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231 被引量:330H指数:7
相关作者:石了英季琴董馨孙琪申家仁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中文系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9篇文学
  • 40篇语言文字
  • 27篇文化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10篇哲学宗教
  • 9篇艺术
  • 5篇经济管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社会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8篇文学
  • 18篇文化
  • 18篇小说
  • 11篇诗学
  • 10篇艺术
  • 10篇美学
  • 10篇教学
  • 10篇汉语
  • 7篇叙事
  • 7篇审美
  • 7篇诗歌
  • 7篇里耶
  • 7篇格里耶
  • 6篇散曲
  • 6篇岭南
  • 6篇国文
  • 5篇学史
  • 5篇艺术精神
  • 5篇语文
  • 4篇遗民

机构

  • 213篇佛山科学技术...
  • 7篇暨南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佛山职业技术...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徐州空军学院
  • 1篇中共广州市委...

作者

  • 20篇季琴
  • 18篇孙琪
  • 17篇陈恩维
  • 13篇万伟成
  • 13篇姚朝文
  • 12篇周日安
  • 12篇李婵娟
  • 9篇张唯嘉
  • 9篇莫运平
  • 9篇巫小黎
  • 9篇蒋书红
  • 9篇董馨
  • 7篇崔向荣
  • 6篇许结玲
  • 5篇石了英
  • 5篇田欣欣
  • 5篇吴晴萍
  • 5篇李自国
  • 4篇文春梅
  • 4篇赵义山

传媒

  • 92篇佛山科学技术...
  • 6篇文教资料
  • 5篇中国韵文学刊
  • 4篇学术研究
  • 4篇汉字文化
  • 3篇戏剧文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探求
  • 3篇韶关学院学报
  • 3篇现代语文(下...
  • 2篇佳木斯大学社...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语文建设
  • 2篇求索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暨南学报(哲...
  • 2篇语言研究
  • 2篇华文文学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学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15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25篇2009
  • 22篇2008
  • 19篇2007
  • 17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外新儒学对中国生态美学的启示——以杜维明的孟子解读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杜维明通过对孟子修身观念的诠释,意欲接着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往下讲,发现其中所蕴涵的生态美学精神,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美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即生态美学。杜维明的新见解应该引起如今生态美学研究者的注意。
孙琪
关键词:新儒学生态美学
《庄子》字数考证被引量:2
2004年
文章通过考证《庄子》版本、篇章内容在历史上的变迁,指出《庄子》"十余万言",系指五十二篇古本《庄子》而言,而今本三十三篇本《庄子》不过65000字左右。
蒋书红
关键词:《庄子》字数今本
中国文学在北美生存境遇中的五个问题——兼答澳大利亚华人作家欧阳昱
2010年
海外华人创作的华文作品实际上连居住国主流社会都难以进入,外国人用中文书写的难度大于中国人用英文书写的难度。汉语书面语言艰深,繁简体及其多种体式为互联网传播带来不便。海外华人重视子女受教育,自己却不肯读书受教育。障碍不仅在"语言翻译关",更在于民情、民族观念差距甚大。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扩张的潜能,至少从理论意义上看,远在英语文学之上。
姚朝文
关键词:汉语文学文化差异
中和:通向现代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
2014年
和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和范畴研究开始活跃,研究者多将其作为儒家理论进行论述,出现中西比较研究视角,即将中和与古希腊和谐思想作平行比较;90年代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角度和新方法,伴随着新的尝试,亦出现了不少误读;新世纪以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展,而且出现了突破,即强调道家在中和理念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反思中和范畴研究史,对儒、道中和思维的并列研究和现代语境中的"中和"范畴研究这两方面都有可继续开拓的广大空间。
孙琪
关键词:古典美学范畴
他者的建构与消解——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
2015年
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尔尼埃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对笛福《鲁滨孙历险记》的颠覆性改写。笛福着意于将鲁滨孙变成一个成功的"征服者",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但图尔尼埃却将鲁滨孙塑造成一个追寻自我的现代人。非人格化的地理他者(希望岛)和人格化的种族他者(礼拜五)在鲁滨孙的自我建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鲁滨孙最终摆脱了社会人性的困惑蜕变为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人,而荒岛也因为提供了一种乌托邦式生活的可能性从而具备了乌托邦的特质。
吴晴萍
关键词:鲁滨孙自我他者
名名组合的语义折叠与受事域外化
2010年
陈述变复杂指称,是语义由线而点的折叠过程,叫语义折叠,它是陈述降级后在一个更大陈述中充当指称的语义运动形式,具有去时间化、凝固化、模糊化等特征。动语变定语,要通过语音、语序(如受事域外化)、虚词等手段,割断动词与宾语的句法配价联系,删除动词的动态、体貌、重叠等时间性特征。缩短黏着语素的辖域以增强短语的生成与组合能力,是受事域外化的原动力。主谓是陈述的原型结构,动宾是陈述的边缘结构,定中是指称的原型结构;指称形式的内部语序,遵循定中优先的原则。
周日安
关键词:名名组合
新小说的美学策略:空缺被引量:1
2001年
法国新小说理论家格里耶提出 ,语言与现实的矛盾决定了新小说应该采用“空缺”这一美学策略。要实现这一策略 ,文学家必须尽可能地排除给定观念 ,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战术 ,预设出文本意义、人物和情节的空缺。“空缺论”以其艺术见解的新颖独特、思维方式的自由开放 ,丰富了 2
张唯嘉
关键词:情节空缺格里耶新小说美学小说理论
《亦报》连载小说:东方蝃蝀的《双城故事》——《亦报》研究之二
2010年
东方蝃蝀的小说《双城故事》,写于1952年,《亦报》分75次连载,发表时署名"唐优"。此为1949年政权易帜后,作者在新的文学环境下应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在于,为重绘195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版图,研究20世纪中期中国文学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个案。重识《双城故事》将丰富既有的文学史叙述。
巫小黎
裴奈罗珮和朱丽叶爱情之比较
2010年
从对《奥德赛》中的裴奈罗珮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两位女性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女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爱情观念的变化以及她们所承担的文化内涵的变迁。
莫运平
关键词:爱情
“乃父”究竟是谁的父亲
2009年
"乃父"究竟是指谁的父亲,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来确定。它既可能是指"你(们)的父亲",也可能是指"他(们)的父亲"或"她(们)的父亲",还有可能是指"我(们)的父亲"。因为"乃"作人称代词时,是灵活多变的,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还可以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而"乃"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常常被忽略。
蒋书红
关键词:人称代词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