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24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松塔
  • 2篇豆角
  • 2篇毒性
  • 2篇多糖
  • 2篇油豆
  • 2篇油豆角
  • 2篇色谱
  • 2篇食品
  • 2篇食品安全
  • 2篇食品安全法
  • 2篇食用膜
  • 2篇农产
  • 2篇农产品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阈值
  • 2篇污染
  • 2篇相色谱
  • 2篇可食用
  • 2篇可食用膜

机构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清华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国家大豆工程...

作者

  • 24篇王静
  • 5篇杨鑫
  • 4篇赵海田
  • 4篇丁怡
  • 4篇姚磊
  • 3篇王萌
  • 3篇张英春
  • 3篇陈世宝
  • 3篇马莺
  • 2篇唐晓珍
  • 2篇蒋士强
  • 2篇邬元娟
  • 2篇蒙琦
  • 2篇连玉晶
  • 2篇董爱军
  • 2篇高星烨
  • 2篇张华
  • 1篇王学东
  • 1篇佘永新
  • 1篇王鑫淼

传媒

  • 3篇地学前缘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中国甜菜糖业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政协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1年
天然产物体系复杂,且有效成分含量低,采用一般的分离方法富集难度较大。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高选择性分离介质的有效技术手段,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选择性强,分离操作简单,在各种分离纯化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目前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中的研究进展。
杨鑫张华董爱军张英春赵海田姚磊佘永新王静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纯化
基于作物Cd富集系数的土壤有效态Cd化学浸提方法筛选
2024年
土壤中镉(Cd)被作物吸收的程度及其生态风险取决于土壤中Cd的赋存形态,基于Cd有效形态的污染土壤风险评价及在此基础上制订污染土壤修复安全阈值是Cd污染农田土壤风险评价和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化学浸提方法较多,但缺乏针对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的普适性浸提方法已成为Cd污染土壤风险评价技术瓶颈。本研究采集了全国9个不同性质农田土壤,以水稻、小白菜和玉米为测试作物,通过外源添加方法制备Cd污染土壤,结合土壤培养和盆栽实验,测定了5种常用化学浸提方法,包括中性无机盐浸提方法(CaCl_(2)浸提法)、弱酸浸提法(HCl浸提法)、络合螯合剂浸提方法(DTPA和ETPA浸提法)和组合浸提方法(Mehlich-3(M3)浸提法)对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浸提效果及其与作物Cd吸收的量化关系,筛选适用于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的通用浸提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浸提法提取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浸提方法对土壤中Cd的浸提率(%)为DTPA≈EDTA≈HCl>M3≈CaCl_(2)。不同化学浸提态Cd与作物Cd吸收的相关系数间具有显著差异,基于综合相关系数方法,得出5种不同浸提态Cd与作物Cd吸收的综合相关系数为I M3=0.765,I EDTA=0.641,I DTPA=0.627,I HCl=0.606,I CaCl_(2)=0.711,M3浸提态Cd含量与不同性质土壤中水稻、小白菜和玉米植株地上部Cd相关性最高,可作为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通用浸提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土壤中Cd有效态评价及Cd污染农田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俞磊孙晓艺秦璐瑶王静王萌陈世宝
关键词:污染土壤
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_(x))及其预测模型
2024年
毒物学资料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污染土壤中Cr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主要瓶颈。本研究选取了我国7种不同性质土壤,分别以蚯蚓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和微生物基质诱导呼吸(SIR)为毒性测试终点,基于Log-logistic剂量效应关系及低剂量刺激效应函数模型对不同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 x)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土壤中Cr对蚯蚓、小白菜、土壤微生物毒性均随着土壤Cr含量的增加而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剂量效应关系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不同性质土壤中,基于微生物(SIR)、蚯蚓、小白菜毒性测试的EC 10分别为22.1~53.7、65.0~137.2和82.1~220.2 mg/kg,EC 50分别为50.3~103.7、103.9~369.0和159.9~441.9 mg/kg;不同物种Cr毒性阈值由大到小顺序为小白菜>蚯蚓>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对Cr毒性最为敏感;在土壤Cr低含量(<112 mg/kg)条件下,3种测试物种对Cr毒性表现出明显的低剂量刺激效应,其中,蚯蚓在不同性质土壤中最大刺激效应为102%~108%,小白菜为105%~112%,相对来说,土壤中Cr对微生物的低剂量刺激效应较小,最大刺激效应为104%;pH、黏土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可以较好预测不同性质土壤中Cr的毒性阈值。研究结果对土壤中Cr的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中Cr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晓艺王萌秦璐瑶俞磊王静陈世宝
关键词:
土壤环境基准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以Cd为例
2024年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多学科交叉与基础性科学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科学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前提。本文针对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中影响重金属毒性阈值的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剂量效应关系测定中等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土壤老化因子与淋洗因子的矫正,低剂量刺激效应拟合及毒性数据归一化方法等,最后以农田土壤Cd为例,推导出不同性质土壤中Cd环境基准(HC_(5))及其与土壤性质的连续性分布曲线方程(LogHC_(5)=0.132pH+0.083OC+0.008CEC-1.448),以期为农田土壤环境指标基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萌俞磊秦璐瑶孙晓艺王静刘佳晓陈世宝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重金属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遭遇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出口竞争力受到极大影响。这对于我国农产品走向世界、争取国际市场非常不利,同时也影响到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如何合理评估技...
王静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
文献传递
犬冠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两种检测方法的建立
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是小肠的自限性病原体,一般会导致幼龄犬非致死性的轻度腹泻,当与其他肠道病原体共感染时,患病动物死亡率升高。1971年CCoV首次在德国报道,目前呈世界性流行。近...
王静
关键词:冠状病毒病菌株鉴定疾病诊断
禽腺病毒Ⅰ群单抗表位鉴定及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禽腺病毒(Fowl adevenovirus,FAdVs)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是危害家禽养殖业的一类重要传染病病原。FAdVs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Hydropericardium syndrom...
王静
关键词:家禽疾病抗体检测ELISA法
文献传递
红松松塔粗多糖酶法脱蛋白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摸索红松松塔粗多糖脱蛋白工艺条件,为松塔粗多糖的纯化提供理论依据。从三种蛋白酶中筛选出脱蛋白效果最佳的蛋白酶为胰蛋白酶,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H值对松塔粗多糖脱蛋白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最佳脱蛋白条件为pH值为4.5,酶添加量为0.10%,酶解温度为60℃和酶解时间为2.0h。
高星烨杨鑫董爱军蒙奇王静张华张英春马莺丁怡
关键词:松塔多糖脱蛋白酶法
枯草芽孢杆菌Tpb55挥发物对烟草的防病促生效应
枯草芽孢杆菌Tpb55 菌株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并延缓黑色素的产生。在相对封闭的试验条件下,Tpb55 菌株挥发性物,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达100%。促生效应测定结果表明,Tpb...
张成省孔凡玉刘朝科杜卫民李文刚王静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挥发物防病作用促生作用
壳寡糖对酸乳后酸化抑制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壳寡糖,研究其对酸乳后酸化抑制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壳寡糖的浓度为0.25%时,对酸乳的后酸化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空白对照比添加0.25%壳寡糖酸乳的酸度高24.99°Т,其原因是壳寡糖能与细胞体内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质结合,扰乱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变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从而抑制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繁殖,有效的抑制了酸乳的后酸化。
曹维强王静张英春王学东
关键词:壳寡糖酸乳后酸化壳寡糖过氧化氢氧化法保加利亚乳杆菌选择透过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