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942 被引量:2,506H指数:16
相关作者:孙方敏刘晓叙唐克伦符纯华陈敏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7篇期刊文章
  • 9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5篇机械工程
  • 19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0篇金属学及工艺
  • 92篇文化科学
  • 8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3篇化学工程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理学
  • 3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电子电信
  • 19篇建筑科学
  • 17篇电气工程
  • 15篇矿业工程
  • 12篇经济管理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冶金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4篇艺术

主题

  • 61篇教学
  • 35篇仿真
  • 34篇有限元
  • 34篇课程
  • 33篇合金
  • 32篇参数化
  • 31篇数值模拟
  • 31篇值模拟
  • 30篇ANSYS
  • 25篇液压
  • 25篇教育
  • 23篇优化设计
  • 23篇机器人
  • 21篇齿轮
  • 20篇应力
  • 20篇机床
  • 19篇二次开发
  • 18篇有限元分析
  • 15篇PLC
  • 13篇网络

机构

  • 926篇四川理工学院
  • 26篇西南交通大学
  • 23篇四川大学
  • 17篇昆明理工大学
  • 16篇重庆大学
  • 15篇泸州职业技术...
  • 11篇北京理工大学
  • 7篇东方锅炉(集...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西华大学
  • 5篇成都大学
  • 5篇四川交通职业...
  • 5篇华夏阀门有限...
  • 4篇东南大学
  • 4篇江苏大学
  • 4篇西安大略大学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作者

  • 72篇何庆中
  • 71篇曾涛
  • 55篇田建平
  • 54篇林海波
  • 45篇胡光忠
  • 44篇谢文玲
  • 44篇刘晓叙
  • 43篇柳忠彬
  • 41篇付磊
  • 41篇刘康
  • 40篇唐克伦
  • 40篇廖映华
  • 39篇王维慧
  • 37篇胡勇
  • 35篇石艳
  • 34篇张良栋
  • 32篇符纯华
  • 31篇杨大志
  • 26篇文华斌
  • 24篇刘少北

传媒

  • 124篇四川理工学院...
  • 33篇机械工程师
  • 29篇机械设计与制...
  • 28篇机床与液压
  • 18篇煤矿机械
  • 18篇现代制造工程
  • 18篇热加工工艺
  • 14篇矿山机械
  • 13篇机械
  • 13篇组合机床与自...
  • 12篇食品工业
  • 1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1篇化工自动化及...
  • 10篇液压与气动
  • 10篇特种铸造及有...
  • 10篇机械设计
  • 10篇四川理工学院...
  • 8篇机电产品开发...
  • 8篇机械管理开发
  • 7篇科技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9篇2019
  • 72篇2018
  • 71篇2017
  • 65篇2016
  • 95篇2015
  • 58篇2014
  • 53篇2013
  • 68篇2012
  • 56篇2011
  • 74篇2010
  • 70篇2009
  • 49篇2008
  • 59篇2007
  • 45篇2006
  • 35篇2005
  • 22篇2004
  • 2篇2003
9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几何非线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对某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与该桥几何线性地震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地震输入方向为纵向+竖向时,是否考虑几何非线性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而地震输入方向为横向+竖向时,是否考虑几何非线性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指出桥梁横向刚度及桥梁曲线结构是两种计算结果发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所以,对横向刚度较弱或带有曲线梁段的桥梁进行抗震计算时,建议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陈彦文华斌占玉林
关键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有限元
扭转预应变对Q345R钢超低周疲劳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横向应变控制方法,研究了扭转预应变对压力容器用钢Q345R超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预扭转前后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疲劳寿命等实验数据,据此,利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数概率函数对疲劳寿命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其疲劳寿命以及置信度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的线性关系良好。通过Hollomon公式和MansonCoffin公式拟合疲劳实验数据,建立了疲劳寿命预测公式。计算并拟合了材料塑性应变能和循环周次的关系,并对比研究了预扭转前后材料的循环韧度。试样疲劳断口观察表明预扭转的材料比未预扭转的材料断口形貌中有较多的子孔洞、空穴和二次裂纹。
付磊王清远罗云蓉罗云蓉姚激姚激
矿用自卸车离合器膜片弹簧优化设计
2016年
根据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建立以膜片弹簧在摩擦片磨损极限内仍然有可靠的弹簧预紧力和驾驶员轻便型为共同优化目标函数的双目标函数模型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即将遗传算法与复合形法合而为一。最后,通过对某宽体矿用车膜片弹簧优化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并与其他优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新的算法计算出的膜片弹簧具有更好的压稳性和操纵轻便性。
周军超田建平廖映华祝军军
关键词:膜片弹簧改进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Cr含量对白口铸铁碳化物类型转变机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从碳化物形核和碳化物长大两方面研究Cr含量对白口铸铁碳化物类型及析出机理的影响。研究表明:Cr的加入使白口铸铁中的碳化物类型发生如下转变:Fe_3C→(Fe,Cr)_3C→(Fe,Cr)_3C+(Fe,Cr)_7C_3→(Fe,Cr)_7C_3。Cr改变了铁液中碳化物形核的热力学条件,Cr原子可置换铁液中的Fe原子形成(Fe,Cr)_3C碳化物,从而导致碳化物晶体结构发生畸变。Cr含量越高,畸变程度越严重,碳化物晶体结构由M_3C转变为M_7C_3型碳化物的临界含Cr量为10%。随Cr量的增加,评价固液微观结构的Jackson因子增加,碳化物生长速度变慢,因此,碳化物断网趋向增加,碳化物形貌从连接成网络的蜂窝状变为杆状。
谢文玲李秀兰郭翠霞胡勇
关键词:白口铸铁CR碳化物
老化环境下压力容器用塑料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工程应用较多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丙烯(PP)为研究对象,试件分组、分批在高低温湿热老化、荧光紫外老化、自然环境老化条件下分别进行老化试验,然后老化试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与热分析试验。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材料在不同的老化方式下的老化性能。
李茂东辛明亮史君林李俊张术宽
关键词: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塑料老化
离心流化床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8年
综述了离心流化床(CFB)的理论研究情况、设备开发进展。重点对离心流化床的基本原理、特点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离心流化床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曾涛
关键词:离心流化床
电驱微差6R关节型开链机械手工作空间运动学逆解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介绍焊接及质量检测的新型机械手——电驱微差6R关节型开链机械手,探索该机械手工作空间运动学逆解的基本算法;对其结构特点分析,建立机械手连杆坐标系及其位置运动学逆解方程,在机械手末端位姿一定的条件下,采用消元法求解,获得各关节变量的运动规律,为各电驱微差机构的关节变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Mathmatics软件编程验算一实例,其验算结果证明所建立6R开链机械手运动学逆解方程与算法正确,具有一定实用参考价值。
雷崇华何庆中李江
关键词:离心流化床
利用激光光梯度力消除气溶胶雾霾粒子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气溶胶雾霾粒子在大气流中所受力的平衡体系(旋转升力平衡重力,粒子与粒子之间依靠斥力形成稳定的网状的力平衡体系)的问题,提出了用激光光梯度力破坏力平衡进而消除雾霾的新机理.首先,根据牛顿第二定理,得到了粒子所受力的非线性方程组,应用Runge-Kutta法积分求解了雾霾颗粒在大气流中所受的主要力(空气曳引阻力、范德瓦耳斯斥力、旋转升力)的数值,成功验证了西安市2013年12月17—25日、2014年2月20—26日两次雾霾检测试验结论:在雾霾过程中,粒径在0.5—0.835μm径段的粒子数浓度增加最明显.其次,在雾霾粒子形成的均匀介质中,计算了激光光梯度力的大小.研究发现,激光光梯度力的数量级恒大于雾霾颗粒所受主要力的数量级,激光光梯度力完全可以破坏雾霾颗粒所受力的平衡体系.因此,用激光光梯度力消除雾霾是可行的,这种新的解决雾霾的方法对人们的实际生活、环保及创建美丽的蓝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永燕吴九汇曾涛钟宏民
关键词:激光
工作液电导率对黄铜多次切割加工速度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黄铜工件过程中工作液电导率对加工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黄铜多次切割后总的平均速度是204.388 mm^2/min;粗切的平均速度为143.34 mm^2/min,电导率与加工速度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02 2,具有高度的、正相关线性关系,但速度变化率只有5.7%;精修的平均速度为289.32mm^2/min,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433 8,具有低线性正相关,建立了傅立叶非线性回归模型,判定系数为0.932 9;精磨的平均速度为259.18 mm^2/min,其线性相关系数为-7.122,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速度变化率14%。
郭翠霞刘康杨得胜周军超
关键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多次切割技术黄铜
双点啮合单驱动BF型多柔传动工业实验装置的研究
2005年
文章结合双点啮合单驱动BF型多柔传动工业实验装置的研究对之进行探讨。内容包括设计思想、基本结构、优缺点及应用、静力学分析及设计要求。
郑自求符纯华杨长牛赵虎贺元成张红
关键词:多柔传动单驱动点啮合静力学分析
共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