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作品数:8,042 被引量:38,848H指数:57
相关作者:张贵才戴彩丽蒲春生葛际江王业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23篇期刊文章
  • 1,244篇会议论文
  • 23篇科技成果
  • 4篇标准
  • 1篇专利

领域

  • 6,129篇石油与天然气...
  • 500篇天文地球
  • 410篇理学
  • 331篇化学工程
  • 161篇文化科学
  • 1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2篇建筑科学
  • 9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5篇金属学及工艺
  • 61篇一般工业技术
  • 53篇矿业工程
  • 48篇机械工程
  • 4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2篇经济管理
  • 29篇动力工程及工...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水利工程
  • 14篇电子电信
  • 13篇电气工程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09篇钻井
  • 887篇油藏
  • 725篇油田
  • 521篇压裂
  • 450篇钻井液
  • 442篇数值模拟
  • 441篇值模拟
  • 431篇平井
  • 428篇水平井
  • 414篇采收率
  • 378篇低渗
  • 375篇稠油
  • 313篇驱油
  • 296篇储层
  • 275篇低渗透
  • 265篇提高采收率
  • 241篇页岩
  • 238篇渗流
  • 233篇地层
  • 212篇表面活性

机构

  • 7,69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19篇中国石油化工...
  • 64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75篇中国石油
  • 309篇中国石油大学...
  • 299篇中国石化
  • 196篇教育部
  • 149篇中国石化胜利...
  • 105篇中海油田服务...
  • 88篇西安石油大学
  • 83篇中海石油(中...
  • 77篇中海石油(中...
  • 56篇中国科学院
  • 54篇中国石油集团...
  • 51篇中国石油大学...
  • 50篇中国石油化工...
  • 47篇中国地质大学...
  • 46篇长江大学
  • 46篇西南石油大学
  • 31篇中海油研究总...

作者

  • 280篇姚军
  • 260篇邱正松
  • 232篇李兆敏
  • 230篇王瑞和
  • 229篇张贵才
  • 212篇葛际江
  • 207篇管志川
  • 177篇王业飞
  • 158篇孙宝江
  • 151篇曲占庆
  • 150篇赵福麟
  • 149篇蒲春生
  • 143篇戴彩丽
  • 140篇康万利
  • 130篇程远方
  • 129篇赵修太
  • 122篇黄维安
  • 117篇步玉环
  • 110篇吕开河
  • 109篇苏玉亮

传媒

  • 465篇石油大学学报...
  • 376篇石油钻探技术
  • 37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69篇油田化学
  • 26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38篇钻井液与完井...
  • 219篇石油钻采工艺
  • 204篇科学技术与工...
  • 179篇石油机械
  • 176篇断块油气田
  • 155篇石油学报
  • 152篇钻采工艺
  • 147篇西安石油大学...
  • 113篇天然气工业
  • 101篇石油天然气学...
  • 90篇应用化工
  • 83篇大庆石油地质...
  • 82篇西南石油大学...
  • 80篇石油矿场机械
  • 73篇内蒙古石油化...

年份

  • 9篇2024
  • 182篇2023
  • 291篇2022
  • 338篇2021
  • 335篇2020
  • 345篇2019
  • 328篇2018
  • 289篇2017
  • 286篇2016
  • 389篇2015
  • 400篇2014
  • 386篇2013
  • 456篇2012
  • 452篇2011
  • 406篇2010
  • 400篇2009
  • 356篇2008
  • 382篇2007
  • 338篇2006
  • 228篇2005
8,0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泡沫流体冲砂洗井技术研究
油层出砂是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对于疏松砂岩油藏,出砂是提高采油速度的主要障碍.砂岩油层中的砂粒随流体的产出被带
李兆敏董贤勇杨宪王渊王德新
关键词:泡沫流体石油工程冲砂洗井
文献传递
新井边际产量计算模型及参数影响程度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胜利油田已进入"三高"开发阶段的现状,为了尽可能避免油田开发中的低工作效率和低效投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根据胜利油田的实际生产资料,依据盈亏平衡原理,建立了新井边际产量的模型,分析了投资、成本等经济因素和时率、递减率等开发因素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相关的确定方法。该模型考虑了整装、断块、低渗透油藏和水平井的不同特点,对新井边际产量进行了测算验证,制作出了胜利油田新井边际产量图版。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证明其具有可操作性。
王滨
关键词:影响因素
泡沫油注气吞吐参数影响规律实验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冷采后期稠油油藏泡沫油现象逐渐消失,开发效果变差。从注气形成二次泡沫油的角度出发,以非常规实验与压力衰竭实验为依据,揭示泡沫油特性,分析各类泡沫油油藏模拟模型的适用性,系统评价注气吞吐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的可行性,研究注采工艺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泡沫油存在拟泡点压力,且随静止时间的减小而减小,泡沫油压缩系数在10~0.012MPa叫之间,高于常规原油。6组分泡沫油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对该类油藏的适用性最强。泡沫油油藏注气吞吐开发存在最佳的注气时机及焖井时间;增加注气速度、注气压力和采液速度有利于改善注气吞吐开发效果;出砂冷采及注气吞吐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加快溶解气及注入气向分散气的转化速度。
孙晓飞张艳玉张贤松李威威
关键词:泡沫油溶解气驱油藏数值模拟注气吞吐
变粘分流酸的破胶性能评价
2014年
制备了成胶酸,用清水、煤油、柴油对变粘分流酸的破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不添加破胶剂的前提下,成胶酸与清水的比例为1∶25时,酸液粘度小于5 mPa·s,已达到破胶要求,且破胶后的溶液澄清、无残渣,溶液的表、界面张力均明显降低,能够快速、彻底返排出地层,减少对地层的伤害;成胶酸与煤油或柴油的比例为1∶3时,酸液在温度为90℃和高速搅拌产生的较大剪切应力作用下也能破胶,煤油的破胶效果要比柴油好。清水破胶机理主要是由于清水的稀释作用,使得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低至不能满足胶束空间网状结构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体系粘度大大降低。烃类物质破胶是由于原油等烃类物质能够进入到乏酸空间网状结构的内部,使其分解为小的球状结构,从而实现破胶。
王彦玲徐超金家锋
关键词:表观粘度破胶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直井压裂渗流模型与实验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直井压裂技术开发低渗透稠油油藏在工程上表现出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基于渗流理论和水电模拟实验,建立了低渗透稠油油藏直井压裂后形成垂直裂缝的渗流模型。由于稠油在低渗地层中表现出非牛顿性,该公式进一步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有效运动边界和有效边界压力,建立针对径向流向椭圆流转变的渐变流模型,通过半缝长与供油半径比值判断渐变流模型中的径向流、椭圆流的临界边界。设计一种存在击穿电压的溶液用于电模拟实验,适用于模拟稠油的启动压力梯度,并对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的影响做了分析。
曲占庆周丽萍郭天魁肖雯李小龙许华儒
关键词:低渗稠油击穿电压启动压力梯度
井间示踪剂测试的数值模拟方法被引量:20
1997年
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维两相(油、水)四组分(油、水、分配性及非分配性示踪剂)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成计算机软件.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值分析,得到地层中任意时刻的压力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进而可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现场应用实例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出的地层参数的精度较为可靠.
李淑霞陈月明
关键词:示踪剂油田数值模拟
用荧光法分析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的缔合行为被引量:5
2010年
两亲聚合物(HAP)是一种新型聚合物驱油剂,针对大庆油田驱油用两亲聚合物HAP-570和HAP-1200,利用荧光探针考察其缔合行为。结果表明:随着HAP质量浓度增加,疏水基团之间的缔合性增强;两亲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临界聚集浓度cCAC值越小;NaCl质量浓度越大,cCAC值越小,且HAP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影响越显著;Na+对cCAC值的影响符合公式lgcCAC=A-Blgc0,其中B值反映Na+对cCAC值的影响程度;两亲聚合物增黏能力较强,且黏度-浓度曲线与荧光探针确定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cCAC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孟令伟康万利范海明蔚新艳吴晓燕
关键词:大庆油田两亲聚合物缔合行为荧光探针黏度
砂岩基质酸化中酸岩反应数学模型被引量:5
2012年
建立了砂岩基质酸化时酸液沿井筒径向流动以及关井反应的数学模型,考虑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酸岩反应规律,可以对酸化效果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沿井筒径向HF酸浓度下降很快,其作用范围只有0.4m左右;次生H2SiF6与HF的溶解能力相当,并且是HF的有益补充,0.4~0.9m范围内快速反应矿物的消耗主要是由H2SiF6溶解,增加了土酸的穿透深度;硅胶Si(OH)4沉淀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酸化结束后一定时间内残酸必须彻底返排,否则容易形成2次沉淀,影响酸化效果;地层温度越高HF酸消耗越快,有效作用距离越短,生成的硅胶Si(OH)4浓度越大;提高注酸速度有利于提高酸化穿透距离,解除地层深部伤害.
李松岩李兆敏李宾飞
关键词:砂岩基质酸化酸岩反应数学模型
水力裂缝内支撑剂输送沉降行为数值仿真被引量:11
2018年
研究支撑剂在裂缝内沉降运移规律对压裂施工设计及压裂井产能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利用Fluent商业软件对支撑剂在三维裂缝内的沉降运移情况进行数值仿真,模型考虑压裂液的湍流效应、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施工参数(排量、压裂液黏度和砂比)、支撑剂性质(支撑剂粒径、支撑剂密度)对砂堤形态影响,并对裂缝壁面粗糙度、注入位置、支撑剂分级注入及顶替液注入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排量、压裂液黏度、支撑剂密度、支撑剂粒径及压裂液注入位置等因素对支撑剂展布形态的影响较大;支撑剂分级注入有利于改善压裂施工效果;压裂施工时,需要警惕过度顶替带来的不利影响;尾注可以改善近井筒地带裂缝充填效果。
刘春亭李明忠郝丽华郭天魁
关键词:水力压裂支撑剂固液两相流
阳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的影响机制被引量:4
2020年
研究Na^+、Ca^2+、Mg^2+等阳离子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机制,考察不同离子质量浓度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利用凝胶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检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阳离子对聚合物分子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Na^+质量浓度高于5 g/L、Ca^2+和Mg^2+质量浓度高于0.4 g/L,聚合物黏度损失超过70%;外加阳离子条件下,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但均方回转半径降低;阳离子导致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阳离子与聚合物分子链内的带负电基团的静电吸引作用造成对聚合物分子链的压缩,从而使聚合物分子链卷曲、收缩。
杜春安汪卫东王增宝鲁效庆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卷曲
共7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