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7,115 被引量:27,825H指数:49
相关作者:沈瑞琪肖鹤鸣刘孝恒雷武朱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05篇期刊文章
  • 1,17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752篇化学工程
  • 1,980篇理学
  • 874篇环境科学与工...
  • 786篇兵器科学与技...
  • 50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7篇航空宇航科学...
  • 141篇电气工程
  • 122篇文化科学
  • 117篇医药卫生
  • 110篇矿业工程
  • 105篇电子电信
  • 10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4篇建筑科学
  • 93篇生物学
  • 83篇金属学及工艺
  • 54篇石油与天然气...
  • 53篇动力工程及工...
  • 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2篇机械工程
  • 4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54篇催化
  • 501篇纳米
  • 423篇炸药
  • 292篇分子
  • 283篇硝基
  • 217篇甲基
  • 211篇离子
  • 199篇改性
  • 196篇水处理
  • 191篇热分解
  • 189篇动力学
  • 188篇废水
  • 179篇催化剂
  • 175篇性能研究
  • 175篇推进剂
  • 168篇复合材料
  • 168篇复合材
  • 165篇燃烧
  • 164篇感度
  • 156篇硝化

机构

  • 7,088篇南京理工大学
  • 112篇西安近代化学...
  • 105篇中国工程物理...
  • 74篇江苏工业学院
  • 64篇南京师范大学
  • 62篇南京大学
  • 60篇中国科学院
  • 59篇南京工程学院
  • 54篇盐城工学院
  • 50篇中北大学
  • 44篇淮海工学院
  • 41篇常州大学
  • 37篇南京工业大学
  • 37篇江南大学
  • 37篇南通大学
  • 34篇江苏省农业科...
  • 3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2篇中国药科大学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0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469篇吕春绪
  • 296篇汪信
  • 276篇陆路德
  • 248篇李凤生
  • 246篇张跃军
  • 245篇钟秦
  • 233篇沈瑞琪
  • 227篇王风云
  • 217篇杨绪杰
  • 206篇肖鹤鸣
  • 206篇夏明珠
  • 195篇雷武
  • 179篇蔡春
  • 174篇刘祖亮
  • 163篇陆明
  • 160篇叶迎华
  • 140篇王连军
  • 135篇姜炜
  • 133篇王新龙
  • 130篇解立峰

传媒

  • 517篇含能材料
  • 369篇火炸药学报
  • 350篇南京理工大学...
  • 292篇爆破器材
  • 177篇精细化工
  • 152篇火工品
  • 143篇应用化学
  • 92篇兵工学报
  • 90篇江苏化工
  • 73篇化学学报
  • 64篇固体火箭技术
  • 62篇爆炸与冲击
  • 58篇工业水处理
  • 56篇化工新型材料
  • 54篇化工进展
  • 52篇有机化学
  • 50篇无机化学学报
  • 47篇精细石油化工
  • 45篇弹道学报
  • 44篇功能材料

年份

  • 6篇2024
  • 107篇2023
  • 122篇2022
  • 135篇2021
  • 152篇2020
  • 159篇2019
  • 194篇2018
  • 216篇2017
  • 296篇2016
  • 318篇2015
  • 369篇2014
  • 359篇2013
  • 296篇2012
  • 331篇2011
  • 323篇2010
  • 334篇2009
  • 327篇2008
  • 399篇2007
  • 390篇2006
  • 433篇2005
7,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钨系延期药导热系数与其性能的关系
从钨系延期药的热物性和热分解机理出发,开展了微/纳米导热剂对钨系延期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采用导热系数和延期时间参数定量描述药剂在添加剂作用下的导热性和燃烧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导热系数与药剂的点火能力相关,导热剂的加入...
李燕郭雪莹庞从从朱顺官朱长江
关键词:导热系数延期时间添加剂
无三羟甲基丙烷型聚氨酯漆成膜交联剂
该项目是用可再生资源植物油脂肪酸等原料,应用低温反应技术合成低分子量中间体,剔除或取代原使用的石油产品三羟甲基丙烷(TMP),采取特殊的化学法——三聚法降低交联剂中的游离TDI,使其大大降低和减少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侵害,同...
关键词:
纳米TiO<,2>的水热合成
首先以四氯化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前驱体,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不同晶型的纳米TiO<,2>,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值、水热反应温度和水热反应时间对纳米二氧化钛物相和晶粒尺...
姚超林西平汪信
关键词:二氧化钛水热合成晶型晶粒尺寸纳米材料
文献传递
有机硅硼杂链聚合物的合成和热性能
合成了四种有机硅硼杂链聚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差示热分析法(DTA),热解重量分析法(TG)和恒温失重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硼杂链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用于特种树脂及...
张天才程玉鹏吉法祥
关键词:有机硅聚合物热性能红外光谱耐高温材料
文献传递
中药槐花米、黄芩和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本文报道了中药槐花米,黄芩和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测定了芸香甙,槲皮素,黄芩甙和黄芩素的化学结构,用60﹪,70﹪,95﹪乙醇从金银花中提取出总黄酮化合物,得率可达到6.67﹪.
朱广军张琳周凤儿冯晓苗李碧英王平纪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黄芩金银花中药化学
文献传递
对氟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耐高温相转移催化剂,由对氯苯甲醛经氟化直接制得对氟苯甲醛.考察了各因素对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得出氟化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对氯苯甲醛)∶n(KF)∶n(催化剂)∶n(环丁砜)为1∶1.4∶0.05∶0.2,温度为210 ℃.在此工艺条件下,对氯苯甲醛的转化率可达81.6%,产率90%以上,产品纯度>99.5%.
方永勤范正明陆明吕春绪
关键词:对氯苯甲醛对氟苯甲醛氟化反应催化剂
原油掺混脱硫剂过程中的热危险性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原油以及2种典型脱硫剂TS02和JH02与原油掺混物的热分解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了2种脱硫剂对原油热分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油在掺混脱硫的过程中,起始分解温度和反应活化能均有所降低,反应放热量增大,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变低,原油和脱硫剂掺混物的热危险性远大于纯原油,并且JH02脱硫剂对原油脱硫过程的影响大于TS02脱硫剂。
郭耸殷继刚彭敏君万伟余罕元陈晨
关键词:原油脱硫剂热危险性热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检测法联合测定新鲜烟叶中的25种酚类物质被引量:16
2014年
建立了烟叶中25种酚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HPLC-UV/MS)测定方法,其中11种主要酚类物质采用HPLC—uV法进行绝对定量分析,其余采用HPLC-MS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11种酚类标准物质在0.90—99.00mg/L(绿原酸及芸香苷为0.95~380.00mg/L)范围内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0.9999。在22.5—24.8、45.0—49.5、67.5—74.3mg/L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1.0%-112.4%。方法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8%-13.4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为0.35%-15.54%。采用本方法对云南、河南、贵州的成熟期新鲜烟叶样品进行了分析,主要酚类物质总量为贵州〉云南〉河南,贵州与河南两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芸香苷含量为云南〉贵州〉河南,且相互间有显著性差异。本方法预处理简单,酚类物质的分析覆盖面广,可用于批量烟叶样品的检测。
沈丹红路鑫常玉玮张俊杰赵燕妮王瑛许国旺赵春霞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质谱酚类物质烟叶
加速量热仪研究2,4,6-三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的热分解被引量:7
2015年
为研究高能量密度材料2,4,6-三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TANPyO)的热分解性能和热稳定性,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测量其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获得了热分解的温升速率、温度和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温升速率、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TANPyO绝热分解主要有两个放热过程,其中第二过程温升速率升降幅度较大,为主要的热分解过程。TANPyO初始分解温度高达252.7℃,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根据温升速率方程和Arrhenius公式计算出TANPyO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热分别为476.96kJ·mol-1、6.920×1042 min-1和930.84J·g-1。
何志伟颜事龙刘祖亮李洪伟
新型碳苷糖类维生素D_2衍生物的合成
2016年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碳苷化反应,酰化反应和脯氨酸-DIPEA催化的aldol反应制得2个碳苷糖[1-(4'-羟基苯基)-4-C-β-四乙酰基葡萄糖基-3-烯-2-酮(5a)和1-(3-羟基苯基)-4-C-β-四乙酰基葡萄糖基-3-烯-2-酮(5b)];5与琥珀酸维生素D2经Steglich酯化反应合成了2个新型碳苷糖类维生素D2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
戴焕然方志杰
关键词:ALDOL反应
共70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