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大学博物馆

作品数:125 被引量:283H指数:10
相关作者:邵凤芝杨桂梅巴义彬李文龙张慧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生物学
  • 36篇历史地理
  • 34篇文化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2篇理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3篇非物质文化
  • 23篇非物质文化遗...
  • 18篇博物
  • 18篇博物馆
  • 16篇鞘翅目
  • 14篇拟步甲科
  • 14篇步甲
  • 14篇步甲科
  • 13篇昆虫
  • 11篇旅游
  • 8篇文化
  • 8篇馆藏
  • 6篇文化产业
  • 6篇教育
  • 5篇英文
  • 5篇群落
  • 5篇自然保护
  • 5篇自然保护区
  • 5篇旅游资源
  • 5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121篇河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西...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怀卡托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保定金融高等...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河西学院
  • 1篇河北省地矿中...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邯郸市职业技...
  • 1篇保定市水利局
  • 1篇河北省海洋与...

作者

  • 35篇辛儒
  • 25篇邵凤芝
  • 22篇任国栋
  • 19篇巴义彬
  • 10篇杨秀娟
  • 10篇顾欣
  • 7篇李文龙
  • 6篇孔旭红
  • 5篇杨桂梅
  • 5篇刘浩宇
  • 3篇石福明
  • 3篇孙强
  • 3篇高慧敏
  • 3篇耿超
  • 2篇王海
  • 2篇王释云
  • 2篇冉红凡
  • 2篇顾虹
  • 2篇何振海
  • 2篇田玉

传媒

  • 14篇文物春秋
  • 8篇动物分类学报
  • 7篇河北大学学报...
  • 7篇河北大学成人...
  • 4篇河北大学学报...
  • 4篇商场现代化
  • 3篇河北学刊
  • 3篇经济论坛
  • 3篇中国沙漠
  • 3篇河北科技图苑
  • 3篇Entomo...
  • 3篇第七届全国昆...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文博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文物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考古
  • 2篇四川动物
  • 2篇蛛形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16篇2008
  • 1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博物馆的发展
2010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高校博物馆实际出发,阐述了高校博物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对高校博物馆科学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辛儒王释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博物馆
土甲族昆虫的分类概况及在中国的地理分布(鞘翅目:拟步甲科)
简要介绍了土甲族昆虫的国内外分类研究状况和进展,列出已知分类系统。并对该类昆虫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杨秀娟任国栋
关键词:鞘翅目拟步甲科
文献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性研究——以河北省曲阳石雕技艺与旅游发展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感情、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必须不断完善保护措施和开发新的思路。本文以曲阳石雕作为个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观点、新思路。
辛儒邵凤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高度重视其经济价值,形成经济产业规模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也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应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协调与升级,尤其不能忽视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辛儒孙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整产业结构文化遗产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文化产业
博物馆的“机构化”形象危机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6
2007年
一、博物馆陷入“机构化”形象危机 目前,我国各类博物馆总数目前已达2300多个,特色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每年举办陈列展览近万个,观众1亿5千万人次以上。并且国家有计划要在2010年前建设或翻新1000家博物馆。但是博物馆数量和种类的快速增长虽令人可喜,博物馆的经营运作却令人忧心。我国现有2/3的博物馆存在资金不足、人手不足和访问量不足的问题,有限的门票收入尚不够发放工作人员的工资,维护博物馆正常运作困难重重,更谈不上支撑博物馆维修、收购补充藏品等博物馆再发展的投入。
辛儒孔旭红
关键词:博物馆机构化陈列展览门票收入
从几件明清宝钞看纸币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邵凤芝
关键词:大明宝钞农民生活纸币户部制钱
浮萍休眠体形成过程中的淀粉积累被引量:2
2018年
以紫萍NJ016为对象,研究浮萍休眠体形成过程中叶状体、休眠体中的淀粉、叶绿素含量及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浮萍休眠体形成初期,AGPase活性先明显增加后逐渐下降,较未经脱落酸处理的叶状体其活性下降99.8%;浮萍休眠体形成过程中,α、β-淀粉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α、β-淀粉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含量下降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值呈增加趋势。因此,浮萍休眠体形成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抑制淀粉的降解进行淀粉积累。
赵昭史慧娟张楠肖国华刘存歧金磊
关键词:浮萍酶活性淀粉叶绿素脱落酸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联动推进被引量:11
2008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但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强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正在不断消失,这种状况受到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但民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大众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所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文化部门无疑要恪尽职守,做好相关工作,而旅游行业也大有文章可做,
辛儒孙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类文明政府部门文化形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被引量:2
2007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之根,承载着历史的积淀,保存了民族的记忆。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作用,对此,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永久机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辛儒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谐社会
天然和人工固沙灌木林蜘蛛和甲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2020年
干旱区人工植被恢复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强烈影响了地表和土栖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然而,我们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关键类群-蜘蛛和甲虫对固沙植被恢复的响应及与环境变化关系的认识还很有限。以天然固沙灌木林和2种人工固沙灌木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干旱区天然和人工固沙植被区地表蜘蛛和甲虫分布特征及影响要素。结果表明,天然灌木林与人工梭梭、柽柳林地表蜘蛛和甲虫群落组成明显不同,人工梭梭、柽柳林地表蜘蛛活动密度和甲虫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天然灌木林,而地表甲虫密度和蜘蛛多样性变化与之相反。两种人工固沙灌木林之间蜘蛛和甲虫群落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人工柽柳林地表蜘蛛活动密度、多样性和甲虫物种丰富度均显著高于人工梭梭林。进一步分析发现,蜘蛛群落中狼蛛科、平腹蛛科、皿蛛亚科和球蛛科与甲虫群落中拟步甲科、步甲科和象甲科等一些甲虫种属对3种生境的选择模式不同决定了蜘蛛和甲虫群落聚集结构。植被、土壤环境因子与蜘蛛和甲虫pRDA和pCCA结果表明,草本生物量、凋落物量、土壤含砂量、电导率和灌木盖度是影响蜘蛛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它们解释了82.1%的蜘蛛群落变异;灌木盖度、草本生物量、土壤pH和砂含量是影响甲虫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它们解释了60.6%的甲虫群落变异。总之,人工固沙灌木恢复影响了植被和土壤环境,它们相互作用改变了荒漠-绿洲过渡区蜘蛛和甲虫等地表节肢动物的分布格局。
刘继亮赵文智李锋瑞巴义彬
关键词:黑河中游人工梭梭林甲虫蜘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