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微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细胞
  • 3篇诱导大鼠
  • 3篇微血管内皮
  • 3篇微血管内皮细...
  • 3篇免疫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病毒
  • 2篇上皮
  • 2篇兽医
  • 2篇气管
  • 2篇气管上皮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抗病毒

机构

  • 13篇北京农学院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北京动物园

作者

  • 13篇张涛
  • 8篇胡格
  • 7篇段慧琴
  • 7篇穆祥
  • 4篇索占伟
  • 3篇杨佐君
  • 3篇高立云
  • 2篇尹龙
  • 2篇崔永勇
  • 2篇刘钟杰
  • 2篇王俊杰
  • 1篇滕可导
  • 1篇俞英昉
  • 1篇王安如
  • 1篇张爽
  • 1篇杨英
  • 1篇林红
  • 1篇张磊
  • 1篇李玉妹
  • 1篇许剑琴

传媒

  • 3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畜牧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感染法氏囊病病毒后鸡法氏囊组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建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动物模型,将法氏囊病病毒(IBDV)BC6/85毒株人工感染5周龄的SPF鸡,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用打分的形式研究攻毒后2~432h,感染鸡法氏囊中病毒的定位以及法氏囊组织病变和IBDV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感染鸡的法氏囊与法氏囊腔中都能检测出病毒和有病理损伤的现象,且IBDV检出的时间迟于损伤出现的时间。法氏囊小结中IBDV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和损伤程度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出先协同增长后有所不同的变化趋势。并在感染后期发现感染鸡法氏囊中仍能检测出病毒且有少量新生的淋巴小结。通过详细记录鸡感染IBDV BC6/85后的整个病程,初步建立了该毒株的动物模型,并通过打分的形式,将感染鸡法氏囊中的病毒增殖与炎症损伤两者联系起来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病的致病机制并为其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俞英昉王安如张爽宋路莎韩德平马海燕张涛滕可导
关键词:法氏囊病病毒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网络自律运动有序性的研究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 :探索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网络的生理特性。方法 :在用针灸经络定位仪严格确定定位的基础上 ,利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测定、记录同一经线不同部位、同一断面不同经线、经线与非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的活动。结果 :①经线区皮内的微血管网络具有同步舒缩的特性 ,而非经区皮内微血管间的舒缩活动无同步性 ;②同一经线不同部位皮内微血管网络的舒缩活动具有基本一致的频率 ;③不同经线间皮内微血管网络的舒缩活动具有不同的频率 ;④左右侧同名经的皮内微血管网络的舒缩活动频率基本一致。结论 :体表经络的实质是皮内呈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
穆祥段慧琴张涛黄会岭索占伟胡格
关键词:经络微血管
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肾阳虚模型评价被引量:10
2017年
从不同角度评价氢化可的松诱导的SD大鼠肾阳虚模型,以验证此造模方法的可行性。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氢化可的松后肢肌肉注射造模15d,期间观察大鼠体征变化并测体质量、体温。15d后,心脏采血,脱颈处死大鼠,取相应脏器测质量并计算胸腺、脾脏脏器指数;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雌二醇(E2)、睾酮(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生长激素(GH)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减轻(P<0.01),体温显著下降(P<0.01),脏器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浆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T3、T4、E_2、T、ACTH、CORT、G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肾阳虚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马晓宇姜梦如张涛杨英
关键词:SD大鼠肾阳虚动物模型
黄芩苷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表达抗病毒蛋白的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黄芩苷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Cs)表达抗病毒蛋白量的最适刺激浓度和时间。方法: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BECs为模型,探索了黄芩苷不同浓度和时间段诱导BE...
崔永勇王俊杰张涛段慧琴高立云穆祥胡格杨佐君
关键词:中兽医药物学黄芩苷
基质胶提取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基底膜是细胞外基质的特化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的组织之中,不仅为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提供支持结构,而且发挥着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基质胶是从富含胞外基质蛋白的EHS小鼠肿瘤中提取的可溶性基底膜制备物,它含有几乎所有的基底膜成分,能良好模拟基底膜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特性,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多种实验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关键生物材料,尤其是类器官培养的重要载体。综述了基质胶的生物学特性、提取制备方法及主要用途,讨论了基质胶潜在应用领域与价值,分析了国内外基质胶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基质胶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中国基质胶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张涵漪王天一路惠添张涛
关键词:基底膜细胞外基质
不同酶消化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筛选适用于大鼠肺组织消化分离的酶消化液,为改良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无菌取新生大乳鼠肺脏组织,剪碎后随机分为9组,加入相应的酶消化液后,于37℃水浴消化,15 min、30 min和60 min时分别吹打和观察、拍照,消化液过70μm细胞筛,滤液离心,沉淀用培养基重悬,接种孵育培养2 h,洗去未贴壁细胞后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消化60 min时,除木瓜蛋白酶组外,其他各组均已无明显的块状结构,其中,胰蛋白酶组、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组和弹性蛋白酶-胶原酶Ⅱ组消化最为充分;接种孵育2 h后,分散酶Ⅱ-胶原酶Ⅱ组的贴壁细胞量最多,木瓜蛋白酶组无明显的贴壁细胞,其他各组居于二者之间。【结论】分离培养大乳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时,0.1%分散酶Ⅱ-0.1%胶原酶Ⅱ溶液优于本试验所用其他8种酶消化液。
李佩珊张志欢孙雄吴显平张永红张永红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酶消化
小檗碱对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体外培养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在培养3、6、9、12h后,用比色法检测正常细胞与不同浓度小檗碱处理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比较各组细胞NO的分泌水平。结果小檗碱处理组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以5μg/mL剂量组作用最显著。结论促进内源性NO释放,介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改善肠道局部微循环,是小檗碱一个重要的药理作用机制。
索占伟胡格段慧琴许剑琴张涛尹龙刘钟杰穆祥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肠黏膜小檗碱一氧化氮
5种中药有效成分诱导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γ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探讨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能否诱导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IMMVECs)表达IFN-γ,本实验采用双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了穿心莲内酯、人参皂苷Rb1、苦参碱、绿原酸和甘草次酸等5种中药有效成分对体外培养的大鼠IMMVECs表达IFN-γ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内酯、人参皂苷Rb1、苦参碱、绿原酸和甘草次酸均可以诱导大鼠IMMVECs表达IFN-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同一个时间段内,5.0 mg/L穿心莲内酯组IFN-γ的表达量高于10.0 mg/L穿心莲内酯组,20.0 mg/L人参皂苷Rb1组IFN-γ的表达量高于40.0 mg/L人参皂苷Rb1组,20.0 mg/L苦参碱组IFN-γ表达量高于40.0 mg/L苦参碱组,5.0 mg/L绿原酸组IFN-γ的表达量高于10.0 mg/L绿原酸组,5.0 mg/L甘草次酸组IFN-γ的表达量均高于10.0 mg/L甘草次酸。本结果提示:穿心莲内酯、人参皂苷Rb1、苦参碱、绿原酸和甘草次酸均可以激活MVECs诱生IFN-γ,而IFN-γ的表达可能与中药的抗病毒作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尹龙李玉妹孙静张涛段慧琴董虹穆祥胡格
关键词:中药微血管内皮细胞IFN-Γ
兽医学硕士《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课程建设探索
2021年
细胞培养技术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兽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试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分析该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学科特点及选课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进行优化和调整。实践表明,通过课程改革,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选课学生的试验研究进展。
张涛胡格
关键词:细胞培养兽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薏苡仁水提液对试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机制
2022年
为探究薏苡仁水提液(CSD)对试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机制,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CSD对小鼠进行预保护,并使用5%(w/v)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小鼠试验性结肠炎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血清氧化指标、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和免疫细胞表型对CSD的保护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CON)组相比,模型(DSS)组小鼠DAI、组织病理学评分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明DSS造模导致小鼠出现试验性结肠炎症状,引起小鼠全身性氧化应激;与DSS组相比,低浓度薏苡仁水提液(LCSD)组和高浓度薏苡仁水提液(HCSD)组小鼠DAI、组织病理学评分和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表明CSD可预防小鼠出现试验性结肠炎症状,防止小鼠全身性氧化应激;此外,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组织内CD4^(+)、CD8^(+)T淋巴细胞占比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LCSD组和HCSC组小鼠结肠组织内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DSS组相比,LCSD组和HCSD组小鼠结肠组织内CD4^(+)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CSD对试验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与调节小鼠结肠组织内免疫细胞数量有关。由此可见,CSD对试验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淋巴细胞分布、维持固有免疫细胞数量、增强机体抗氧化作用有关。
张涛周期律余儒洋钟佳刘钟杰胡宇声
关键词:薏苡仁结肠炎氧化应激T淋巴细胞亚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