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25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隧道
  • 7篇滑坡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危岩
  • 4篇稳定性分析
  • 4篇公路
  • 4篇衬砌
  • 4篇值模拟
  • 3篇地质
  • 3篇高速公路
  • 3篇病害
  • 2篇岩石力学
  • 2篇渝黔高速公路
  • 2篇灾害
  • 2篇三峡库区
  • 2篇隧道衬砌
  • 2篇判据
  • 2篇破坏过程
  • 2篇围岩
  • 2篇库区

机构

  • 25篇重庆交通大学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

  • 25篇李明
  • 15篇叶四桥
  • 12篇唐红梅
  • 12篇陈洪凯
  • 7篇祝辉
  • 6篇石晋旭
  • 6篇李明
  • 5篇王昌贤
  • 1篇杨世胜
  • 1篇肖盛燮
  • 1篇段怀志

传媒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公路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岩土力学
  • 1篇路基工程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山西建筑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交通科...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地质灾害链式机理研究被引量:55
2008年
滑坡、泥石流与危岩是典型的地质灾害,每年由其造成的损失占到所有地质灾害的一半以上,针对典型地质灾害的链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大意义。从典型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过程入手,将灾害过程视为链式过程,将人为的工程防护治理措施视为断链过程。一个完整的链式过程包括致灾环、激发环、损害环和断链环。致灾环主要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质因素构成,激发环主要是由暴雨、地震、冰雪融水等非地质因素构成,损害环是由灾害发生后形成的灾害损失构成,断链环则是指工程治理与防护措施。
李明唐红梅叶四桥
关键词:地质灾害
裸洞隧道病害形成耦合机理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裸洞隧道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地下应力场在损伤、渗流、温度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耦合过程。从裸洞隧道开挖后的弹塑性应力场出发,使用Bui损伤模型与地下水渗流场组成的激励-反应耦合系统加以研究病害形成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裸洞隧道病害明显产生是损伤和渗流耦合强度因子在0.5左右产生的,随着隧道围岩裂隙的扩展和损伤程度的加剧,围岩塑性区半径随水压力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加速隧道病害的产生,这为探明裸洞隧道病害形成机理研究、治理与防护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李明陈洪凯叶四桥
关键词:病害渗流
重庆市洪崖洞危岩发育机理被引量:16
2008年
危岩是山丘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但是,其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链式规律,包括宏观链及微观链。根据这一原理,以重庆市整治、开发的重点工程——洪崖洞危岩为例,对危岩发育的链式机理进行了探讨,将危岩体划分为群体及单体两类,分析了影响危岩形成的主要因素与过程。运用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方法,初步得到洪崖洞危岩体的天然稳定时间约为661年。基于平面应变假定,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洪崖洞危岩的发育过程进行计算。在链式发育过程中,危岩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岩腔形成过程中危岩体顶部受拉,形成卸荷带裂缝,进而促进了危岩体发生以受拉破坏为主的崩塌,实际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为危岩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李明陈洪凯叶四桥
关键词:数值模拟
隧道高应力网锚喷柔性支护技术理论与应用
2007年
从新奥法原理出发,分析了隧道围岩支护采用柔性支撑的必要性,用壳体理论分析了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柔性特征,论证了支护柔度与围岩形变压力的关系,从控制围岩变形方面,探讨了支护结构对保持围岩稳定性的机理,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李明孙彬张平
关键词:新奥法锚杆围岩稳定性
隧道健康动态评价模型与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在隧道健康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处理样本资料库中的元素,消除了指标类型和量纲的影响后,提出用集对分析方法构造可变模糊集的相对差异度函数,合理的确定了各层相关隧道健康评价指标处于级别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函数,采用乘积标度法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后,得出了隧道健康模糊综合评价动态模型。确定健康级别指标特征值后,结合实例计算证明了文中所提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利于推动可变模糊集理论在土木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李明李明
关键词:隶属函数可变模糊集
三峡库区康家嘴滑坡破坏过程及演绎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三峡库区康家嘴滑坡是在其老滑坡泥石流的前缘堆积扇体中形成的新滑动变形体。滑体表面为第四纪风化土层,滑带为灰绿色粉质粘土或粘土,在降雨与库区蓄水的周期性浸泡作用下,饱和后蠕滑变形,处于欠稳定-极限稳定状态,亟需整治。本文针对其破坏过程及形态加以详细描述,并对滑坡的阶段性演绎过程加以追溯。在查清滑坡地质条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对比分析,对康家嘴滑坡不同变形阶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在新滑坡体(强变形区)采用抗滑桩+排水沟+局部回填压脚、后部变形体采用抗滑桩+排水沟。经对滑体计算,该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达到了防灾减灾的目的。
李明唐红梅叶四桥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破坏过程
危岩主控结构面压剪断裂机理研究
危岩是三峡库区和其他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危岩主控结构面受压剪作用断裂是其主要破坏形式。对它的断裂机理加以深入研究,将对今后危岩的治理与防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单体主控结构面和平行双裂纹主控...
李明唐红梅祝辉
关键词:危岩压剪断裂HOEK-BROWN准则
文献传递
公路高切坡分类及其破坏模式被引量:21
2007年
目前,公路高切坡缺乏一个统一的分类,从而造成其破坏模式分析混乱,降低了公路高切坡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根据岩体结构面的控制性及现场易识性原则,将公路高切坡分成3大类9小类.依据岩性及其组合、岩体结构、岩体强度、结构面间距、走向与边坡走向的关系、结构面倾角与坡角的关系等各种不同组合情况具体分析了公路高切坡可能破坏的具体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楔形体-平面滑动破坏模式、崩塌-滑动破坏模式、滑动-拉裂型破坏模式及滑动-压裂型破坏模式等4种复合破坏模式,对高切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潜在破坏面的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陈洪凯杨世胜叶四桥李明
关键词:破坏模式稳定性分析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健康判据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从研究衬砌背后空洞单项指标判据出发,结合实例采用室内大比例尺模型试验,分析了衬砌背后存在不同尺寸空洞时结构的承载力大小变化、病害产生形式和变化规律等。得到了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的单项指标健康判据:隧道健康状态时背后无空洞,处于亚健康时背后空洞小于100 mm,病害阶段时背后空洞介于100~550 mm之间,病危阶段时背后空洞大于550 mm。
李明李明陈洪凯
关键词:隧道衬砌健康判据
危岩主控结构面强度参数的计算方法
2008年
根据损伤-断裂机理,将损伤的影响简化为对危岩断裂强度因子的线性增大,重点研究了单裂纹和平行双裂纹的强度参数c、φ,并推导出了简化计算公式。试验表明该式能够基本满足工程需要,简单易行。
李明李明唐红梅
关键词:危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