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作品数:4,003 被引量:23,489H指数:57
相关作者:李海燕曹升乐王琦王广月王兴菊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58篇期刊文章
  • 616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265篇建筑科学
  • 1,02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01篇水利工程
  • 306篇天文地球
  • 262篇矿业工程
  • 176篇理学
  • 10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3篇一般工业技术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7篇经济管理
  • 46篇文化科学
  • 42篇石油与天然气...
  • 37篇机械工程
  • 32篇电气工程
  • 31篇农业科学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化学工程
  • 1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3篇艺术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500篇隧道
  • 241篇应力
  • 231篇值模拟
  • 229篇数值模拟
  • 187篇混凝土
  • 170篇围岩
  • 163篇有限元
  • 153篇地质
  • 153篇岩体
  • 145篇注浆
  • 133篇模型试验
  • 132篇隧道工
  • 132篇隧道工程
  • 116篇荷载
  • 110篇预应力
  • 108篇岩石力学
  • 107篇地基
  • 106篇支护
  • 103篇载力
  • 103篇承载力

机构

  • 3,975篇山东大学
  • 180篇中国科学院武...
  • 125篇山东科技大学
  • 116篇同济大学
  • 109篇山东交通学院
  • 88篇山东建筑大学
  • 72篇中国矿业大学
  • 70篇长安大学
  • 53篇山东电力工程...
  • 52篇河海大学
  • 42篇中国矿业大学...
  • 41篇大连理工大学
  • 39篇中国石油大学...
  • 37篇学研究院
  • 33篇山东城市建设...
  • 31篇东南大学
  • 29篇中国水电工程...
  • 29篇中交第二公路...
  • 28篇中国科学院大...
  • 23篇济南大学

作者

  • 763篇李术才
  • 160篇李树忱
  • 158篇张庆松
  • 155篇朱维申
  • 150篇张强勇
  • 142篇陈卫忠
  • 141篇李利平
  • 122篇贾超
  • 114篇曹升乐
  • 113篇张峰
  • 109篇侯和涛
  • 95篇宋修广
  • 89篇王琦
  • 84篇刘人太
  • 82篇薛翊国
  • 82篇武科
  • 77篇张宏博
  • 75篇徐帮树
  • 73篇孙怀凤
  • 68篇崔新壮

传媒

  • 306篇岩土力学
  • 290篇山东大学学报...
  • 279篇岩石力学与工...
  • 81篇岩土工程学报
  • 69篇地下空间与工...
  • 62篇山西建筑
  • 56篇公路
  • 53篇煤炭学报
  • 48篇人民黄河
  • 47篇中南大学学报...
  • 46篇水电能源科学
  • 41篇采矿与安全工...
  • 40篇科学技术与工...
  • 40篇建筑钢结构进...
  • 39篇2007年地...
  • 36篇公路交通科技
  • 36篇应用基础与工...
  • 34篇中国农村水利...
  • 32篇中外公路
  • 30篇人民长江

年份

  • 20篇2024
  • 165篇2023
  • 141篇2022
  • 134篇2021
  • 154篇2020
  • 196篇2019
  • 259篇2018
  • 266篇2017
  • 256篇2016
  • 236篇2015
  • 194篇2014
  • 197篇2013
  • 199篇2012
  • 242篇2011
  • 188篇2010
  • 197篇2009
  • 214篇2008
  • 214篇2007
  • 154篇2006
  • 101篇2005
4,0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海浅埋富水明挖隧道底板合理支护参数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沿海地区深基坑设计施工都十分重视其抗浮问题,在深基坑开挖前掌握抗拔桩对于基坑隆起和围护结构变形及受力规律十分重要,其研究成果对于节约工程成本和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港珠澳大桥侧接线拱北海关隧道明挖段为依托,首先建立抗拔桩与土体的硬接触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于抗拔桩模拟的合理性,采用极差分析法研究底板不同桩长和桩径加固对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桩长可更有效地减小地表沉降,增大桩径可更好地控制连续墙的变形,增大桩长和桩径都可以很好地控制坑底隆起。
田田陈卫忠于建新郑鹏强袁敬强
关键词:抗拔桩数值模拟合理支护
英语写作中的遣词造句
2013年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受语言水平、母语思维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出现遣词不当、句型不够简洁、连贯、多样化等问题。本文对中国学生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学生产出更为地道、自然、形象生动的英语美文。
吕璀璀李秀琳
关键词:遣词造句
模糊综合模型在干旱等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8年
在目前单目标旱情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引入干旱等级评价中建立新的干旱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干旱等级进行定量评价。将模型应用于济南市的干旱评价中,得到了较合理的结果。
刘薇曹升乐任立良
关键词:干旱等级综合评价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熵权-属性识别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以石牌岭隧道围岩工程为例,参照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6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将岩体质量等级分为5级,采用Z-scores标准对传统熵权加以修正并应用到模型中,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构建隧道岩体质量评价属性决策矩阵,再由级别特征值来确定所属级别,进而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该模型不仅能预测围岩等级,还能对同等级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排序,通过与可拓法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龙云李术才杨尚阳
关键词:隧道围岩稳定性改进熵权
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生态,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模拟模型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引江济淮工程年水量调度模型,利用遗传学算法优化引江济巢段的双线引江比例。从来水条件和用水规划两个方面分析年调度模型可能的情景,构建典型年调度情景集合,具体包括: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的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针对全部调度情景,采用年调度模型进行模拟获取不同情景下的年调度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引供水结果、分区段调度结果、湖泊调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调度运行和调度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参考价值。
雷晓辉张利娜纪毅孙嘉辉沈登乐王超
关键词:引江济淮工程水资源调度遗传算法
生物滞留池结构参数优选与试验研究
2022年
为研究生物滞留池结构配置、参数选取对鲁中地区雨水蓄滞和净化效果,选取植物种类、土壤配置、过滤层、过滤层粒径4种代表性因素,对选定因素设置3个水平,通过室外正交试验设定9组试验方案,利用极差分析方法对蓄滞及净化效应对应的试验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利用TOPSIS多目标分析决策方法得到综合指标,确定显著因素,为结构配置提供方案.雨水蓄滞方面,平均雨水存蓄率达56.08%,平均产流起始时间及平均峰现时间分别为103.94,146.50 min,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水体净化效应方面,对悬浮物(SS)、总磷削减整体效果明显,平均削减率分别达到62.89%和70.86%;对COD削减效果较明显,平均削减率为48.03%,对总氮的削减效果相对较弱,平均削减率为42.56%.构建生物滞留池分类方式,对于选定的弱蓄滞、强过滤型生物滞留池,影响因素中过滤层选择影响最显著,过滤层粒径影响次之,植物种类、土壤配置影响不显著,最佳的结构配置中植物种类为狼尾草;土壤配置为40%栽培土,30%草炭土,30%砂质土;填料为上层30 cm厚石英砂,下层20 cm厚沸石;过滤层粒径选择小粒径.
李鹏程李鹏程贾悦郝放
关键词:正交试验TOPSIS法
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的再生微粉可以一定程度取代水泥材料,在工程中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更好地研究其相关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了普通再生微粉和700℃低温煅烧再生微粉对水泥净浆不同取代率下的工作性能、抗折与抗压强度和强度活性指数的影响,拟合出两种再生微粉取代率与类折压比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并进行了再生微粉对水泥净浆微观结构特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取代率增加,水泥净浆的工作性能如流动度减小,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增加;力学性能如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与强度活性指数均减小,再生微粉取代率超过30%时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700℃低温煅烧处理再生微粉取代水泥净浆力学性能优于普通再生微粉取代水泥净浆力学性能。
王炳雷吕泊宁姚坤宇颜士荣
关键词:再生微粉水泥净浆低温煅烧工作性能力学性能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分析软件开发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分析软件,可灵活选用不同的荷载传递函数如双曲线模型和软化模型等分析单位侧阻与桩土相对位移间的关系及桩端位移和桩端阻力间的关系,并将桩分成若干桩段以考虑地基土的成层性,且在分析单桩的非线性受力性状的过程中可考虑地下水的影响。该软件得出的单桩受力性状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提出的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的分析软件是合理可行的,在单桩非线性受力性状的分析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林鹏李术才张乾青李利平张骞许振浩孙超群
关键词:单桩非线性荷载传递函数成层土
碳纤维石墨导电沥青砂浆压敏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以碳纤维与石墨作为导电相材料,通过室内制备导电沥青砂浆试验,分析了不同碳纤维掺量、石墨掺量、石墨碳纤维两相复合对沥青砂浆电阻率的影响;通过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材料的压敏性及可逆性;引入电阻率变化率Fn、单位应力下电阻率变化值Kn两个参数,通过数理统计,探讨了不同循环加载次数下Fn、Kn变化的规律与趋势。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与石墨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沥青砂浆的电阻率;材料电导率随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压应力的卸载而下降,有较好的压敏性;Fn、Kn随循环加载次数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随着循环荷载次数的增加,单位应力下电阻率变化值减小,机敏可逆性趋于稳定;进一步改善材料设计,减少材料的塑性变形,对保证初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
姚占勇韩杰商庆森葛智张晓萌崔衡
关键词:沥青砂浆导电性压敏性电导率
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被引量:26
2014年
基于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F4–4断层为研究对象,研制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可拓展模型试验台架、涌水量采集量测装置及水位自动提升加载装置组成。试验台架采用高强度钢材及钢化玻璃为主体材料,由多榀独立钢构件及内部高强钢化玻璃观察室栓接组合而成,实现试验过程的可视化并兼具美观性,并可根据试验需要通过多组预留螺栓孔进行纵向尺寸拓展,能够实现对断层等不良地质体的模拟;涌水量采集量测装置由涌水采集器、导水管、流速测量传感器等组成,可实现对断层涌水量的实时监测。同时,研制2种满足流固耦合相似要求的水理性质不同的相似材料,能够很好地模拟断层及普通围岩,满足试验要求,并采用光栅光纤监测元件、微型压力盒全程采集断层、普通围岩处位移、渗压、应力等多元信息。采用上述模型试验系统对断层突水进行物理模拟,揭示开挖及突水灾变演化过程中断层及普通围岩多物理场信息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研究方法及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李术才王凯李利平张庆松胡聪周毅刘洪亮林鹏
关键词:隧道工程流固耦合海底隧道突水相似材料多元信息
共39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