃
  • 2篇金瑶梅
  • 2篇王金林

传媒

  • 50篇当代国外马克...
  • 27篇马克思主义与...
  • 27篇学术月刊
  • 23篇毛泽东邓小平...
  • 18篇哲学研究
  • 18篇探索与争鸣
  • 15篇哲学动态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1篇复旦学报(社...
  • 10篇现代哲学
  • 9篇教学与研究
  • 9篇天津社会科学
  • 8篇学习与探索
  • 8篇马克思主义研...
  • 7篇国外理论动态
  • 7篇求是学刊
  • 7篇河北学刊
  • 7篇江海学刊
  • 6篇吉林大学社会...
  • 6篇哲学分析

年份

  • 12篇2023
  • 12篇2022
  • 14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13篇2018
  • 8篇2017
  • 22篇2016
  • 12篇2015
  • 19篇2014
  • 32篇2013
  • 33篇2012
  • 43篇2011
  • 47篇2010
  • 42篇2009
  • 39篇2008
  • 29篇2007
  • 23篇2006
  • 16篇2005
  • 28篇2004
5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解历史的必然性——论齐泽克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重新解读被引量:2
2013年
一、引言:《历史与阶级意识》与“历史的必然性”问题 众所周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上,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奠基性的文本,它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资源。临近上个世纪末,人们关于《历史与阶级意识》又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们在对卢卡奇于苏联期间的所有未发表的文字材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另外一个重要文本——《尾随主义与辩证法》(Tailism and the Dialectic)。
张双利
关键词:《历史与阶级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思想资源文字材料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2
2010年
马克思在《19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这三部著作中阐述了生态世界观,这于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具有强劲生命力和重要现实意义的一种写照。
陈学明
关键词:生态世界观生态文明建设
究竟如何理解并翻译贝克莱的命题esse is percipi被引量:4
2009年
当前哲学理论界存在着一种误区,即认为只要在哲学研究中援引最新的哲学流派的见解,运用最新出现的哲学术语,哲学中的老问题就有可能被解决,哲学研究就有可能被向前推进。其实,这是对哲学研究的一种简单化的看法,是十分有害的。因此,需要对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的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反思。哲学研究的问题一部分来自现实生活,另一部分来自前人遗留下来的大量的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当然,其中一部分问题也许永远无法获得统一意见,甚至是永远无法解决的。但相当一部分问题则可以通过深入的思索得以解决。这些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有的问题是因为翻译不妥而引起的,通过对原文的重新翻译就可得到解决;有的问题本来就是假问题,若进行细致的分析,问题本身也就解决了;有的问题是由逻辑上的矛盾和误用引起的;有的问题是概念含义上的错置引起的,澄清含义,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有的问题是长期以来的不求甚解或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有的问题是我们在传统的哲学思维框架中看不到的,而在新的哲学思维的视野中,它们背后的含义呈现出来了。因此,对于哲学研究来说,搁置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并不等于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只要这个问题还未被我们解决,我们的哲学思维就会停留在"前这个问题"的状态中。尽管哲学研究也必须关注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最新流派,但真正推动哲学研究向前发展的,不是靠简单地引证新术语,而是靠我们敏锐地发现并提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靠我们对遗留下来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艰苦的思索和解决。为此,本刊特开辟"哲学反思录"栏目,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讨论,以期推动中国哲学研究达致新的境界。*
俞吾金
关键词:贝克莱哲学流派命题翻译IS外国哲学
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肯定,在黑格尔的所有的著作中,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是以社会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哲学》和《精神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把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颠倒过来就是马克思的历史...
俞吾金
关键词:法哲学精神现象学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文献传递
宗教与革命的伦理--兼论卢卡奇与布洛赫的思想共生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通过考察卢卡奇与布洛赫的思想发展历程,指出来自宗教方面的思想资源在他们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借助于宗教方面的思想资源,他们才能重新走上人本主义的道路,并把它具体地落实为革命的伦理。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以革命的伦理为核心内容,革命的伦理被直接地落实在无产阶级的普遍性身上。通过辨析无产阶级的普遍性所包含的各个不同环节,文章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在20世纪初卢卡奇与布洛赫等需要通过建构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联盟来重构革命的伦理。
张双利
关键词:宗教人本主义卢卡奇布洛赫
新世纪以来德国阶级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柏林墙倒塌后,无论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在学术领域,马克思主义在德国(主要指原民主德国区域)被迅速边缘化(在原联邦德国区域历来都处于边缘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德国(既包括原民主德国又包括原联邦德国)并未完全沉寂;相反,新世纪以来还出现了“马克思思想复兴”、“马克思热”。可以说,作为马克思故乡的德国,今天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重镇。
王凤才
关键词:阶级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思想学术领域
马克思社会形态论与中国道路的理论自觉被引量:4
2020年
以资本主义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为核心的经典马克思主义似与中国道路没有直接理论关联。但1871年后马克思思想有一个"非西方转向",它不仅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而且力图在西欧和北美之外寻找抵抗资本的力量和斗争形式。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中,社会形态的演变及其趋势是核心问题。马克思在《大纲》中提出历史三形态论,它以自由个性的普遍实现为规范原则,把人类历史区分为以人对人依赖关系为特征的最初社会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个人全面发展自由个性普遍实现的第三个阶段。按照这一理论,中国现在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二阶段,需要发展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为历史发展更高阶段创造条件。按照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非西方前工业化国家要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和生产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走的道路。随着改革和发展进入深水区,中国道路需要更高的理论自觉,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理论资源。
汪行福
关键词:社会形态
霍耐特对早期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被引量:1
2007年
对早期批判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是霍耐特论证批判理论的"承认理论转向",从而创立承认理论的重要前提。自然支配批判的历史哲学模型在早期批判理论中一直未变,是霍氏批判性反思早期批判理论的出发点;早期批判理论陷入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功能主义还原论,是霍氏对早期批判理论的基本定位;社会性缺失乃早期批判理论最大的理论困境,是霍氏批判性反思早期批判理论的最终结论。霍氏对早期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也难免自相矛盾。
王凤才
关键词:霍耐特批判性反思
我们该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文化——对“文化自觉”的元批判被引量:6
2013年
与费孝通先生不同,笔者提出的"文化自觉"意谓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概念本身的局限性,拒绝滥用广义的文化概念,主张牢牢地守住与政治、经济有别的狭义的文化概念。我们应该自觉地使文化概念退回到它实际适用的范围内去,并清醒地意识到:让文化包揽一切,包打天下,非但不可能创造任何奇迹,反而有可能把我们已经创造的奇迹毁掉。
俞吾金
关键词:文化自觉
为什么是共产主义?——激进左派政治话语的新发明被引量:7
2010年
共产主义观念的复兴是当今激进左派的重要动向,对这一新的动向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讨论了激进左派思想家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拒斥,然后讨论他们用来界定自己革命立场的共产主义观念的含义。最后,对由共产主义观念的回归所引发的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做粗浅的讨论。笔者的观点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不是对立的,向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念的返回,可以重新赋予社会主义概念中被淡化的激进内涵,把它从激进思想家激烈批判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同时也为社会主义自身的完善提供规范的指导和实践的动力。
汪行福
关键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