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36 被引量:170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基金
  • 7篇激励机制
  • 7篇过度自信
  • 6篇投资者
  • 5篇代理
  • 5篇契约
  • 5篇委托代理
  • 5篇金融
  • 4篇资本
  • 4篇资本市场
  • 4篇经纪人
  • 4篇基金经理
  • 4篇交易
  • 4篇股市
  • 3篇业绩
  • 3篇系统性风险
  • 3篇开放式基金
  • 3篇非理性
  • 2篇道德风险
  • 2篇行为金融

机构

  • 35篇东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作者

  • 35篇王健
  • 28篇庄新田
  • 4篇陆阳
  • 3篇蒋忠中
  • 3篇王健
  • 2篇姜硕
  • 2篇吴冬梅
  • 1篇李国栋
  • 1篇侯卉
  • 1篇刘剑
  • 1篇池丽旭
  • 1篇田树喜
  • 1篇盛积良
  • 1篇李亚宁
  • 1篇赵金龙
  • 1篇杨杰
  • 1篇张伟平

传媒

  • 7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系统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管理科学
  • 3篇系统管理学报
  • 2篇管理科学学报
  • 2篇管理学报
  • 1篇系统工程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预测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证券市场导报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 1篇技术经济
  • 1篇文教资料
  • 1篇运筹与管理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工程管理科技...
  • 1篇第五届中国管...
  • 1篇第五届中国金...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自我归因偏差的企业团队生产合作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将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团队生产理论相结合,在考虑团队成员自我归因偏差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合作模型,研究企业团队生产中各成员的努力工作程度、最优激励机制以及任务分配,并分析了自我归因偏差对团队生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团队成员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时,部分成员所表现的自我归因偏差不但使其自身对工作热情更高,而且会感染给其他成员,从而降低团队合作道德风险,并提高企业效益。此外,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团队成员将趋于理性,自我归因偏差对团队生产的影响会逐渐减小。该结论在企业选拔团队成员、实施团队激励以及任务分配等方面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团队合作。
王健庄新田
关键词:团队生产激励机制
过度自信对资本市场影响研究综述
在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众多分支中,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要数过度自信理论。大量研究证实,过度自信对资本市场有着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但是至今鲜见对此的系统分析与总结。本文从投资者行为、资产定价、公司财务以及激励机制四方面系统地梳理...
庄新田王健
关键词:过度自信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投资者行为激励机制
文献传递
考虑设备回收的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契约选择与设计优化被引量:1
2022年
设备回收作为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正逐步成为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设备回收情形下进行供应链契约选择与设计优化,进而提升服务型制造设备运营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服务型制造供应链中考虑设备回收的供应链契约选择与设计问题,首先分别在收益共享契约和成本分担契约情形下构建由服务型制造商和运营商组成的博弈模型.其次,通过分析服务型制造供应链中服务型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利润,给出供应链契约的最优选择与设计.结果表明最优供应链契约选择主要由运营商成本率和设备初始变动价值决定,二者在不同区间时应选择不同的供应链契约.最后,将模型扩展到具有政府奖惩机制的情形,即政府根据设备回收残值对服务型制造商进行奖励或惩罚,结果发现政府奖惩机制在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契约下均对服务型制造商有激励作用,而仅在收益共享契约下对运营商有激励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服务制造下考虑设备回收的供应链契约选择与设计优化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何娜蒋忠中王健王健
关键词:服务型制造收益共享成本分担奖惩机制
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波动性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指标和波动性指标的分析,发现市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市场波动程度略低于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从上海股市和深圳股市的横向比较来看,近年来两个市场的流动性没有显著的差异,两市波动序列的吻合程度非常高,波动具有很强的同步性,表明在相同市场制度环境下,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同质性最终决定了两市运行特征的相似性.
王健庄新田
关键词:股票市场流动性波动性交易机制
基于过度自信的资本市场委托代理关系被引量:9
2008年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将过度自信行为考虑进激励机制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设计之中,分别研究了过度自信条件下市场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结果表明,市场微观层面上,经纪人的过度自信行为与委托人采取的内、外监督措施均可降低代理成本,两者在解决委托人与经纪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中是相互替代、而不是相互补充的;市场宏观层面上,被雇佣的过度自信经纪人的人数比例,随其整体对市场自信程度的加大而上升。这两个层面所得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为解决资本市场中的代理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
王健庄新田
关键词:过度自信委托代理关系经纪人
基于组织承诺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设计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将组织承诺纳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首先,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可被观测的信息对称情形下,讨论最优的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进而,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无法被观测的信息非对称情形下,探讨依据企业员工的不同外在特征,如风险厌恶程度、工作成本和工作能力等,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最后,进一步考察了企业生产中依赖于人力劳动程度的高低,对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完善和拓展了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也从组织行为学视角为切实解决企业员工激励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王健庄新田姜硕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组织承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机制
情绪传染、个股波动与股价同步性——来自基金重仓股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基金重仓股背后的委托代理投资关系,采用开放式基金流量数据建立情绪传染指标,分别从个股层面和市场层面,考察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情绪传染对重仓股个股波动和股价同步性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传染对重仓股个股波动存在显著影响,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情绪传染,均对重仓股波动具有推动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投资中的情绪传染同样会使重仓股的股价同步性显著增强.从基金投资中不同主体间存在情绪传染的崭新视角解释市场异象,有助于补充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投资者、基金公司及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侯卉娜仁满都拉刘剑王健
关键词:基金重仓股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基金经理的噪声交易行为与其薪酬被引量:7
2006年
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基金经理的噪声交易行为及其薪酬中的分红比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基金经理噪声交易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而给定其薪酬的条件模型,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当基金经理进行噪声交易时其分红比例的最优值。结果表明:面对股价的上涨(下跌),若基金经理表现的非常悲观(非常乐观)与保持理性相比,会得到较小(大)的收益(损失);若基金经理表现的乐观(悲观)反倒会比进行理性交易获得更大(小)的收益(损失)。此时,作为委托人,支付给基金经理的分红比例,随股票交易风险、基金经理风险厌恶程度及其机会成本的升高而增加;随股价上涨(下跌)幅度和基金经理能力及乐观(悲观)程度的升高而减少。最后给出仿真计算。
庄新田王健
关键词:基金经理噪声交易
非理性信息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均衡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分析了证券市场上信息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与其羊群行为均衡之间的关系。首先建立信息交易者完全理性下的交易行为模型,并对羊群行为均衡做出定义;然后利用2个反映信息交易者非理性程度的参数将模型拓展,得到非理性信息交易者达到羊群行为均衡时2个参数的临界值。结论表明,若市场中的交易者完全理性,则不会发生羊群行为;若考虑其非理性因素,则可能引发羊群行为。并且随着市场中采取相同策略进行交易的人数增加,反映信息交易者非理性程度的2个参数的临界值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庄新田王健
关键词:非理性
基于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的动态激励契约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将行为金融学与激励理论相结合,在经理人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契约模型,研究公司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动态最优激励.结果表明,过度自信和监督机制均可使最优激励契约变得廉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两者在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委托代理问题中,均对激励契约具有替代作用.同时,随着经理任期的增加和工作经验的丰富,一定条件下过度自信对激励契约的替代作用将逐渐减弱,最优的激励最终会提高至提供给理性经理激励的水平.该结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激励方式的不足,为企业节约激励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力地解释经理人中存在的"异象".
庄新田王健
关键词:过度自信经理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