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作品数:704 被引量:1,474H指数:13
相关作者:吕有明白晓军谷坤明王大刚陈慧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73篇期刊文章
  • 22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3篇理学
  • 106篇化学工程
  • 72篇金属学及工艺
  • 57篇电气工程
  • 47篇文化科学
  • 29篇电子电信
  • 26篇医药卫生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冶金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6篇复合材料
  • 76篇复合材
  • 67篇纳米
  • 50篇合金
  • 41篇教学
  • 38篇性能研究
  • 29篇电池
  • 24篇碳复合材料
  • 23篇涂层
  • 23篇教学改革
  • 21篇催化
  • 20篇电沉积
  • 20篇脉冲激光
  • 20篇脉冲激光沉积
  • 18篇碳纳米管
  • 18篇纳米管
  • 18篇金属
  • 18篇掺杂
  • 17篇热电材料
  • 16篇离子

机构

  • 700篇深圳大学
  • 38篇深圳市特种功...
  • 35篇西北工业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广东工业大学
  • 1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0篇深圳职业技术...
  • 9篇武汉理工大学
  • 8篇广西大学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7篇株洲硬质合金...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6篇清华大学研究...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汕头大学

作者

  • 94篇曾燮榕
  • 92篇汤皎宁
  • 62篇曹培江
  • 61篇吕有明
  • 61篇朱德亮
  • 55篇贾芳
  • 54篇李均钦
  • 48篇马晓翠
  • 47篇柳文军
  • 46篇王雷
  • 45篇向雄志
  • 44篇熊信柏
  • 40篇戈早川
  • 39篇邹继兆
  • 35篇陈仕国
  • 34篇白晓军
  • 33篇敖伟琴
  • 31篇杨海涛
  • 31篇刘福生
  • 27篇朱光明

传媒

  • 46篇广东化工
  • 37篇深圳大学学报...
  • 20篇发光学报
  • 15篇稀有金属材料...
  • 13篇材料导报
  • 11篇功能材料
  • 11篇第五届届全国...
  • 10篇物理学报
  • 9篇无机材料学报
  • 8篇高分子学报
  • 7篇黄金
  • 7篇特种铸造及有...
  • 7篇润滑与密封
  • 7篇人工晶体学报
  • 7篇中国钨业
  • 6篇金属功能材料
  • 5篇塑料
  • 5篇新型炭材料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5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9篇2023
  • 21篇2022
  • 17篇2021
  • 31篇2020
  • 30篇2019
  • 36篇2018
  • 27篇2017
  • 59篇2016
  • 24篇2015
  • 45篇2014
  • 41篇2013
  • 46篇2012
  • 48篇2011
  • 52篇2010
  • 51篇2009
  • 44篇2008
  • 60篇2007
  • 3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7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结温度对ZrSiO_4-Mullite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009年
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借助XRD、体式显微镜等组织结构表征途径和等温氧化实验技术,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1500~1700℃)对ZrSiO4-Mullite涂层组织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烧制的涂层均由ZrSiO4、Mullite和ZrO2三种物相构成。烧结温度提高,涂层内的Mullite相含量增大、ZrSiO4和ZrO2含量减少,而涂层缺陷数量则先减后增。1600℃下烧制的ZrSiO4-Mullite复合涂层致密、完整,涂层缺陷少,抗氧化性能最佳。同时,提高烧结温度有利于改善ZrSiO4-Mullite复合涂层内的层间结合,增强涂层的抗热震能力。
李龙冯岩鹏赵逸枫
关键词:涂层抗氧化
基于氮化硼二维材料材料应用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20年
氮化硼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第三代半导体,对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氮化硼二维材料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小组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专题式讲解与多样化考核等方面的教学方法革新与创新实验研究课程机器学习的引入,着重在氮化硼二维材料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思维、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学习新型材料研究方法,以此提学生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刘新科吴越齐岑俞诺
关键词:氮化硼自主思维实验教学
基于NaYF4:Yb,Er与RB6G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方法测定胆固醇
血液中胆固醇(Cho)的浓度的稳定对人的健康维持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针对人身体的胆固醇浓度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提出一个可以快速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Cho含量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系统。在该系...
杨豪陈雪妮杨春杨海朋
关键词:胆固醇
文献传递
金属玻璃热力学特征温度的表征方法
2023年
采用DSC,DIL和DMA法分别表征了Zr_(60)Cu_(28)Al_(12)和Zr_(63.78)Cu1_(4.72)Ni_(10)Al_(10)Nb_(1.5)两种金属玻璃的热力学特征温度。结果表明:采用这3种测试方法都能有效界定金属玻璃的玻璃化转变和结晶过程;DSC和DMA法表征玻璃化转变过程比DIL法更敏感;用DSC法的转变中点、DIL法的拐点及DMA法的起始点表征金属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得结果相当;DSC和DIL法都能有效分离多重结晶过程,DSC法表征的结晶温度比DIL法低,而DMA法较难分辨多重结晶过程,表征的结晶温度最低。
王大刚谢盛辉曾玉祥罗俊旋
关键词:金属玻璃玻璃化转变
ZnO纳米/微米结构传感器对乙醇气敏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化学气相法分别在石英舟内表面和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ZnO微米片、纳米线、微米四足体以及微米球4种结构,并制作了相应的气敏传感器。扫描电子显微镜、气敏测试仪等结果显示:合成的ZnO纳米/微米结构尺寸在200 nm^100μm之间,传感器最佳工作电流区间为120~130 mA,其中微米四足体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高达127,展现出优异的气敏特性。在4种结构中,微米四足体材料内部的VO缺陷含量最高,结合气敏测试与荧光光谱结果,我们认为材料内部的VO缺陷含量是影响材料气敏特性的最重要因素。
曹培江彭双娇韩舜柳文军贾芳曾玉祥朱德亮吕有明
关键词:ZNO气敏特性
室温离子液体[bmim]PF_6的合成被引量:9
2007年
用两步法合成了离子液体(bmim)PF_6,莫尔法测定了N-甲基咪唑的转化率,结果发现在第一步季铵化反应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在60℃下反应1h,可获得高达96.0%的转化率。离子交换后的离子液体,经过多次水洗,以及用真空干燥、无水硫酸镁吸附、4A型分子筛干燥可以使溴离子、水含量分别达到10^(-5)数量级、10^(-4)数量级。红外测试确证了[bmim]PF_6的结构。
王振中朱光明陈北强
关键词:转化率莫尔法
热处理对Pt纳米线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2014年
采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法电化学沉积制备了Pt纳米线催化剂,并进行了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对热处理前后Pt纳米线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商业碳载铂(Pt/C)做对比。SEM照片表明制备了表面粗糙的Pt纳米线。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曲线表明,Pt纳米线较Pt/C催化活性高,退火后Pt纳米线更利于甲醇氧化,且稳定性更好。旋转圆盘电极(RDE)测试研究发现,未经热处理的Pt纳米线催化剂氧还原反应(ORR)极化曲线的半波电势相对Pt/C有正移,有更大的极限扩散电流,利于氧还原反应的发生。
吴喜明杜鸿达汤皎宁苏轶坤
关键词:AAO模板甲醇氧化氧还原反应
倾斜内螺纹管中亚临界及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超(超)临界锅炉机组内螺纹管水冷壁的传热特性,在倾角5°~90°的ϕ35 mm×7.75 mm倾斜上升内螺纹管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为压力15~28 MPa,质量流速600~1000 kg∙m^(-2)∙s^(-1),热通量300~500 kW∙m^(-2)。实验对比了内螺纹管与ϕ25 mm×3 mm光管的壁温特性;讨论了倾斜角度、质量流速和压力的变化对内螺纹管中亚临界、近临界和超临界水传热的影响;拟合了不同倾斜角度下超临界水的传热关联式。结果表明:所用内螺纹管有明显的推迟传热恶化、强化传热的性能;不同倾斜角度的内螺纹管传热特性存在差异;亚临界压力下质量流速对气液两相区传热系数影响很小,近临界和超临界压力下,随质量流速的增加,整体上传热系数增大;压力为15 MPa时的传热系数最大。超临界压力下,随压力的增大,大比热容区的传热系数减小。
张鑫刘朝晖毕勤成吕海财杨冬
关键词:内螺纹管传热质量流速超临界水两相流
聚集诱导发光高分子在光学诊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高分子因其优异的光学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分子结构易于调控等优势,在光学诊疗领域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然而,传统荧光分子的聚集导致荧光淬灭现象限制了其生物应用.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因其聚集态高效发光的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从AIE高分子的构建出发,重点介绍了D-A型共轭聚合物的构建策略、构-效关系以及相对于小分子的性能和应用优势,并从生物成像、肿瘤诊疗和抗菌三个方面总结了AIE高分子在光学诊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生物成像方面主要总结了NIR-Ⅱ区AIE高分子在深部组织高分辨率荧光成像中的应用;肿瘤诊疗方面主要介绍了AIE高分子在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及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介绍了AIE高分子在细菌感染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最后对AIE高分子在光学诊疗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丹孙盼盼李建高燕赛赛王东唐本忠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高分子
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器件的应用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9年
如今,在半导体材料中,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开发是新兴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和基础。因此,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基于氮化镓材料应用教学课程对于推动电力电子产业发展和促进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推出了基于氮化镓材料应用教学改革,通过模拟仿真应用教学。以期教学能紧跟学科发展方向,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实验操作,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刘新科王佳乐陈勇陈大柱
关键词:氮化镓电学性质实验教学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