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地质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巴汗淖地区马五_6段碳酸盐岩C、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岩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汗淖地区马五6段为风化壳型碳酸盐岩地层,岩性以鲕粒灰岩、晶粒白云岩为主,次生孔隙发育,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采用Finnigan MAT252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分别对该段碳酸盐岩进行C、O同位素测试,详细分析了巴汗淖地区马五6段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及孔隙演化条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埋藏高温成岩环境使得δ18O值与奥陶纪海水的δ18O值相比明显偏负,且白云岩δ18O值与灰岩δ18O值相比偏负,主要是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结果;δ13C值与奥陶纪海水δ13C值相当,极个别数值偏负,说明研究区马五6段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受有机碳影响较小,表明成岩作用发生在浅-中埋藏条件下。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关系明显,主要是大气淡水成岩作用的改造,优化了孔隙及渗流通道,提高了储层的物性。
- 田雯陈刚李文厚高路恒杨甫白金莉陈萌
- 关键词:碳酸盐岩次生孔隙白云石化作用
-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21
- 2002年
- 从中生代沉积古气候、古地势、古沉积边界、湖泊沉积基准面、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体系等6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湖泊沉积基准面于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两次升高,形成了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三大旋回。从三叠纪到中侏罗世早期,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体系基本为冲积扇或河流(潮湿扇)—辫状河—曲流河—滨浅湖沉积体系;中侏罗世中期为河流沉积体系。
- 刘新月李永林何明喜田纳新南红丽陈刚
- 关键词:焉耆盆地中生代沉积盆地古气候
- 焉耆盆地侏罗系碎屑化学成分与原盆地性质分析被引量:7
- 2000年
- 盆地性质厘定是沉积盆地分析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目前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碎屑化学成分比其骨架颗粒成分更能反映盆地和物源区的构造性质。作者利用侏罗系碎屑岩化学成分(Fe2O3+MgO、TiO2、Fe2O3/K2O、SiO2/Al2O3及K2O/Na2O)厘定新疆焉耆中生代盆地为断陷盆地。
- 吴富强刘家铎吴梁宇王伟何明喜陈刚
- 关键词:侏罗纪碎屑岩焉耆盆地化学成分盆地性质
- 合肥盆地原型恢复与油气评价的研究方法思考被引量:7
- 2002年
- 依据合肥盆地研究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趋向,该文综合分析探讨了合肥盆地原型恢复与油气评价的基本原则、研究思路及其相应的多学科一体化研究方法,强调合肥盆地研究必须坚持"整体、动态、综合"的基本原则,采用盆地今-古构造分析与造山带演化相结合、原始盆地恢复与油气成藏动态预测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研究方法,全面揭示合肥盆地的原始地质构造面貌、形成演化及其多旋回复杂改造特点以及合肥盆地不同演化阶段油气成藏要素的形成-改造-赋存环境及其与油气成藏作用的时空配置关系,客观预测合肥盆地有利的油气成藏-保存单元和有利的勘探区带目标。
- 陈刚李丕龙李学田阎汉杰刘爱永谭明友贾红义
- 关键词:合肥盆地油气评价研究方法
-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高桥区块马五4-1段白云岩储层建设性埋藏成岩作用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受古岩溶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高桥区块形成了层位较稳定的溶蚀孔洞白云岩储层。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地球化学手段等,对研究区马五41段白云岩储层埋藏环境下建设性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区内埋藏环境下建设性成岩作用有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埋藏溶解作用、裂缝作用等。研究区晶粒白云岩C、O同位素比值与奥陶纪海水的C、O同位素值相比明显偏负,表明地层经历了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使得岩石体积缩小、岩石孔隙度有所增加,有利于晶间孔的形成。埋藏溶解作用可形成大量的溶蚀孔、洞、缝等储集空间,为油气的储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裂缝的发育增加了溶蚀孔洞的连通性,有效地提高了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上述3种建设性成岩作用相互叠加配合,使得裂缝与原本存在的孔隙配套,对良好油气储集空间的形成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
- 田雯陈刚李文厚吕剑文李建东杨超
- 关键词:靖边气田
- 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分析的地质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原位微区分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质测年方法之一,对锆石形貌学、内部结构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是正确理解、解释锆石原位微区分析测年结果的关键。通过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CL)、背散射电子图像(BSE),结合锆石的Th/U比值及稀土配分模式曲线特征,可判别不同锆石的成因类型;通过锆石的微量元素分析,可判别锆石寄主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形成环境;利用Ti温度计可限定岩体的岩浆源区深度范围,结合锆石寄主岩石类型及寄主岩石中深源包裹体的研究,可进一步推断锆石母岩浆的起源。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分析相结合的地质测年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最大沉积地层时代限定、碎屑岩物源分析以及古洋盆演化过程约束等方面,且具有强有力的发展前景。
- 杨甫陈刚张文龙田雯田涛赵雪娇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稀土配分模式
- R_o反演的盆地热史恢复方法与相关问题被引量:31
- 2002年
- 同一盆地不同深度的镜质体反射率 (Ro)是盆地所受热流密度变化的反映。因此 ,可通过建立盆地的古热流、古地温及镜质体反射率模型来反映盆地演化历史。但是 ,Ro 在多旋回盆地中存在多解性及不可逆性。所以 ,在用Ro 进行盆地反演时 ,应从原始盆地恢复入手 ,最大限度地挖掘可靠的Ro 资料 ;为了克服Ro 的不可逆性及可掩盖性 ,可将lgRo H剖面进行分段综合解释 ,对于被不整合分隔的沉积层 ,分段求取平均Ro 值作为该段的Ro 值 ,对于突变的lgRo H曲线 ,则应注意局部火山活动的影响 ,剔除异常值 ;另外 。
- 陈刚赵重远李丕龙任战利阎汉杰刘爱永
- 关键词:盆地热史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油气地质
- 酒泉盆地群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被引量:33
- 2000年
- 酒泉盆地群是由两期不同性质、不同世代盆地叠加而成的 .晚侏罗纪—早白垩世为拉张断陷盆地 ,第三纪以来为挤压坳陷盆地 .酒泉盆地群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都较低 ,地温梯度主要在 2 51— 3 0 0℃ /1 0 0m之间 ,大地热流值在 50— 57mW /m2 之间 .酒泉盆地群中生代晚期为拉张断陷 ,古地温梯度高 ,可达 3 75— 4 50℃ /1 0 0m ,新生代以来地温梯度逐渐降低 ,而花海盆地、酒西盆地石北凹陷沉降幅度小 ,古地温高于今地温 .下白垩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古地温控制 .主生烃期仅有一次 ,为早白垩世晚期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酒东盆地营尔凹陷在新生代以来大幅度沉降 ,下白垩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现今地温控制 .主生烃期有两次 ,一次为早白垩世晚期 ,另一次为晚第三纪以来 ,且以晚第三纪以来为主 .不同盆地及同一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由于构造热演化史的不同 ,主生烃期及油气勘探前景明显不同 .
- 任战利刘池阳张小会吴汉宁陈刚李进步马团校
- 关键词:热演化史古地温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