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科技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作品数:137 被引量:505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文斌沈小林周丽娅周飞孟浩鹏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艺术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织物
  • 20篇服装
  • 13篇纤维
  • 11篇羊毛
  • 11篇服饰
  • 11篇服装设计
  • 10篇苎麻
  • 10篇纺纱
  • 9篇艺术
  • 8篇纺织
  • 7篇针织
  • 5篇数学模型
  • 5篇土家族
  • 5篇文化
  • 5篇毛纱
  • 4篇整理剂
  • 4篇纱线
  • 4篇审美
  • 4篇细纱
  • 4篇面料

机构

  • 137篇武汉科技学院
  • 12篇东华大学
  • 6篇西安工程科技...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五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南通纺织职业...
  • 1篇珠海出入境检...
  • 1篇湖北武大有机...

作者

  • 31篇徐卫林
  • 11篇叶汶祥
  • 10篇齐志家
  • 9篇古怡
  • 8篇黄翠蓉
  • 6篇李文斌
  • 6篇周丽娅
  • 6篇王小雷
  • 6篇张尚勇
  • 5篇陈继红
  • 5篇李建强
  • 4篇于伟东
  • 4篇何瑶
  • 4篇张一鸣
  • 4篇吴清萍
  • 4篇周飞
  • 4篇杨卓鸿
  • 4篇黄年华
  • 4篇崔卫钢
  • 4篇王金秀

传媒

  • 59篇武汉科技学院...
  • 11篇毛纺科技
  • 3篇产业用纺织品
  • 3篇针织工业
  • 3篇武汉纺织工学...
  • 3篇丝绸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纺织学报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胶体与聚合物
  • 2篇现代纺织技术
  • 2篇服装科技
  • 2篇艺术百家
  • 1篇纺织导报
  • 1篇福建轻纺
  • 1篇郑州纺织工学...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美术观察
  • 1篇装饰
  • 1篇化学试剂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15篇2005
  • 30篇2004
  • 22篇2003
  • 18篇2002
  • 16篇2001
  • 10篇2000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粗细强弱捻混合纱的开发
2008年
基于粗细强弱捻混合纱的开发实践,简要介绍了其模型及纺制设备与原理;制订合理的纺纱工艺;测试了纱线强伸性能、实际粗细比、实际捻度比,并与设计粗细比、设计捻度比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且着重探讨了产生原因;指出了开发此纱线品种的关键技术及生产难点;对其应用前景及进一步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展望。
叶汶祥王宝根
关键词:纺纱工艺
关于服饰认知的心理因素被引量:1
2004年
刘志家
关键词:心理学服饰研究社会情境
男西服领领口宽和领座底线上翘度确定方法被引量:2
2001年
主要针对结构设计中的实际采寸随意性大的问题 ,从男西服领领口宽和领座底线上翘度的确定方法入手 ,找寻它们的采寸依据 ,意在提起人们对服装结构设计的细腻。
古怡
关键词:服装设计
包芯带子线的纺制及其性能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介绍了包芯带子线的纺制设备与纺制原理,指出了包芯带子线对芯纱、皮纱性能的要求,叙述了导纱钩及针的位置、退绕张力和卷绕张力对纺制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针筒转速、环锭转速、卷绕罗拉转速对包芯带子线捻度、皮纱圈高、断裂强力等主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纺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佳的纺线工艺,所纺的包芯带子线强度较好,手感柔软,包覆密度适中,纺线过程顺利。
叶汶祥徐卫林陈小燕
纺织面料快干性能测试方法探究
2008年
设计了一种纺织面料快干性能测试方法,对不同材料、不同组织结构的纺织面料进行测试,研究它们的放湿规律,并且通过自制的测温系统测出了纺织面料表面放湿时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阐述了织物放湿时的回潮率与织物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李文斌徐卫林崔卫刚
关键词:纺织面料蒸发回潮率
羊毛中空纱的纺制新技术及其针织产品的开发
所述毛中空纱是通过利用 Sirofil 纺纱技术复合高支水溶性维纶(90℃热水中可溶)纺成的羊毛/维纶双组份纱。这种纱的特点是将其构成的针织物经整理溶去水溶性 PVA 后会在纱线内层留有较大的孔隙。介绍了中空纱的纺纱工艺...
张尚勇陈明珍高满楚
关键词:中空纱赛络菲尔纺维纶短袜
文献传递
从冕服的发生看古代服饰理想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对冕服这一服饰形象发生的逻辑追溯 ,对冕服所代表的古代服饰审美理想的观念基础及其特征作出新的解读。冕服实际上是从原始仪式中纹身之人 (巫 )发展的理性终端———由神性到理性化的定型。服饰伦理的突出是理性化的具体体现 ,而在这种服饰理性之光照耀下的服饰形象 ,流露的则是一种宽大、平面。
齐志家
关键词:冕服审美理想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对聚酰胺6热降解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用热失重(TGA和D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热分析手段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对PA6热降解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本质。结果表明,MC降低了PA6的热稳定性,改变了PA6的热降解途径,促进了PA6的分解。MC分解形成的三聚氰胺可进一步凝缩成热稳定性较高的三嗪类物质,此物质在凝缩相中也具有一定的阻燃作用。而MC主要以吸热的方式在凝缩相分解区和气相反应区发挥阻燃作用。
黄年华王建祺
关键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聚酰胺6热降解热降解行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阻燃作用热降解性能
LiI-Urea二元离子液体基电解质导电性能研究
2011年
简单配位合成LiI-Urea二元离子液体并向其中添加第三组分I_2得到二元离子液体基电解质。采用FITR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及电解质的组成。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了电解质中I_3^-的极限电流密度,以此计算得到I_3^-的扩散系数。测试了电解质的电导率,探讨了电解质的组成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iI/Urea的配比影响两组分之间的络合作用,从而影响I_3^-的扩散系数及电解质的电导率。室温下,两组分的摩尔比为n(LiI/Urea)=0.225时,I_3^-的扩散系数为2.29×10^(-6)cm^2·s^(-1),电导率达到2.63×10^(-3)S·cm^(-1),满足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实用要求。
梁桂杰徐卫林许杰李文斌沈小林姚穆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离子液体电导率
纤维素酶在苎麻针织物后整理加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1年
分析了苎麻针织物产生刺痒感的原因 ;并将裕中牌水洗酵素应用到苎麻针织物后整理中 ,探讨了该纤维素酶用于苎麻针织物酶处理时的合理工艺及其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该纤维素酶可以改善苎麻针织物的手感、柔软性及刺痒感 ,提高其服用性能 ;在苎麻织物后整理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明珍陆必泰周莉
关键词:纤维素酶苎麻针织物后整理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