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153 被引量:7,590H指数:36
相关作者:汪芳安张寒俊吴波潘从道刘启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20篇期刊文章
  • 12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7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7篇农业科学
  • 108篇化学工程
  • 75篇医药卫生
  • 73篇生物学
  • 37篇理学
  • 19篇经济管理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机械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4篇食品
  • 46篇淀粉
  • 42篇营养
  • 41篇色谱
  • 40篇蛋白
  • 37篇油脂
  • 37篇纯化
  • 34篇相色谱
  • 32篇抗氧化
  • 32篇活性
  • 30篇燕麦
  • 30篇小麦
  • 30篇高效液相
  • 29篇液相色谱
  • 29篇膳食
  • 29篇膳食纤维
  • 29篇响应面
  • 27篇酶解
  • 27篇高效液相色谱
  • 27篇发酵

机构

  • 1,147篇武汉工业学院
  • 70篇华中农业大学
  • 4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5篇江南大学
  • 1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5篇湖北省农业科...
  • 12篇安琪酵母股份...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湖北百信食品...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央储备粮武...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5篇武汉大学
  • 5篇山东轻工业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随州中科生物...
  • 5篇国家食品安全...
  • 5篇湖北李时珍保...
  • 5篇宜城市天鑫油...

作者

  • 94篇何东平
  • 84篇王海滨
  • 80篇王宏勋
  • 55篇刘大川
  • 55篇黄泽元
  • 50篇宫智勇
  • 48篇谢令德
  • 47篇丁文平
  • 44篇刘良忠
  • 44篇齐玉堂
  • 42篇汪芳安
  • 40篇张维农
  • 38篇陈季旺
  • 38篇汪海波
  • 36篇王学东
  • 34篇李庆龙
  • 33篇胡传荣
  • 33篇夏文水
  • 30篇刘章武
  • 25篇伍金娥

传媒

  • 178篇武汉工业学院...
  • 124篇食品科学
  • 68篇中国油脂
  • 55篇食品科技
  • 45篇粮油加工
  • 38篇粮食与饲料工...
  • 35篇食品工业科技
  • 29篇中国酿造
  • 25篇粮食科技与经...
  • 24篇农业机械
  • 20篇农业工程学报
  • 18篇肉类工业
  • 17篇中国粮油学报
  • 16篇食品工业
  • 15篇粮油加工与食...
  • 15篇粮食加工
  • 13篇食品研究与开...
  • 11篇粮食与食品工...
  • 10篇中国食物与营...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4
  • 78篇2013
  • 158篇2012
  • 137篇2011
  • 93篇2010
  • 105篇2009
  • 121篇2008
  • 118篇2007
  • 68篇2006
  • 84篇2005
  • 54篇2004
  • 34篇2003
  • 38篇2002
  • 35篇2001
  • 11篇2000
  • 10篇1999
1,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红曲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红曲粉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曲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实验表明:在乙醇浓度为58.5%、提取时间为75.7min、提取温度为70℃、提取pH为4.3时,红曲色素提取率最高,为87.34%。同时考虑光照、温度、加热时间、pH、金属离子、防腐剂、酸度调节剂、护色剂、抗氧化剂等因子的影响作用,对红曲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和Fe^(3+)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而山梨酸钾、苯甲酸、柠檬酸和KNO_3对红曲色素有护色作用。
雷恒汪芳安李永丽王红磊姚继承
关键词:红曲色素响应面法稳定性
寇氏隐甲藻不同破壁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寇氏隐甲藻是海洋微藻的一种,在寇氏隐甲藻的细胞油脂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高达30%~50%。但长期以来,因为微藻的细胞壁很难破碎,导致油脂的提取率不高。运用超声波法、生物酶法,反复冻溶法等方法,对寇氏隐甲藻进行了破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都对寇氏隐甲藻都具有一定的破壁作用,破壁后油脂的提取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把酶法破壁和超声波法破壁结合起来,在酶解5 h后,再超声波1 h,破壁率可高达91.7%,油脂提取率提高了21.7%,破壁效果更为理想。
姜剑锋赵丽芹陈涛何东平
关键词:寇氏隐甲藻二十二碳六烯酸破壁
大学生营养状况与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调查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体质指数(BMI)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用描述性统计及x2检验评价大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和饮食行为情况,为学校建立适合大学生的膳食模式,提高其营养水平提供依据。
潘子儒黄万琪
关键词:大学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饮食行为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茶籽粕中的茶皂素
茶皂素又称茶皂甙、茶皂苷、茶皂角甙,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皂素的统称,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甙的混合物,其结构主要由配基、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型天然表...
龚任张海龙张维农胡志雄齐玉堂
关键词:茶皂素
热杀菌对速冻木瓜果肉果汁感官特性、Vc含量及菌落总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实验设计采用60—80℃热水浴经5—30 min处理软包装的木瓜果肉果汁后再速冻至产品中心温度达-18℃,然后解冻测定产品的感官特性、Vc含量及菌落总数,以寻找对速冻木瓜果肉果汁的热杀菌的最佳温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杀菌温度的升高,饮品中菌落总数和Vc的含量逐步下降;当热杀菌温度为75℃、处理25 min时,对抑制菌落总数增长有良好的效果,且能保证速冻木瓜果肉果汁具有良好的口感。
吴逸华王海滨
关键词:热杀菌菌落总数
壳聚糖对小麦粉及其制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壳聚糖对小麦粉面筋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条蒸煮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够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使面团的吸水率明显增加,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面团的拉伸阻力增加,延伸性降低。添加量为0.8%时,改善效果最明显。同时,添加壳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面条的硬度、韧性,添加量为0.5%左右时,面条的硬度和韧性达到较好的平衡状态,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面条较硬,韧性较差。
王月慧吴良平蒋爽夏文水
关键词:壳聚糖小麦粉面筋面团流变学特性
冷鲜猪后腿肉丝中热杀索丝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冷鲜后腿肉丝为研究对象,应用SAS软件拟合0~20℃条件下热杀索丝菌的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ompertz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热杀索丝菌的生长,得到的热杀索丝菌一级生长预测模型R2值均在0.99以上;利用平方根模型描述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期的关系,得到热杀索丝菌二级生长预测模型R2分别为0.9769和0.9153,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初步说明模型能有效地预测0~20℃冷鲜后腿肉丝中热杀索丝菌的生长。
熊丹萍刘超群王宏勋
玉米膨化饼的研制被引量:4
2005年
采用湿粉糊化法的加工工艺,生产玉米膨化饼,研究了其工艺参数。最佳工艺配方为玉米粉:糯米粉=1:1,湿粉糊化20min,采用二次干燥的方法制成干料,经180℃油炸膨化,可得到口感松脆,品质佳的玉米膨化饼。
王尚玉舒静龙萍代晓红
关键词:工艺参数
壳聚糖固定化酶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7年
介绍壳聚糖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3种主要情况:壳聚糖直接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衍生物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与其他物质共同作为固定化酶载体。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固定化酶具有酶活性高、回收率高和耐贮藏等特点。指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固定化酶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夏文水谭丽
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固定化酶
米酒清液发酵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糯米糖化后分离后的米酒清液为原液,加入活化后的黄酒干活性酵母,制备低酒度黄酒。采用先糖化后发酵的方法,清液加水比为1:2.5,25℃发酵为5d~6d时,酒精度≥8.0%vol,氨基酸态氮含量0.05%~0.11%,氨基酸含量0.20%~0.30%,还原糖含量1.30g/L~3.0g/L,总酸度3.0%~3.6%,pH值3.0左右,产品为干黄酒。
熊杜明彭光华刘良忠高俊军
关键词:米酒清液发酵
共1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