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30 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植物
  • 6篇木荷
  • 5篇马尾松
  • 3篇地理
  • 3篇树干
  • 3篇环境因子
  • 3篇高中地理
  • 2篇液流速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优势植物
  • 2篇植物叶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杉木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树干呼吸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水葫芦

机构

  • 30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教育部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万木林自然保...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福建省微生物...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作者

  • 30篇王健
  • 20篇王健
  • 14篇郑怀舟
  • 11篇黄儒珠
  • 8篇朱锦懋
  • 5篇李机密
  • 5篇黄玮
  • 4篇盛浩
  • 4篇杨玉盛
  • 4篇陈光水
  • 4篇郑珂晖
  • 4篇钱伟
  • 3篇谢锦升
  • 3篇林恬
  • 3篇宁正元
  • 2篇曾宏达
  • 2篇史梅娟
  • 2篇郭剑芬
  • 2篇李熙波
  • 2篇汪滢

传媒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亚热带资源与...
  • 3篇中学地理教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福建电脑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武夷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竹林资产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2010年
将专家的评估知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构建毛竹林资产评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经实例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本系统得到的结果和传统方法所得的结果相似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可以使毛竹林的资产评估工作更为迅速方便,为评估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分析。
郑珂晖宁正元王健
关键词:毛竹林资产评估辅助决策系统
应用概念图培养区域认知素养--以“产业转移”为例
2022年
区域认知素养的养成需以系统的地理知识为依托,经过反复的思维活动。概念图具有组织知识、呈现思维过程的优势与实用性,是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工具之一。文章以“产业转移”教学为例,探讨概念图在培养区域认知素养中的应用。
李淑霞王健林悦曹艳钱伟林泉生
关键词:高中地理概念图产业转移
“课程思政”理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被引量:28
2021年
基于新时代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及倡导"课程思政"理念应用于地理课程教学的背景,探讨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基本内涵,探索"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并以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二册为例,挖掘"课程思政"要素,以期为"课程思政"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提供借鉴。
林悦王健钱伟曹艳李淑霞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理教材
福建长汀重建植被马尾松与木荷光合特性比较被引量:22
2009年
比较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重建植被措施治理后,2个不同恢复程度生境中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木荷(Schima superba)光合特性季节变化及日进程,结果表明:(1)马尾松净光合速率(Pn)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恢复程度较低生境(样地Ⅰ)马尾松Pn最大值出现在秋季,恢复程度较高生境(样地Ⅱ)马尾松Pn春季最大,秋季次之;样地Ⅱ马尾松Pn日均值冬季显著低于样地Ⅰ(P<0.05),春季极显著高于样地Ⅰ(P<0.01),反映出样地Ⅱ马尾松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强于样地Ⅰ马尾松。(2)样地Ⅰ和样地Ⅱ木荷Pn季节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且样地Ⅱ木荷Pn高于样地Ⅰ;此外,样地Ⅱ木荷Pn秋季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重建植被措施治理后,木荷在恢复程度较高生境中生长良好。(3)根据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的变化方向判断,夏季和秋季样地Ⅰ马尾松与木荷Pn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8:00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显示在长期较为恶劣的生境条件下,马尾松与木荷已形成一种趋同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即通过气孔调节限制蒸腾失水,但这种适应是以降低光合速率为代价的,这也是样地Ⅰ马尾松与木荷生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4)同一生境,木荷Pn与蒸腾速率(Tr)均明显高于马尾松,尤其样地Ⅱ2树种间的差异更显著,表明重建植被措施实施后,生态恢复程度较高生境中,木荷生长、竞争优势强于马尾松。
黄儒珠李机密郑怀舟王健王健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马尾松木荷
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光木茎干液流密度季节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对100%、4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幼树茎干液流密度(SFD)以及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并对SFD与Tr、Gs及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Tr和Gs均随光照的减弱而降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均呈昼高夜低的日变化规律,且SFD日均值和日峰值均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最高、在8%自然光照条件下最低。在10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SFD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数情况下在液流启动时即达到峰值;而在40%自然光照条件下其日变化曲线则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9:15至13:30。除春季外,其他季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SFD日均值和日峰值总体上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夏季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Tr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他季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Tr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在4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季节Gs的日变化曲线也呈"单峰型",且其峰值出现时间与Tr基本相同;而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冬季Gs的日变化曲线也为"单峰型",但在其他季节则呈"双峰型",并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与叶片Tr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叶片Gs的相关性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光照条件下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SFD与叶片水汽压亏缺、大气温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呈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与PAR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PAR是影响观光木SFD四季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
汪滢王健王健郑怀舟王振兴黄儒珠
关键词:观光木光照条件水分生理指标环境因子
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重建植被马尾松和木荷夏秋季树干CO_2释放速率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于2008年夏季和秋季,原位监测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程度样地重建植被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 CO2efflux rate,FCO2);并分析了FCO2与树干温度、气温、树干液流密度、空气相对湿度、树干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对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夏季和秋季FCO2值大小、FCO2日变化规律、以及FCO2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植被重建后样地中植物FCO2显著提高,恢复程度低样地马尾松夏秋季节FCO2的平均值为1.18μmol/(m2.s),显著低于恢复程度高样地马尾松、木荷(夏秋季节FCO2平均值分别为1.85,5.28μmol/(m2.s)(p<0.05)。夏季,恢复程度低样地马尾松FCO2日变化规律为三峰型,且其与树干温度、气温、树干液流密度、空气相对湿度显著相关(p<0.05);但其余时间,两样地马尾松、木荷FCO2日变化均为双峰模式,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植被重建后,样地中温度、土壤肥力等环境因子改善,使植物树干生长速率加快,是导致样地间FCO2存在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
黄玮朱锦懋黄儒珠郑怀舟王健王健
关键词:树干呼吸植被重建水土流失
陆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42
2009年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作为叶片光合与水分生理过程的耦合因子,不仅是联系植被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的重要变量,同时亦已成为揭示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对策的重要手段。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涡度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植物WUE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不断得到扩展,研究内容、尺度也不断拓宽。深入认识植物WUE的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揭示不同植物对生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平衡关系的理解。目前生态系统水平WUE的研究尚处初始阶段。如何建立不同尺度水平WUE间的联系机制,将成为今后该研究领域的关注点。本文在阐述植物WUE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叶片水平WUE的影响因子、种间差异与水分利用策略,以及WUE与其他叶性状的关系,介绍了当前生态系统水平WUE的研究状况,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
李机密黄儒珠王健王健郑怀舟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稳定碳同位素生态系统
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述评被引量:9
2009年
我国热带亚热带区域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潜在脆弱性,在人类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南方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包括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群落演替机制、养分循环和碳循环,山地丘陵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湿地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入侵机制和温室气体排放,城市植物的环境修复、热岛效应缓解及碳源汇功能等,并展望了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修复和重建大面积的退化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人居环境和人类健康,提高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生态安全保障,是今后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杨玉盛郭剑芬王健王健盛浩李熙波林成芳王维奇谢锦升
关键词:植物生态学湿地退化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种优势植物叶碳、氮含量及其与热值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测定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种不同层次优势植物叶片碳(C)、氮(N)含量和热值大小,分析探讨C、N、C/N的季节变化动态及其与热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C、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47. 79%和1. 77%,与全球陆生植物相比,表现为C含量高,N含量低,即N素受限,高C/N表明该地区植物养分利用效率高; 12种优势植物叶片平均C、N含量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C/N呈:秋季>冬季>春季>夏季,C含量季节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 01);不同植被层次植物叶片C含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而N含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0. 01); 12种优势植物叶干质量热值(GCV)、去灰分热值(AFCV)与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灰分含量(AC)与C含量显著负相关; AFCV与N含量显著正相关.表明C含量可反映热值的高低.上述结果可为科学估算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N库贮量,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林恬郑怀舟郑怀舟王健王健
关键词:热值优势植物
长汀水土流失区重建植被WUE及相关叶性状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对长汀水土流失区不同生态恢复程度生境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木荷(Schima superba)的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N含量及C/N进行了分析,并以叶片δ13C值和C/N分别指示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氮素利用效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研究发现:1)随着生境恢复程度的提高,马尾松与木荷的δ13C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木荷对环境的响应比马尾松敏感.2)同一生境,马尾松的δ13C值高于木荷,植被恢复程度较高的生境两者差异更明显,δ13C值变幅为2.20‰.3)相同生境,马尾松的NUE高于木荷,SLA和叶N含量低于木荷,恢复程度较高的生境差异显著(P<0.05).4)树种间的NUE与WUE不存在权衡,SLA和叶N含量的变化趋势与WUE相反.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木荷WUE对资源梯度变化的响应趋势相似,木荷的可塑性较强;在干旱贫瘠生境中,马尾松比木荷具有更保守的水分利用方式和氮素消费方式,适应能力更强,能起先锋树种作用,随着生态恢复程度的提高,木荷具有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和生态适应性.
李机密黄儒珠郑怀舟王健王健周延锋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叶性状马尾松木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