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11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纳米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填充量
  • 2篇热电
  • 2篇纳米镍
  • 2篇纳米镍粉
  • 2篇SEEBEC...
  • 2篇YB
  • 2篇
  • 2篇磁性
  • 2篇磁性纳米
  • 2篇磁性纳米粒子
  • 2篇12
  • 1篇导电
  • 1篇导电聚合物
  • 1篇电聚合
  • 1篇电器件
  • 1篇电阻
  • 1篇液相

机构

  • 10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李鹏
  • 6篇张清杰
  • 4篇官建国
  • 3篇唐新峰
  • 3篇邓书康
  • 3篇袁润章
  • 2篇李涵
  • 2篇肖金生
  • 2篇赵文俞
  • 1篇郭丽玲
  • 1篇刘韩星
  • 1篇曹卫强
  • 1篇翟鹏程
  • 1篇蔡永华
  • 1篇张宁

传媒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第六届中国功...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合物(C_nH_(2n+1)NH_3)_2MCl_4的溶解性研究
2008年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化学滴定法测定了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合物(CnH2n+1NH3)2MCl4(其中M=Mn,Co,Cu,Zn;n=2,4,6,8,10,12)在石油醚、环己烷、丙酮、三氯甲烷、DMF、甲醇、水共7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通过溶解度的分析发现,各杂合物易溶解于极性溶剂中,这被归因于杂合物的极性,且杂合物中有机铵离子与溶剂中强供电子基团之间的作用力大于和无机层中卤素离子之间的力时,杂合物结构解体并溶解。Zn系和Co系比Mn系和Cu系在极性溶剂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这是因为Zn系和Co系有机层和无机层之间的作用力比Mn系和Cu系的要弱。
郭丽玲李鹏刘韩星
关键词:层状钙钛矿有机-无机溶解度
熔体旋甩工艺对Zn掺杂Ⅰ-型Ba_8Ga_(12)Zn_2Ge_(32)笼合物微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新颖的熔体旋甩(MS)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单相Zn掺杂的Ⅰ-型Ba8Ga12Zn2Ge32笼合物,研究了熔体旋甩工艺对其微结构以及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得到的薄带自由面主要由300nm—1μm的小立方体单晶组成,薄带经SPS烧结后得到了具有大量层状精细结构的致密块体.与熔融+SPS工艺制备的试样相比,熔融+MS+SPS制备的Ba8Ga12Zn2Ge32笼合物室温载流子浓度增加而迁移率降低,在测试温度范围内,试样的电导率略有下降,Seebeck系数增加,热导率和晶格热导率显著降低,900K时其晶格热导率从1.06W/mK降低至0.42W/mK.熔融+MS+SPS制备的Ba8Ga12Zn2Ge32笼合物试样在900K时其最大ZT值达到0.90,与熔融+SPS试样相比提高了75%.
曹卫强邓书康唐新峰李鹏
关键词:热电性能
柠檬酸法合成SrFe_(12)O_(19)磁铅石型铁氧体的晶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采用柠蒙酸法合成具有热稳定性的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IR ,TG和DSC分析表明 :化学计量SrFe1 2 O1 9干凝胶为具有吸水性的柠檬酸盐。不同煅烧温度下的产物XRD分析表明 ,该干凝胶在 45 0℃和 5 5 0℃分解时并不直接形成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结果表明 :60 0℃左右形成的低温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在热力学上并不稳定 ,当温度升高时将被分解成斜方晶系SrFeO2 .5和四方晶系Fe2 O3,分解温度为 688.6℃左右。热稳定的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的形成温度需高于 80 0℃。当温度升至 10 0 0℃时 ,产物由α -Fe2 O3和SrFe1 2 O1 9组成 ,斜方晶系SrFeO2 .5和四方晶系Fe2 O3消失。 12 0 0℃时煅烧产物的组成和含量特征指出 ,温度升至 10 0 0℃后 ,升高温度已不再对SrFe1 2 O1 9的纯度产生影响。给出了粉末XRD法鉴别γ -Fe2 O3和四方晶系Fe2 O3的方法 ,证实在热稳定性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结晶之前有四方晶系Fe2
赵文俞张清杰李鹏官建国
关键词:晶化过程
热电发电器件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解析模型被引量:10
2008年
建立了热电发电器件工作的一维模型,应用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发电器件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并重点讨论了元器件热导及热端板、冷端板与元器件间的接触层热导对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电发电器件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随热端接触层热导和冷端接触层热导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随元器件热导的减小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所得结论对发电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宁李鹏肖金生张清杰
关键词:输出功率
1,2丙二醇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的研究被引量:70
2001年
采用有机醇液相还原工艺 ,用 1,2丙二醇作还原剂 ,制备了晶粒尺寸小于 5 0nm ,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纳米镍粉 ,运用XRD、TEM和SAED微观分析手段 ,研究了还原体系、中间相和NaOH浓度等因素对制备纳米镍粉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乙二醇相比 ,采用丙二醇作还原剂可获得粒径更小的纳米镍粉 ,且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 ;对醇 -水体系和醇溶液两种反应条件下的还原反应的分析表明 ,反应历程不同 。
李鹏官建国张清杰赵文俞袁润章
关键词:液相还原法
Yb填充量对I-型笼合物YbxBa8-xGa16Ge30电传输性能的影响
2007年
采用高温熔融结合SPS烧结工艺制备了Yb/Ba复合填充的I-型笼合物YbxBa8-xGa16Ge30(x=0,0.5,0.7,1.0),研究了Yb的填充量对电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Yb填充量的增加,YbxBa8-xGa16Ge30化合物的电导率先升高后降低,当x=0.7时,电导率达到最高值;Seebeck系数随着X的增加逐渐降低,在所有样品中,YbxBa8-xGa16Ge30化合物的功率因子最大,在950K时达到1.67×10^-3W/m.K^2左右,比未填充Yb的Ba8Ga16Ge30化合物提高了近75%。
李鹏邓书康李涵唐新峰
关键词:电导率SEEBECK系数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
2006年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开发同时具有电、磁性能的功能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是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等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导电聚合物与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既可实现电、磁性能的复合,又可通过调节各组元的组成和结构实现对材料电、磁性能的调节。对目前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方法,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控制,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进行了评述。
李鹏官建国张清杰袁润章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导电聚合物
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对热电器件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传统的热电器件效率模型,提出了考虑接触效应的热电器件效率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接触热阻、接触电阻和接触热阻、接触电阻同时存在情况下热电器件效率的变化,并就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对热电器件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考虑接触效应的热电器件效率随负载的变化趋势。
蔡永华李鹏翟鹏程肖金生张清杰
关键词:热电器件接触电阻接触热阻
聚合物保护纳米镍粉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8
2005年
采用改进的多元醇液相还原工艺,用 1,2 丙二醇作还原剂,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剂保护下,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在均相成核条件下,合成了粒径 25nm,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纳米镍粉,运用XRD、TEM、SAED、FTIR 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NaOH浓度、PVP加入量等因素对制备纳米镍粉的影响。研究发现NaOH可以提高成核速率,调节颗粒生长溶质浓度,是形成粒径均匀纳米颗粒的重要条件。适量的聚合物保护剂,可以阻止成核颗粒生长,减小粒径,防止颗粒团聚,FTIR分析显示PVP分子与纳米颗粒之间存在化学作用。
李鹏官建国张清杰袁润章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聚乙烯吡咯烷酮
Yb填充量对Ⅰ-型笼合物YbxBa8-xGa16Ge30电传输性能的影响
采用高温熔融结合SPS烧结工艺制备了Yb/Ba复合填充的Ⅰ-型笼合物YbxBa8-xGa16Ge30(x=0,0.5,0.7,1.0),研究了Yb的填充量对电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Yb填充量的增加,YbxBa...
李鹏邓书康李涵唐新峰
关键词:电导率SEEBECK系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