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作品数:4,469 被引量:28,748H指数:44
相关作者:赵国华钟耕刘雄童华荣曾凡坤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19篇期刊文章
  • 397篇会议论文
  • 8篇标准

领域

  • 3,36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92篇农业科学
  • 262篇医药卫生
  • 158篇化学工程
  • 148篇理学
  • 110篇生物学
  • 76篇文化科学
  • 75篇经济管理
  • 39篇一般工业技术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70篇食品
  • 245篇发酵
  • 209篇色谱
  • 209篇抗氧化
  • 203篇相色谱
  • 192篇活性
  • 183篇贮藏
  • 171篇淀粉
  • 161篇保鲜
  • 157篇蛋白
  • 132篇气相色谱
  • 129篇响应面
  • 122篇营养
  • 122篇香气
  • 115篇挥发性
  • 115篇风味
  • 106篇多酚
  • 102篇感官
  • 98篇肉制品
  • 92篇气相

机构

  • 4,424篇西南大学
  • 1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5篇重庆市农产品...
  • 69篇重庆第二师范...
  • 62篇渤海大学
  • 56篇西南民族大学
  • 32篇重庆市农业科...
  • 3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3篇中华全国供销...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9篇重庆三峡学院
  • 18篇重庆工商大学
  • 17篇合肥工业大学
  • 16篇重庆文理学院
  • 15篇宜宾学院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4篇教育部
  • 13篇国家林业和草...
  • 12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398篇李洪军
  • 310篇贺稚非
  • 294篇阚建全
  • 233篇赵国华
  • 196篇张宇昊
  • 169篇刘雄
  • 168篇曾凯芳
  • 168篇明建
  • 163篇钟耕
  • 160篇马良
  • 127篇丁晓雯
  • 118篇郑炯
  • 104篇张甫生
  • 103篇周才琼
  • 96篇索化夷
  • 90篇童华荣
  • 89篇尚永彪
  • 86篇邓丽莉
  • 78篇蒋和体
  • 77篇杜木英

传媒

  • 819篇食品科学
  • 670篇食品与发酵工...
  • 46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53篇肉类研究
  • 101篇食品与机械
  • 85篇粮食与油脂
  • 68篇中国食品添加...
  • 60篇中国粮油学报
  • 58篇食品研究与开...
  • 58篇肉类工业
  • 51篇中国调味品
  • 50篇中国食品学报
  • 50篇现代食品科技
  • 48篇西南大学学报...
  • 48篇食品与发酵科...
  • 47篇食品科技
  • 47篇西南师范大学...
  • 39篇食品工业
  • 36篇中国酿造
  • 36篇四川食品与发...

年份

  • 5篇2024
  • 152篇2023
  • 175篇2022
  • 121篇2021
  • 171篇2020
  • 249篇2019
  • 216篇2018
  • 281篇2017
  • 242篇2016
  • 257篇2015
  • 234篇2014
  • 278篇2013
  • 288篇2012
  • 414篇2011
  • 284篇2010
  • 299篇2009
  • 285篇2008
  • 268篇2007
  • 178篇2006
  • 27篇2005
4,4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精油在可食性抗菌膜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食性抗菌膜的种类和抑菌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化学成分、抑菌机理、植物精油对可食性抗菌膜性能的影响及其在食品保鲜上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植物精油应用在可食性抗菌膜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丹周才琼
关键词:保鲜植物精油
肾豆粉丝加工及粉丝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黔江肾豆淀粉为原料,研究了肾豆粉丝制备工艺及食用品质。以"滞后面积"为粉丝加工关键工艺"调粉团"评判指标,以"粉丝断条率和汤液透明度"为"冷冻"优化评判指标,得到肾豆粉丝制备优化工艺为:调芡糊[m(淀粉)∶m(水)=1∶10混合,在100℃沸水中糊化80 s]→调粉团(含水量40%,含芡量4%,加水温度50℃,保温温度50℃)→漏粉(沸水煮制8~13 s)→冷冻(4℃老化6 h,-2℃冷冻6 h)→干燥(40℃烘至水分含量约10%)→成品。以绿豆粉丝为对照,进一步研究了肾豆粉丝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结果显示:肾豆粉丝光洁透明、弹韧性好、煮沸损失小(断条率和煮沸损失率分别为(3.33±2.89)%和(1.94±0.20)%),蒸煮品质佳,与绿豆粉丝相似,但硬度偏大、弹性和剪切形变较绿豆粉丝高,感官评定总体可接受性不如绿豆粉丝,但肾豆淀粉仍然具有应用于粉丝生产的潜在价值。
朱丽娟刘淑贞谢月英周才琼
关键词:淀粉粉丝食用品质
酸碱度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研究了不同酸碱度条件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通过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变化对其机理进行初探。研究发现,随着pH逼近等电点范围,蛋白质内部芳香族氨基酸不断暴露,蛋白的三级结构展开,表面疏水性不断变大,使得蛋白质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变化引起蛋白质溶解度下降,并且伴随着乳化活性减小以及乳化稳定性的变化。同时这种结构变化导致肌原纤维蛋白流变学特性的变化,pH值减小导致剪切应力变小,并且在近等电点时,剪切应力存在明显变化。随着pH值不断减小,肌源性蛋白凝胶硬度不断增大,并且在近等电点时变小;同时凝胶保水性不断下降,而凝胶白度不断增大。
周心雅贺稚非李洪军李洪军
关键词:兔肉肌原纤维蛋白功能性质
鸽肉制品的研究开发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鸽肉具有很好的药用及保健作用,近年来倍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本文对鸽肉制品的开发方面进行探讨,并着重对鸽肉水解液及鸽肉超微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方面进行研究。
陈丽华向洋曹明菊
关键词:药膳食品
铁蛋白纳米笼分子装载途径及食品活性物质递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铁蛋白(ferrit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多亚基笼形结构蛋白,具有调节体内铁代谢平衡的功能,同时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因各种环境胁迫而导致的细胞氧化损伤。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铁蛋白独特的纳米笼形结构以及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蛋白质纳米载体材料。文章对铁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简要阐述,介绍了铁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总结了铁蛋白装载外源性小分子的基本途径:基于可逆组装特性的分子装载途径和基于环境响应的通道"门控"特性的分子装载途径;并综述了铁蛋白作为纳米载体在食品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铁蛋白纳米载体的开发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陈海马良戴宏杰付余王洪霞张宇昊
关键词:铁蛋白分子结构生物活性物质食品领域
甘油添加量对兔皮明胶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以兔皮明胶为原料制备明胶膜,通过测定不同甘油添加量明胶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亚基组成及结构,明确了甘油添加量对明胶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添加量对明胶膜厚度无显著性影响,而水蒸气透过率随甘油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甘油添加量达22%(以明胶质量计,m/m)时,明胶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显著增加(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显示甘油并没有导致明胶分子的降解和聚集,膜内结构较稳定,并且当甘油添加量为30%时,膜的谱带强度增加,明胶膜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甘油添加量增加,酰胺A带吸收峰逐渐向低波数移动(3 446.9~3 398.9 cm^(-1)),说明甘油分子进入到膜基质,与明胶分子侧链的N—H基团相互反应形成氢键;酰胺Ⅰ带曲线拟合结果表明随甘油添加量的增加,膜内无规卷曲含量逐渐减少,而三螺旋结构含量逐渐增加,说明甘油的添加可促进明胶膜形成更有序的空间结构,进而提升明胶膜的成膜性能和力学性能。
杨晖马良韩霜黄丹丹张宇昊
关键词:兔皮甘油
胶原蛋白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41
2006年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皮肤、血管壁弹性,保持毛发、指甲柔软亮泽,提高软骨的润滑性等都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胶原蛋白的基本特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食品、医疗、化妆品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李小勇李洪军杜红霞穆莎茉莉
关键词:胶原蛋白健康
苦丁茶叶中生物类黄酮及芦丁含量的测定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紫茎女贞芽叶、老叶、粗壮女贞芽叶、老叶生物类黄酮含量分别为:(2.67±0.23)%、(2.08±0.21)%、(3.15±0.18)%、(2.78±0.2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2种川产苦丁茶芦丁含量分别为:紫茎女贞芽叶、老叶分别为(0.118±0.011)%,(0.083±0.012)%,粗壮女贞芽叶、老叶(0.082±0.012)%(,0.065±0.008)%。2种川产苦丁茶中生物类黄酮含量丰富,可作为提取生物类黄酮的原料;芦丁含量很低,仅为生物类黄酮的2.3%~4.4%。
尹礼国魏琴吴同罗华锋李兰钟耕
关键词:苦丁茶粗壮女贞生物类黄酮芦丁HPLC
综合性大学中学科建设的探讨
2011年
学科是高校系科专业的核心,学科水平是衡量综合性大学总体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学科建设是综合性大学建设之焦点,文中系统地讨论了学科建设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分析了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梯队"、"学科方向"、"研究平台"和"国际化"等要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策略。
李洪军曾凯芳贺稚非王亨洪唐军周芳
关键词:学科建设
乙醇熏蒸对红薯尖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为延长采后红薯尖在贮藏及物流运输中的保鲜期,室温下分别用20、50、100μL/L的乙醇对红薯尖熏蒸3h,通风1h,最后装于聚乙烯包装袋中,于4℃下贮藏,从活性氧代谢、细胞膜完整性及色泽感官等方面研究薯尖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0μL/L组能有效抑制红薯尖的呼吸强度并延缓腐烂指数的上升,减缓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上升,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提高感官评分方面效果显著。贮藏至第12天,感官评分仍能达4.6分(5分制),腐烂指数仅为5.23%,显著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组。而20μL/L组保鲜效果略逊于50μL/L组,100μL/L组则会加速红薯尖的腐烂衰老。该研究可为红薯尖的贮运保鲜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绿色保鲜技术。
肖婷肖婷罗鸿匡世瑶罗鸿
关键词:保鲜活性氧
共4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