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州医学院药学院

作品数:553 被引量:1,509H指数:14
相关作者:郑骏年谷淑玲刘毅安琳郑友广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9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1篇医药卫生
  • 59篇文化科学
  • 57篇理学
  • 41篇化学工程
  • 15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7篇药物
  • 55篇细胞
  • 51篇药学
  • 42篇教学
  • 39篇色谱
  • 38篇相色谱
  • 38篇高效液相
  • 36篇液相色谱
  • 36篇高效液相色谱
  • 29篇色谱法
  • 28篇液相色谱法
  • 28篇高效液相色谱...
  • 27篇基因
  • 26篇肿瘤
  • 24篇电图
  • 24篇定量药物脑电...
  • 24篇脑电
  • 24篇脑电图
  • 20篇药学专业
  • 19篇提取物

机构

  • 546篇徐州医学院
  • 90篇徐州医学院附...
  • 12篇徐州市第一人...
  • 1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0篇西南大学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南京理工大学
  • 7篇镇江市第一人...
  • 6篇江苏省药品不...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5篇江苏省苏北人...
  • 5篇重庆工商大学
  • 5篇徐州师范大学
  • 5篇徐州医学院第...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作者

  • 63篇刘毅
  • 49篇印晓星
  • 38篇张玲
  • 35篇郑骏年
  • 35篇汤道权
  • 34篇安琳
  • 31篇李岩
  • 30篇裴冬生
  • 28篇杨宜华
  • 26篇戴体俊
  • 25篇薛运生
  • 24篇韩平平
  • 24篇林奇泗
  • 24篇段静雨
  • 23篇刘玲
  • 21篇牟杰
  • 20篇蔡慧明
  • 19篇么焕开
  • 18篇缑灵山
  • 16篇尹翠

传媒

  • 78篇徐州医学院学...
  • 17篇西北医学教育
  • 15篇中华实验外科...
  • 15篇中国药房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江苏医药
  • 10篇中国医药工业...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8篇科技信息
  • 8篇科技视界
  • 7篇化学试剂
  • 6篇继续医学教育
  • 6篇食品研究与开...
  • 6篇中国教育技术...
  • 6篇中国校外教育
  • 6篇基础医学教育
  • 5篇分子科学学报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卫生职业教育
  • 5篇中成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5篇2016
  • 43篇2015
  • 59篇2014
  • 62篇2013
  • 88篇2012
  • 69篇2011
  • 64篇2010
  • 54篇2009
  • 33篇2008
  • 19篇2007
  • 13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5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PPH法测定金丝梅体外抗氧化活性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金丝梅(Hypericum patalum Thunb.)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采用DPPH法测定金丝梅总提物、氯仿(F2)、乙酸乙酯(F3)和水(F4)部位抗氧化活性。结果金丝梅总提物、F2、F3、F4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在低浓度和高浓度时,F3清除率最高,F4清除率最低;其中在低浓度时F3的清除率高于槲皮素的清除率。结论金丝梅总提物、F2、F3、F4的抗氧化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本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段静雨李岩王健慧杨佳陆文虎余纯旺纪传宝
关键词:DPPH抗氧化
茶氨酸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茶氨酸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茶氨酸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茶氨酸对Hela细胞具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茶氨酸处理组的Hela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茶氨酸处理后的Hela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茶氨酸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其与诱导Hela细胞凋亡有关。
孙凌燕尹翠张玲凌心贾根光刘毅
关键词:HELA细胞茶氨酸增殖细胞凋亡
L-瓜氨酸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的功能及蛋白表达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L-瓜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L-瓜氨酸组(L—Cit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双肾动脉45min后再灌注制备肾L/R损伤模型。L—Cit组于造模前连续7天灌胃给予L-瓜氨酸600mg/kg。于再灌注3h活体摘取双肾,并行腹主动脉穿刺抽血2ml。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ERK1/2、p38MAPK和Akt的磷酸化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肾组织ERK1/2和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高;L—Cit组与I/R组相比,ERK1/2和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高,而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L-瓜氨酸可能通过激活ERK1/2和Akt信号通路、抑制p38MAPK信号来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尹翠韩东刘迪郭小云缑灵山刘毅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MAPKAKTP38MAPK
刺梨对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的影响
2009年
目的通过测定刺梨和银杏外种皮混合前后银杏酸含量的变化,探讨银杏外种皮和刺梨混合减毒的机制。方法银杏酸含量测定采用RP-HPLC法,选用依利特E1823707色谱柱,甲醇-水(2∶3)用冰乙酸调pH至3.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 nm,流速为0.7 ml/min。结果加入刺梨后银杏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刺梨和银杏外种皮混合提取,可降低提取物中银杏酸的含量。
林奇泗徐红寇智斌成昌娟牟金金石颖
关键词:银杏外种皮银杏酸刺梨高效液相色谱法
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阐述临床药学服务的意义,探讨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并给出对策。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缓慢。逐步完善临床药师制度,强化对临床药师的专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医疗体制改革,有利于临床药学健康快速发展。
安琳高玉金葛丹亘周茜杨海滨
关键词:临床药师
CdSe量子点与Cu/Zn-SOD的相互作用研究
2011年
量子点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后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质,但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以Cu/Zn-超氧化歧化酶(Cu/Zn-SOD)为代表,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量子点与金属蛋白(或酶)的相互作用。通过考察金属离子、不同稳定常数的金属络合物对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以及与CdSe量子点作用后,Cu/Zn-SOD活性变化,推测量子点与金属酶之间的作用机理。
杨冬芝廉淑芹徐淑坤汤道权
关键词:CDSE量子点活性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Q亚家族成员1基因多态性与淮海地区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性钾通道Q亚家族成员1(KCNQ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7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T2DM患者20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同地区体检中心筛选的健康人群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1)对照组中KCNQ1 rs2237892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别占36.0%(72/200)、51.0%(102/200)和13.0%(26/200),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1.5%(246/400)和38.5%(154/400);病例组中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5%(95/200)、44.0%(88/200)和8.5%(17/200),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5%(278/400)和30.5%(122/400)。两组受试者KCNQ1rs223789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及病例组KCNQ1rs151290位点基因型分布及C、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CNQ1 rs223789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发病有关;而rs15129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发病无关。
高杏吕冬梅王艳王涛李伟张延博魏雅琴张佳莉鲁茜印晓星
普罗布考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及普罗布考与塞来昔布联合组(联合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为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予以高脂饲料+维生素D3+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联合组同法造模后分别予以普罗布考、塞来昔布、普罗布考联合塞来昔布灌胃。药物干预1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正五聚体蛋白3(PTX3),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的病理形态改变并计算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的TC、LDL-C、CRP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和联合组的TC、LDL-C、CRP、PTX3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均明显增加(P<0.01),普罗布考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比均显著减小,中膜厚度增加(P<0.01)。结论:普罗布考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陈臻瑶巢柳荫仲明星薄秀梅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塞来昔布
L-瓜氨酸与L-高瓜氨酸的合成被引量:2
2010年
以L-鸟氨酸盐酸盐为原料与五水硫酸铜反应生成二鸟氨酸合铜保护α-NH2,用尿素对δ-NH2甲酰化得到二瓜氨酸合铜,后用二水合草酸脱α-NH2保护得到目标产物L-瓜氨酸,总收率49.5%。用同样的方法以L-赖氨酸盐酸盐为原料制备了L-高瓜氨酸,总收率53.5%。产物经IR、熔点、旋光确证。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经济和环保等特点。
贾根光张玲刘玲尹翠缑灵山朱婕颖刘毅
关键词:医药与日化原料
SATB1与大肠癌侵袭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SATB1)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对照组织中SATB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ATB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SATB1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及其是否发生转移有关。
朱艳卿高超赵晶裴东升孔姝婧杨欢李倩
关键词: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