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宁

作品数:15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6篇免疫
  • 6篇EB病毒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3篇免疫表型
  • 3篇金淋巴瘤
  • 3篇抗原
  • 3篇霍奇金
  • 3篇霍奇金淋巴瘤
  • 3篇非霍奇金
  • 3篇非霍奇金淋巴...
  • 3篇表型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咽部
  • 2篇增殖
  • 2篇增殖细胞

机构

  • 15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郧阳医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北京市和平里...
  • 2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大同市第五人...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15篇李宁
  • 11篇高子芬
  • 8篇廖松林
  • 4篇王德华
  • 3篇肖顺贞
  • 2篇杜娟
  • 2篇郭小红
  • 2篇张伟
  • 2篇顾依群
  • 2篇白逸秋
  • 2篇张惠信
  • 2篇刘淑云
  • 2篇李宁
  • 2篇王洪海
  • 2篇李宁
  • 1篇杜娟
  • 1篇侯亮
  • 1篇杨京平
  • 1篇韩志惠
  • 1篇李挺

传媒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护理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4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分型、免疫表型与EB病毒的关系被引量:2
2000年
顾依群高子芬刘淑云贾鲲鹏韩志惠李宁
关键词:NHL淋巴瘤组织学分型免疫表型EB病毒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0年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类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LSAB法 ) ,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 ,检测淋巴瘤中PCNA的表达。结果 :6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低度恶性 3 9例 ,高度恶性 2 3例 ;48例为B细胞淋巴瘤 ,14例为T细胞淋巴瘤。该组病例中 ,PCNA阳性 62例 ,阳性细胞数均 10 %以上 ,PCNA的阳性程度与NHL的恶性度有关 ,在低度恶性组多表现为 +~ , 占 2 5 6% ,而高度恶性组只有 1例为 +, 占 5 2 2 %。 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 ,滤泡中心可见少数 (阳性细胞数 <10 % )散在分布的PCNA阳性细胞。结论 :PCNA表达的阳性程度与NHL的恶性度有关 ;PC
郭小红高小芬李宁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异常的一致性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方法:单克隆抗体DO-7检测8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p53蛋白表达,PCR-SSCP检测其中31例腺癌的p53基因突变。结果:85例NSCLC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58/85),31例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9/31),14例(46%)出现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p53蛋白免疫组化和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无显著相关(χ2=0.1,P=0.76),其一致率为52%。结论:p53蛋白表达并不能很好地反映p53基因突变。
王德华张惠信廖松林高子芬高子芬杜娟
关键词:NSCLC腺癌P53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Ⅰ期、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血管和淋巴管浸润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1998年
为评价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血管浸润(BVI)和淋巴管浸润(LVI)的预后意义,随访76例Ⅰ、Ⅱ期NSCLC病人,HE切片中组织学观察各例NSCLC中的BVI和LVI,Pearsonx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Kaplan-Meier乘积限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生存分析。病人平均年龄56.0岁±8.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8%和64%;BVI(+)占28%,LVI(+)占0.7%,BVI(+)/或LVI(十)占34%;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BVI而非LVI与生存差显著相关(x2=8.66,p=0.003);Cox回归多变量分析显示:脉管浸润(p=0.003)和淋巴结状况(p=0.01)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提示:脉管浸润是评价Ⅰ、Ⅱ期NSCLC病人预后重要的病理因素。
王德华高子芬廖松林李宁王珏张伟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预后
鼻咽部原发性Burkitt′s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被引量:9
1997年
目的研究鼻咽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与Epstein-Barr病毒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L26(CD20),UCLH-1(CD45RO),CS1-4潜伏膜蛋白和EB病毒核抗原2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及双标记方法,观察其免疫表型及EB病毒的检出及定位情况。结果证实EB病毒阳性细胞为肿瘤性B细胞,且占肿瘤细胞的60%~95%。结论结果提示国人鼻咽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与EB病毒有相关性。本实验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
高子芬吕怀盛廖松林刘莉萍时景文李宁
关键词:鼻咽肿瘤伯基特淋巴瘤E-B病毒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1999年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中p53 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常规染色进行组织学分类;利用免疫组化(LSAB) 法进行CD 系列L26(CD20)、4KB5(CD45R) 、UCHL- 1(CD45RO) 和多克隆CD3(CD3)标记,确定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检测p53 蛋白和PCNA(PC10)的表达。结果:60 例NHL中,47 例为B细胞淋巴瘤,13 例为T 细胞淋巴瘤。该组病例中,p53 蛋白阳性检出32 例( 占5333 % ) 、PCNA 阳性60 例( 为100 % ) 。10 例正常淋巴结组织中,p53 蛋白均为阴性,在正常淋巴滤泡中有散在的PCNA 阳性细胞。p53 蛋白、PCNA 阳性信号分别位于肿瘤细胞和增殖细胞核内。在38 例低度恶性淋巴瘤中,p53 蛋白阳性18 例,阳性率为4737 % ;22 例高度恶性淋巴瘤中,p53 蛋白阳性14 例,阳性率为6364 % 。PCNA 的检出全部病例均为阳性,但表达强度明显不同。在低度恶性组多表现为+ ~+ + ,+ + + (10/38 例) ,占2632 % ,而高度恶性组只有1 例为+ ,+ + + (12/22 例) ?
郭小红罗荣顾依群李宁高子芬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P53蛋白免疫组化PCNA
何杰金病中EB病毒感染和bcl-2蛋白的表达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探讨Epstein-Barr(EB)病毒与bcl-2基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64例何杰金病EB病毒的潜在膜蛋白-1(LMP-1)和bcl-2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41例何杰金病组织中的EBER。又用双重染色的方法检测了7例EBER和bcl-2蛋白双阳性的何杰金病例。结果LMP-1和EBER的阳性率分别为39%和44%,所有EBER阳性的病例LMP-1均为阳性。bcl-2蛋白的阳性率为23%,其中仅有7例LMP-1和bcl-2蛋白同时阳性。双重染色结果为,在7例双阳性病例中bcl-2阳性的细胞只有约50%EBER阳性,约40%EBER阳性的肿瘤细胞bcl-2阳性。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在本组研究的病例中R-S细胞的bcl-2蛋白的表达与EB病毒的存在与否无明显相关性。
刘从容廖松林高子芬李宁李宁李宁李岩
关键词:何杰金氏病E-B病毒BCL-2蛋白
护理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通过对北京三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搜集有关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和继续教育方面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临床护士年轻、学历低、缺乏新知识和学习机会,根据这一现状并借鉴国外护理继续教育经验和临床需求,提出探讨性建议:提高对护理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护理继续教育体制,建立激励机制等,以期切实搞好护理继续教育,以利我国护理事业发展。
王申李宁王晨光肖顺贞
关键词:继续教育问卷调查激励机制
非小细胞肺癌中检测肿瘤新生血管的方法学探讨
1998年
为了探讨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vWF)显示肿瘤新生血管的可靠性及方法学。我们对8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cellungcarcinoma,NSCLC)的石蜡组织切片进行F8RA/vW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F8RA/vWF免疫组化清楚地选择性地显示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和其它正常组织不着色,肿瘤内有高密度微血管区。微血管数目均值为71±39,Ⅰ期NSCLC微血管数目均数为652±348,腺癌为766±392。本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F8RA/vWF免疫组化显示肿瘤新生血管有一定的可靠性。
王德华高子芬廖松林张惠信张惠信李宁
关键词:免疫组化非小细胞肺癌
肺腺癌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肺腺癌中突变的频率、位置和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31例肺腺癌的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结果14例(45%)出现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其中7、8外显子突变占73%。P53基因突变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3),在肿瘤≤3cm的病例p53基因突变率显著低于肿瘤>3cm的病例(P=0.005)。p53基因突变与吸烟史、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状况、国际病理TNM分期及瘤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腺癌中P53突变率为45%,主要分布在第7、8外显子,P53基因突变参与肺腺癌癌变的始动和腺癌的进展。
王德华白逸秋廖松林高子芬李宁张伟
关键词:肺腺癌P53基因PCR临床病理基因突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