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缺血
  • 3篇凋亡
  • 3篇再灌注
  • 3篇神经元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灌注
  • 2篇电针
  • 2篇炎症
  • 2篇神经炎
  • 2篇神经炎症
  • 2篇缺血后
  • 2篇卒中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脑卒中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转导
  • 1篇蛋白转导结构...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市医疗器...

作者

  • 7篇王强
  • 1篇罗维娜
  • 1篇王健琪

传媒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针通过神经元α7nAChR调控炎症小体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索电针是否通过神经元α 7nAChR调控炎症小体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Sham组,MCAO组和EA+MCAO组.采用MCAO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首...
江涛王强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高压氧预处理对SPS暴露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预处理对SPS暴露大学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60 g)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Sham)组,高压氧(HBO)组,SPS组以及高压氧+SPS组。高压氧组每天1小时高压氧预处理(2.5个大气压,100%O2)连续5天;SPS组采用单次延长应激模型;高压氧+SPS组每天1小时高压氧预处理连续5天于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小时,制作SPS模型。4组大鼠于SPS暴露后72小时进行TUNEL染色,第15天经行水迷宫测试。结果:水迷宫实验中大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四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差异[F0.01(3,28)=4.88>4.57,P<0.01;F0.01(3,28)=5.31>4.57,P<0.01]。SPS组明显长于Sham组(P<0.01),而高压氧预处理能够逆转这种效应(P<0.01)。游泳速度四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差异[F0.05(3,28)=2.23<2.95,P>0.05]。SPS暴露后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和密度明显减少,给予高压氧预处理后,神经元形态明显好转,但仍不及对照组。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可以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改善SPS暴露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罗维娜彭页刘毅姚战鹏金鑫王强谭庆荣王健琪
关键词:凋亡高压氧创伤后应激障碍水迷宫
脑卒中与线粒体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线粒体是细胞中氧化磷酸化和合成ATP的主要场所,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的以线粒体动态变化为核心,通过总结其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内容线粒体是一个高度动态变化的细胞器,不断进行着生物发生、自噬、融合与分裂等变化。大量研究证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在脑缺血的多种损伤与修复阶段起到重要作用。趋向增强线粒体的生物发生,调节线粒体自噬和融合分裂,通过调节线粒体的功能,减轻脑缺血损伤,提供有效的神经保护作用策略。
江涛李立亚王强
关键词:脑卒中
电针通过神经元α7nAChR调控炎症小体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索电针是否通过神经元α7nAChR调控炎症小体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Sham组,MCAO组和EA+MCAO组。采用MCAO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首先,...
江涛王强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蛋白转导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er domain,PTD)使大分子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受到了日益广泛地关注。目的以应用最为广泛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为核心,通过总结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内容TAT蛋白转导结构域是人类I型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v virus-1,HIV-1)的功能性结构域。目前已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n eurotrophic factor,GDNF)、Nogo-A细胞外肽140(nogo extracellular peptide1-40,NEP1-40)、抗凋亡蛋白等多种功能性蛋白重组融合,不仅使其透过BBB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还减少了药物副作用。尤其是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synapses dense protein-95,PSD-95)融合形成的TAT-NR289c可减少脑梗死容积,改善神经功能,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趋向TAT蛋白转导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为临床治疗脑卒中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李立亚钟海星王强
关键词:蛋白转导结构域融合蛋白神经保护
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及机制研究
熊利泽王强陈绍洋朱正华张西京董海龙宋立强桑韩飞路志红计根林雷毅
该课题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脑缺血模型和肾下主动脉(infrarenal aorta, IRA)阻断法造成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较系统地研究了高压氧(HBO)和吸氧、电针、异氟醚预处理模拟缺血预处理效果以及中...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预处理
寰枕畸形手术的麻醉处理
2000年
陈绍洋王强熊利泽杨建刚曾毅胡胜董海龙
关键词:寰枕畸形外科手术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