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9,384 被引量:35,957H指数:45
相关作者:周明凯王继辉陈文余家国朱教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882篇期刊文章
  • 1,419篇会议论文
  • 3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39篇化学工程
  • 1,7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03篇建筑科学
  • 1,283篇金属学及工艺
  • 930篇理学
  • 600篇电气工程
  • 53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80篇电子电信
  • 2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8篇机械工程
  • 16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0篇冶金工程
  • 116篇文化科学
  • 113篇医药卫生
  • 9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5篇天文地球
  • 43篇轻工技术与工...
  • 41篇石油与天然气...
  • 39篇生物学
  • 36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94篇混凝土
  • 573篇水泥
  • 570篇陶瓷
  • 543篇复合材料
  • 543篇复合材
  • 486篇纳米
  • 368篇电池
  • 360篇树脂
  • 349篇合金
  • 346篇改性
  • 342篇性能研究
  • 296篇力学性能
  • 296篇力学性
  • 287篇光纤
  • 263篇沥青
  • 244篇燃料电池
  • 230篇传感
  • 225篇催化
  • 211篇质子交换
  • 211篇质子交换膜

机构

  • 9,306篇武汉理工大学
  • 155篇华中科技大学
  • 91篇武汉大学
  • 57篇湖北大学
  • 55篇济南大学
  • 54篇武汉工程大学
  • 52篇湖北工业大学
  • 50篇中国科学院
  • 36篇现代汽车零部...
  • 34篇武汉钢铁(集...
  • 32篇北京工业大学
  • 32篇中国建筑材料...
  • 30篇中国工程物理...
  • 30篇佛山仙湖实验...
  • 29篇苏州大学
  • 2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7篇清华大学
  • 27篇重庆工学院
  • 27篇湖北工程学院
  • 22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77篇马保国
  • 330篇丁庆军
  • 294篇陈文
  • 251篇张联盟
  • 241篇王继辉
  • 224篇潘牧
  • 205篇胡曙光
  • 189篇徐晓虹
  • 181篇沈强
  • 178篇赵修建
  • 175篇周明凯
  • 170篇黄志雄
  • 169篇吴建锋
  • 168篇袁润章
  • 150篇沈卫国
  • 147篇傅正义
  • 145篇官建国
  • 142篇吴少鹏
  • 139篇熊传溪
  • 138篇周静

传媒

  • 1,127篇武汉理工大学...
  • 250篇硅酸盐通报
  • 225篇热加工工艺
  • 218篇硅酸盐学报
  • 196篇材料导报
  • 168篇混凝土
  • 141篇功能材料
  • 119篇建材世界
  • 107篇复合材料学报
  • 106篇玻璃钢/复合...
  • 94篇锻压技术
  • 88篇无机材料学报
  • 80篇新型建筑材料
  • 78篇武汉理工大学...
  • 77篇物理学报
  • 74篇建筑材料学报
  • 67篇佛山陶瓷
  • 66篇人工晶体学报
  • 62篇陶瓷学报
  • 61篇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 13篇2024
  • 247篇2023
  • 210篇2022
  • 212篇2021
  • 252篇2020
  • 255篇2019
  • 325篇2018
  • 344篇2017
  • 313篇2016
  • 315篇2015
  • 300篇2014
  • 261篇2013
  • 335篇2012
  • 489篇2011
  • 594篇2010
  • 723篇2009
  • 697篇2008
  • 843篇2007
  • 674篇2006
  • 569篇2005
9,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g-43Ga和Mg-19Al-24Ga合金的储热性能和相容性研究
2022年
基于熔点低、热稳定性好的金属Ga,设计制备了Mg-43Ga和Mg-19Al-24Ga储热合金,采用排水法测定了合金的密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分别研究了其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构、相变温度和潜热值,并选择Mg-19Al-24Ga合金进行了与碳钢(Q235)、不锈钢(316)容器材料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Mg-43Ga和Mg-19Al-24Ga合金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储热密度分别为422.70℃、171.90 J/g、434.36 J/cm^(3)和373.67℃、172.70 J/g、397.86 J/cm^(3),二者均有成为良好相变储热材料的潜力。316不锈钢与Mg-19Al-24Ga合金的相容性明显优于Q235碳钢。
文红艳范晓明卢晓斌杨成勇徐连友马琳霞罗世旭
关键词:相变材料相容性
五元系压电陶瓷的结构与电学性能
采用常规的电子陶瓷固相烧结方法。制备xPb(Ni1.3Nb2.3)O3-yPb(Mn1.3Nb1.3Sb1.3)O3-(1-x-y)Pb- (Zr0.48Ti0.52)O3(x=0.03-0.12,y=0.03-0.12...
孙华君刘晓芳陈文周静吴业坤
关键词:压电陶瓷大功率超声波电机
文献传递
PVDF基夹层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正>利用高聚物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成膜性和陶瓷材料良好的电性能进行复合是获得智能材料的一条新途径,而磁电材料作为一种新的智能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磁电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ME常数才会磁电性能,单相材料由于ME常数较小和使...
权红英董丽杰熊传溪
关键词:层状复合材料磁电效应压电常数
文献传递
细胞外磷离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引言)磷酸钙生物材料,如羟基磷灰石陶瓷、磷酸三钙陶瓷及磷酸钙水泥等,是一种广泛用于骨组织缺损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先前的研究表明,磷酸钙生物材料的成骨诱导作用归因于材料降解释放的钙离子,磷离子及其对成骨蛋白的吸附作用.细...
伍小沛戴红莲李世普
关键词:干细胞成骨分化骨形态发生蛋白
热-电模型(H-E模型)方法研究水泥初始水化结构与历程
采用在线自动高效水泥热测定仪及无电极电阻率测试仪研究硅酸盐水泥水化的热学效应及交变电场下电阻率变化,对比水化热模型建立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及发展的热-电模型(H-E 模型)。H-E 模型提供水泥初始水化历程的热学参数及结...
董荣珍马保国朱洪波许永和
关键词:硅酸盐水泥
面向相变材料温度场模拟的ANSYS二次开发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了高温相变储热系统模拟功能模块,设计了友好直观的窗口化界面,并对ANSYS命令流进行后台封装,通过直接调用后台ANSYS命令流,实现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全过程。介绍了采用VB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的方法和调用ANSYS的关键技术,对相变储热材料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为储热装置的设计及相变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程晓敏蒋立靖
关键词:储热系统ANSYS二次开发温度场
利用微米尺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水泥石三维微观结构
2012年
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性能存在着密切关系。利用微米尺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这种基于X射线技术及数学方法的测试手段,研究了水泥石的微观结构。通过对选定的水泥基材料局部区域进行X射线逐层扫描之后得到系列二维灰度图像,再通过数学方法和软件将其依次叠加重构成三维图像;然后基于孔、水化产物和未水化水泥熟料颗粒灰度阈值之不同,将其分别标识并分割出来进行单独研究,并可进一步计算其各自体积分数、在空间的分布状态等。
何永佳胡曙光LANGE David A.
关键词:微观结构水泥浆体
PEO/V_2O_5复合薄膜中Li^+的位置与电子结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采用自洽场离散变分Xα(SCC -DV -Xα)方法对纯V2 O5 及夹层V2 O5 的能带结构、态密度、键强度、电子集居数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Li+引入V2 O5 层间的最佳位置是在双键氧之下 (或之上 ) ,且靠近层的中心位置 ,此时它与周围原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微弱 ,并且材料的导电性增强 ,使夹层复合材料Li+注入
周静陈文徐庆顾少轩姚欢闵新民
关键词:PEO夹层复合材料电子结构五氧化二钒锂离子
焊接电流对9%Ni钢焊条工艺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焊接电流对焊条工艺性影响很大,但是人们往往凭借经验来选择焊接电流,不能科学地评价不同电流下焊条工艺性的差别。本文采用汉诺威弧焊质量分析仪,对自制9%Ni钢焊条在不同的焊接电流下进行测试,得到了焊条的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短路时间等相关图形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汉诺威弧焊分析仪能够精确的描述焊接过程中电参数的变化,实现焊条工艺性的定量分析,为焊条最佳焊接电流的选择和后续焊条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赵祖良汪选国杜学铭吕奎清蔡俊刘硕夫
关键词: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熔滴过渡
药皮成分对耐热钢焊条R307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调整耐热钢R307焊条药皮中大理石/萤石的比值,对不同比值的焊条进行了断弧长度、脱渣率、飞溅率的工艺性能试验,研究了药皮中大理石/萤石的比值对R307焊条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药皮中大理石/萤石比值的增大,焊条的断弧长度先增大后减小,比值在1.70~1.75,断弧长度达到最大值;其脱渣率先增大后减小,比值在1.75~1.80,脱渣率达到最大值;其飞溅率一直增大。综合考虑,药皮中大理石/萤石比值在1.75左右时,耐热钢焊条R307的工艺性能最好。
谈浩汪选国宋昌宝
关键词:耐热钢焊条工艺性能
共9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