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作品数:6,201 被引量:16,984H指数:35
相关作者:王璐靳向煜汪军张佩华李毓陵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78篇期刊文章
  • 888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1篇专利

领域

  • 4,3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04篇化学工程
  • 5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6篇医药卫生
  • 158篇文化科学
  • 146篇经济管理
  • 13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8篇理学
  • 55篇建筑科学
  • 5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2篇历史地理
  • 44篇农业科学
  • 31篇艺术
  • 29篇机械工程
  • 27篇电子电信
  • 27篇电气工程
  • 2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生物学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178篇织物
  • 1,134篇纤维
  • 582篇纺织
  • 452篇针织
  • 412篇复合材料
  • 412篇复合材
  • 404篇织造
  • 344篇纺纱
  • 344篇非织造
  • 276篇纳米
  • 273篇织品
  • 264篇性能研究
  • 261篇纺织品
  • 260篇针织物
  • 227篇纱线
  • 221篇力学性能
  • 221篇力学性
  • 208篇混纺
  • 199篇非织造布
  • 198篇电纺

机构

  • 6,169篇东华大学
  • 168篇教育部
  • 84篇中国人民解放...
  • 57篇上海出入境检...
  • 53篇江南大学
  • 53篇武汉科技学院
  • 53篇上海工程技术...
  • 52篇青岛大学
  • 47篇嘉兴学院
  • 46篇武汉纺织大学
  • 46篇上海三枪(集...
  • 45篇河南工程学院
  • 45篇南通大学
  • 45篇中原工学院
  • 42篇新疆大学
  • 41篇西安工程大学
  • 41篇苏州大学
  • 36篇浙江理工大学
  • 35篇香港理工大学
  • 35篇无锡百和织造...

作者

  • 296篇于伟东
  • 254篇王璐
  • 249篇俞建勇
  • 243篇郁崇文
  • 217篇张佩华
  • 205篇陈南梁
  • 203篇程隆棣
  • 196篇王府梅
  • 191篇靳向煜
  • 172篇汪军
  • 160篇王善元
  • 129篇李毓陵
  • 123篇晏雄
  • 116篇李炜
  • 110篇薛文良
  • 109篇丁辛
  • 106篇徐广标
  • 105篇蒋金华
  • 103篇覃小红
  • 101篇邱夷平

传媒

  • 851篇东华大学学报...
  • 645篇纺织学报
  • 510篇产业用纺织品
  • 398篇上海纺织科技
  • 241篇国际纺织导报
  • 158篇毛纺科技
  • 147篇针织工业
  • 140篇纺织科技进展
  • 135篇纺织导报
  • 107篇丝绸
  • 101篇纺织科学与工...
  • 94篇玻璃钢/复合...
  • 69篇合成纤维
  • 61篇现代纺织技术
  • 57篇纺织服装教育
  • 44篇非织造布
  • 43篇纺织器材
  • 40篇纺织科学研究
  • 39篇中国纤检
  • 39篇西安工程大学...

年份

  • 11篇2024
  • 233篇2023
  • 241篇2022
  • 233篇2021
  • 242篇2020
  • 189篇2019
  • 229篇2018
  • 287篇2017
  • 285篇2016
  • 285篇2015
  • 329篇2014
  • 287篇2013
  • 252篇2012
  • 270篇2011
  • 256篇2010
  • 388篇2009
  • 283篇2008
  • 276篇2007
  • 313篇2006
  • 352篇2005
6,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纤维刺扎人体皮肤的弯曲力学行为分析
伸出纺织品表面的短、粗纤维末梢是形成贴身纺织品针刺感的主要原因,通常以判定固定-铰接约束条件的弹性压杆稳定性的临界压力衡量纤维末梢诱发皮肤伤害性机械刺激感受器的可能性。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织物握持纤维末梢的强度、纤维末梢...
胡吉永王如彬丁辛杨旭东
关键词:皮肤纤维
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郭倩倩沈为曹春祥
关键词:聚酯纤维针织物起毛起球
海岛复合超细纤维针织仿麂皮面料的开发
2004年
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具有特殊的纤维组分和结构,可从功能上仿制仿麂皮织物,仿真效果极佳。文中介绍了利用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05dtex/48F海岛丝与3.3dtex/12F高收缩丝的交并丝为原料,在32G罗纹机上编织双罗纹组织的呢型风格纬编仿麂皮织物的生产工艺。其碱减量处理工艺为:烧碱波度11g/L,浴比:1:17,控制失重率约为23%。
过宁张佩华王启明
关键词:仿麂皮织物针织罗纹机纤维组分复合超细纤维
细特有光三叶涤纶丝的整浆工艺
2000年
分析了 56dtex有光三叶涤纶丝难以加工的原因 ,对该品种的整浆工艺进行了探讨 ,并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一些有关工艺的关键问题和解决办法。
陈廷
关键词:整经浆纱
新型立绒织物频率选择表面频响特征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究具有柔性特点的频率选择表面的频响特性,以导电纱线为结构单元材料,采用立绒纺织加工手段,制备U型立绒织物频率选择表面,并对样品进行透射系数测试与分析,研究频响特征的影响因素。单元结构尺寸、行距、绒毛高度、绒毛倾斜角度增加,样品的谐振频率均向低频移动;U型单元导电纱线绒毛密度增加,谐振频率向高频移动;单元底部总长度相同时,U型的个数几乎不影响织物的谐振频率,但随着相同U型单元的个数增加,谐振频率持续向低频移动;当镀银纤维作为结构单元材料时,其谐振处的峰值及带宽均较大,而结构更为规整的裸铜丝样品,其谐振峰则更加尖锐而陡峭。U型立绒织物对入射角具有稳定性,但受极化方式影响较大。
王亚静肖红程焕焕施楣梧王群唐章宏
关键词:频率选择表面影响因素频响特性
织物/指尖接触摩擦振动信号的时频联合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织物/指尖摩擦振动信号是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其在形成丰富的织物触觉质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织物/指尖摩擦振动信号,提出一种新的时频联合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基于时频联合分析,提取摩擦信号的频率-时间信息和能量-频率信息,实现对织物/指尖摩擦振动信号的时频局部分析.运用正弦组合信号对时频联合算法进行验证,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并将其从原始信号中分离.对表面形貌各异的4块织物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识别人体指纹信号并能提取织物的表面结构信号,满足信号压缩的需求.时频联合分析是对频谱分析的一种补充,为织物/指尖摩擦振动信号的特征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姜瑞涛胡吉永丁辛
关键词:时频分析频率信号纺织品
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纺轮新考被引量:3
2018年
以时间为发展脉络,对湖北地区的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阶段的纺轮进行了统计,在对其结构(形状、直径、厚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纺轮力学设计技术要点和纺纱质量需求分析了纺轮形状变化的原因,同时对湖北地区纺轮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纺轮的直径向3.0~4.9 cm集中,厚度向1.0 cm以下集中;在纺轮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设计技术要点所占比例不同导致了新形状的出现和旧形状的消失,是纺织手工业生产进步的体现;湖北各地区基本都有纺轮出土,且各地区出土纺轮直径分布也不尽相同。纺轮的分布多少能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饶崛饶崛
关键词:纺轮直径
图像处理测试织物导湿性能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索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来测试织物导湿性能的方法,以提高测试精度,并提出运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织物的润湿面积进行测量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谢梅娣王启明黄雅萍冯勋伟
关键词:织物性能图像处理灰度
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弹道冲击性能被引量:10
2006年
由高韧性、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制成的织物及其柔性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能力和较轻的重量,广泛应用于冲击发生的场合,如涡轮机叶片、机身保护、个体防护。研究表明,材料特性和材料的组成方式影响弹道冲击性能。回顾了影响织物及其复合材料弹道冲击特性的因素,特别是纤维束的材料特性、织物的结构、子弹的几何形状和速度、靶板的固定方式和弹体与靶板的摩擦力,对抗冲击性材料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练军顾伯洪王善元
关键词:弹道冲击织物柔性复合材料
绢丝/化纤长丝Sirofil复合纱扭转性能被引量:3
2007年
在自制纱线扭矩-捻度装置(扭力秤法)上对绢丝/锦纶长丝、绢丝/涤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的扭矩及其扭矩松弛行为进行测试分析,探讨其扭矩及其扭矩松弛率与复合纱纺纱捻度和纺纱间距间的关系,为这类仿丝型Sirofil复合纱的加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
黄莉茜张志龙王善元
关键词:SIROFIL复合纱绢丝化纤长丝扭矩
共6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