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

作品数:58 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资本
  • 7篇交易
  • 6篇行政
  • 6篇行政垄断
  • 6篇经济增长
  • 6篇经济周期
  • 6篇产权
  • 5篇信息不对称
  • 5篇实证
  • 5篇金融
  • 5篇交易效率
  • 4篇银行
  • 4篇人力资本
  • 4篇商业银行
  • 4篇实际汇率
  • 4篇实证分析
  • 4篇理论与实证分...
  • 4篇均衡实际汇率
  • 4篇汇率
  • 4篇工资

机构

  • 58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8篇李勇
  • 27篇王满仓
  • 6篇高煜
  • 5篇王莉
  • 5篇魏婕
  • 3篇任保平
  • 3篇邹荣
  • 3篇王磊
  • 2篇葛晶
  • 1篇卢盼盼
  • 1篇杨建飞
  • 1篇段谨怡
  • 1篇郭丽丽
  • 1篇俞颖
  • 1篇刘欣
  • 1篇陈伟

传媒

  • 4篇当代经济科学
  • 3篇经济经纬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南开经济研究
  • 2篇财贸研究
  • 2篇中国经济问题
  • 2篇经济评论
  • 2篇财经研究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2篇人文杂志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投资研究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金融评论
  • 2篇西部论坛
  • 1篇经济纵横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2篇200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率——基于扩展CAPM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针对现有文献对于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率研究结果的差异,我们认为不管是羊群效应模型,还是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均由于无法考虑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而使股价波动率的估计有所偏误。因此,基于李勇、王满仓等(2010)所提出的扩展CAPM,本文将影响股价波动率的因素定义为机构投资者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从而可以将羊群效应模型和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统一到相同的框架来分析股价波动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相关数据,选择反映机构投资者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的相应指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TSLS模型等方法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勇王满仓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股价波动率
中国商业银行动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测度被引量:2
2012年
鉴于"坏"产出—不良贷款对于银行动态效率的偏误,本文利用同时考虑"好"产出和"坏"产出的非径向计算方法—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2004-2010年间我国27家商业银行的动态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Luenberger指数测算结果表明:2004-2010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改进趋势,但国有银行改进的速度要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进一步低于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我们基于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等变量的积极影响与准备金率等变量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得出了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莉李勇
关键词:LUENBERGER指数TOBIT模型
双重结构扭曲下的经济失衡:理论与经验证据被引量:4
2016年
以高投资和低消费为特征的结构失衡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大顽疾,其造成的资源错配和经济增长质量问题被广泛诟病。通过横、纵向数据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中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均不在两者的合意区间,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状况明显。基于双重的结构视角,我们采用中国199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失衡原因进行计量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的基本逻辑在于需求与供给层面双重经济结构扭曲:需求层面收入分配结构扭曲(收入分配畸形所产生的总量效应)和供给层面技术结构扭曲(低水平技术供给所产生的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是导致失衡的重要原因。未来对于中国经济失衡的纠偏,其关键是在保增长的前提下进行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特别是对双重结构扭曲的治理和矫正。
魏婕任保平李勇
关键词:经济失衡
相对生产率与均衡实际汇率模型——BSH模型对Elbadawi(1994)的扩展
2013年
通过重新考察Elbadawi(1994)模型中吸收率的决定因素,认为Elbadawi(1994)模型只是从需求角度对吸收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论证。因而从供给角度运用Balassa-Samulson模型对Elbadawi(1994)模型做了改进,引入生产率因素,解决吸收率的内生决定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均衡分析的思路,得出均衡吸收率的决定因素,从而证明了相对生产率与Elbadawi(1994)的相容性,为均衡汇率的测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基于BEER通过1980—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了测算,证实了扩展的Elbadawi(1994)相对于其他模型的优越性。
王莉李勇
关键词:均衡实际汇率相对生产率开放经济均衡汇率理论
温室气体排放与农业生产者福利:理论与实证分析
2018年
本文在Bartz and Kelly的框架下探讨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者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室气体变化会通过加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者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越多,气候变化速度便越快,进而对农业生产者福利的负面影响便越大。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除西藏外)对上述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证实了上述逻辑。最后,本文得出了结论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邹荣李勇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
红利消退、阶段拐点和中国增长方式转变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以对曾经引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轨红利、人口红利和外资外贸红利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证了诸多红利消退现象正在发生,并从逻辑上证明了传统增长模式下的高速增长在今后难以为继,从而迎来了阶段性的拐点。运用面板门限估计的方法对中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红利消退以及新阶段到来这一基本结论。未来以寻求新的红利空间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是必由之路。
魏婕任保平李勇
关键词:增长方式转变
转换成本、晋升激励和经济增长质量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高数量、低质量"的情形,从一个新的视角——转换成本讨论其与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转换成本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转换成本越大,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越低。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证明,当转换成本较小时,晋升激励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大;反之,则较小。进一步,构建转换成本指标,并借助2000—2016年中国257个地市级非平衡面板数据,对转换成本与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因此,识别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约束条件,降低地方政府的转换成本,才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摆脱质量困局的关键。
李勇任保平
关键词: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质量
国有企业的就业拖累效应及其门槛特征被引量:17
2015年
对于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就业拖累效应及其门槛特征。文章指出,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不仅国有企业自身解决就业的能力有限,而且由于存在信贷所有制歧视和融资约束,非国有企业的就业也受到拖累。因此,国有企业存在就业拖累效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竞争性约束促使国有企业的产业分布日趋合理,产权改革也会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决策能力,政策性负担逐渐被剥离,信贷所有制歧视和融资约束也将有所减弱,从而国有企业的就业拖累效应逐渐减小。因此,国有企业的就业拖累效应具有门槛特征。文章利用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断。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李勇郭丽丽
关键词:就业能力国有企业
适度补贴、次优产权安排与长期经济增长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基于信息不完全的前提假设从“生产风险”和“交易风险”两个方面对Yang和Ng(1995)的企业交易效率演进模型进行了扩展,并证明出国有企业低效率的临界交易效率条件:当交易效率较低时,生产风险成本较高,那么国有企业的产权安排将因为有利于节约生产风险成本而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交易风险成本较高,于是民营企业将因为有利于节约交易风险成本而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技术和1985~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命题进行了验证,结论很好验证了上述思想。这就意味着谨慎看待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本身的低效率和进一步的增长拖累)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低效率需要以市场(交易效率)的高效率为前提,即:当存在着市场失灵或缺失时,国有企业仍旧不失为一种有效率的产权结构并促进经济增长。
李勇王满仓高煜
关键词:交易风险产权结构交易效率
资本监管、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效率非对称效应——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再检验被引量:27
2012年
鉴于资本监管、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影响,本文在Li和Wang(201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了坏账率、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内生机制,并得出研究命题:坏账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资本充足率、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和非对称效应。根据上述研究命题,利用商业银行1998-2010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证实了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呈非线性关系以及商业银行效率的非对称效应。上述研究事实表明:过分强调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改善是不合适的,其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但同时也会带来"利润创造能力"的减弱。因此,合理的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才是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明智之举。
李勇王满仓
关键词:资本监管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效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