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作品数:2,274 被引量:4,264H指数:21
相关作者:李为民王琳徐彭寿何多慧韦世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56篇期刊文章
  • 40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1篇理学
  • 765篇核科学技术
  • 255篇机械工程
  • 244篇电子电信
  • 1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3篇电气工程
  • 103篇自动化与计算...
  • 78篇化学工程
  • 64篇医药卫生
  • 46篇动力工程及工...
  • 4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生物学
  • 14篇天文地球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3篇农业科学
  • 9篇冶金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1篇光源
  • 146篇合肥光源
  • 141篇储存环
  • 133篇加速器
  • 109篇束流
  • 103篇电离
  • 85篇光学
  • 81篇光电离
  • 75篇光谱
  • 73篇衍射
  • 65篇聚变
  • 65篇激光
  • 64篇质谱
  • 56篇发光
  • 51篇英文
  • 51篇软X射线
  • 51篇光束
  • 51篇光栅
  • 49篇刻蚀
  • 46篇束线

机构

  • 2,259篇中国科学技术...
  • 226篇中国科学院等...
  • 224篇中国科学院
  • 52篇合肥工业大学
  • 43篇中国工程物理...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3篇复旦大学
  • 23篇天津大学
  • 22篇同济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上...
  • 20篇清华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上...
  • 16篇安徽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近...
  • 14篇安徽省精确放...
  • 13篇北京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四川大学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0篇孙葆根
  • 115篇李为民
  • 112篇盛六四
  • 98篇付绍军
  • 96篇洪义麟
  • 90篇徐彭寿
  • 84篇徐宏亮
  • 83篇何多慧
  • 79篇徐向东
  • 77篇王琳
  • 76篇吴宜灿
  • 74篇裴元吉
  • 72篇周洪军
  • 71篇韦世强
  • 70篇齐飞
  • 68篇田扬超
  • 67篇王筠华
  • 67篇刘祖平
  • 65篇刘功发
  • 60篇张国斌

传媒

  • 207篇强激光与粒子...
  • 180篇核技术
  • 144篇中国科学技术...
  • 96篇物理学报
  • 61篇原子能科学技...
  • 53篇高能物理与核...
  • 50篇核科学与工程
  • 46篇核电子学与探...
  • 43篇Chines...
  • 42篇光学精密工程
  • 42篇光学学报
  • 41篇真空科学与技...
  • 38篇物理化学学报
  • 33篇第五届反应堆...
  • 31篇真空科学与技...
  • 29篇科学通报
  • 28篇真空
  • 2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3篇发光学报
  • 22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24
  • 56篇2023
  • 55篇2022
  • 48篇2021
  • 30篇2020
  • 27篇2019
  • 54篇2018
  • 97篇2017
  • 100篇2016
  • 100篇2015
  • 89篇2014
  • 72篇2013
  • 111篇2012
  • 169篇2011
  • 116篇2010
  • 114篇2009
  • 97篇2008
  • 149篇2007
  • 123篇2006
  • 91篇2005
2,2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液态合金回路研究进展
在先进核能系统设计中,高温液态锂铅合金被设计为聚变堆液态锂铅包层氚增殖剂、冷却剂和中子倍增剂,而液态铅铋合金作为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的靶材和冷却剂。由于先进反应堆工作环境恶劣,高温液态合金在反应堆中流动将面临一...
朱志强黄群英高胜刘松林柏云清宋勇陈红丽徐敬尧张敏王改英黄善清刘静吕科峰陈云龙鲍国刚何梅生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液态合金DRAGONKYLIN
文献传递
电子束的轫致辐射生产^(123)I的理论计算被引量:1
2000年
对200MeV高能电子束在钨靶中作用的物理过程进行Monte—Carlo模拟,确定电子-光子转换靶(W)的最佳厚度为7—9mm。并给出^(124)Xe高压气靶为3MPa,当照射3h,在最佳回收时间5.26h回收氙气,可获得123I的活度约5.92MBq。
孙腊珍许炳裴元吉李裕熊
关键词:光核反应轫致辐射
肿瘤发展过程中卟啉代谢的特点及其在肿瘤诊断上的意义被引量:39
1995年
生命活动是生物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人体发生了疾病会对人体物质的代谢与调节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人体生物物质代谢的观察可以实行疾病的诊断.早在20年代就有人在这方面探讨恶性肿瘤的诊断.1930年Warlurg的经典研究已证实肿瘤组织的糖代谢具有酵解加强的特点,直到60年代许多科学工作者企图从有关酶系代谢改变来阐明这一代谢特点,从中探讨恶性肿瘤生长规律与可供诊断应用的“肿瘤标记酶”.1983年日本西坂刚等人用激光照射到结肠癌摘出组织上,观察到红色的特异荧光.
孟继武侯尚公张新夷张新夷西坂刚徐叙瑢大仓一郎张新夷徐叙瑢
关键词:卟啉代谢血清肿瘤
一种跟踪和聚光的全新理论——陈应天在太阳能利用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被引量:14
2006年
陈应天教授不久前提出的跟踪聚光理论已经引起我国国家领导部门和世界范围内专家的重视.为回答对该理论的普遍存在的疑问,从光学的基本知识出发,尽量深入浅出地讨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如:自主创新的自旋+仰角跟踪方式,行+列驱动从镜聚光及其精度不等的不同模式,并评述该理论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刘祖平
关键词:太阳能聚光自旋仰角像差像散
关于光学速调管长波长辐射的分析
本研究由波荡器渡越辐射公式和电子通过wiggler边界产生的长波长辐射公式,解析给出了电子通过光学速调管时产生的长波长辐射公式.根据基本的电动力学公式数值计算出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光学速调管的长波辐射,并将其结果与解析公式的...
李煜辉贾启卡
关键词:光学速调管
文献传递
贝叶斯反卷积在EAST电荷交换复合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诊断(Charge eXchange Recombination Spectroscopic diagnostic,CXRS)是核聚变装置上测量杂质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的常规诊断方法。但是在实验中,马克内的...
江堤李颖颖尹相辉符佳吕波徐国盛高翔
关键词:光谱分析
FePc与TiO_2(110)及C_(60)界面电子结构研究
2012年
基于C_(60)受体和有机分子给体的太阳能电池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子能谱(SRUPS)技术研究了酞菁铁(FePc)与TiO_2(110)及C_(60)的界面电子结构,以及FePc与C_(60)分子混合薄膜的电子结构.SRUPS价带谱显示,FePc沉积在化学计量比与还原态两种不同的TiO_2(110)表面时,FePc分子的HOMO能级均随FePc厚度的变化发生了移动,而在化学计量比的TiO_2(110)表面位移较大,同时发生界面能带弯曲,说明存在从有机层向衬底的电子转移.在FePc/C_(60)和C_(60)/FePc界面形成过程中,FePc与C_(60)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位移大小基本相同.由界面能级排列发现,在FePc与C_(60)的混合薄膜中,FePc分子的HOMO与C_(60)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差较大,这有利于提高器件开路电压,改善器件性能.
万力曹亮张文华韩玉岩陈铁锌刘凌云郭盼盼冯金勇徐法强
光谱法和取样分析法在燃烧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介绍了燃烧诊断学中常用的非接触光谱诊断和取样诊断方法。光谱方法包含红外吸收光谱、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和非线性光谱方法(如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等),可以测量燃烧体系的温度场、浓度场和速度场信息,可用于研究燃烧基元反应动力学,燃料的热解和氧化,层流火焰结构及湍流火焰的成像。而通过分子束取样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检测方法可以获得更全面更灵敏的诊断信息,特别是活泼的燃烧中间体的浓度信息,为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和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刘训臣李玉阳周忠岳王毓齐飞
关键词:燃烧诊断吸收光谱激光诱导荧光
动网格技术在板状燃料组件流道阻塞事故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精确地研究各流道之间冷却剂不能相互交混的板状燃料组件中局部流道阻塞的瞬态效应,利用ANSYS FLUENT 12.1中的动网格功能,对板状燃料组件入口发生95%堵塞时堵塞薄面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到流道入口并发生堵塞的工况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网格技术在模拟流道阻塞事故上是方便可行的,而且在可以预期的堵塞薄面运动速度范围内,选择上腔室冷却剂的平均速度作为堵塞薄面的移动速度即可满足计算的要求。
董化平樊文远郭赟
关键词:CFD动网格
储存环聚焦结构设计中的比例定律
1997年
阐述并证明了储存环聚焦结构设计中的比例定律.即储存环的尺寸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时,可以保持工作点和束流发射度不变;但储存环的能量改变时,其束流发射度将会随能量的平方变化.
金玉明
关键词:储存环同步加速器
共2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