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97 被引量:1,01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8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金丝猴
  • 18篇滇金丝猴
  • 18篇种群
  • 15篇熊猫
  • 15篇小熊猫
  • 11篇动物
  • 9篇自然保护
  • 9篇自然保护区
  • 9篇保护区
  • 7篇大熊猫
  • 7篇野生动物
  • 6篇种群遗传
  • 6篇保护遗传学
  • 6篇川金丝猴
  • 5篇圈养
  • 5篇种群遗传结构
  • 5篇进化
  • 4篇叶猴
  • 4篇生态学
  • 4篇微卫星

机构

  • 96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西北大学
  • 12篇西华师范大学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宿州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师范学院
  • 2篇大理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96篇李明
  • 50篇魏辅文
  • 17篇任宝平
  • 12篇冯祚建
  • 11篇刘志瑾
  • 10篇胡锦矗
  • 9篇张泽钧
  • 8篇李保国
  • 8篇向左甫
  • 7篇方盛国
  • 6篇饶刚
  • 5篇杨光
  • 5篇黎大勇
  • 5篇伍一军
  • 4篇李春
  • 4篇张树义
  • 4篇蒙世杰
  • 4篇赵亮
  • 4篇张保卫
  • 4篇刘雪卿

传媒

  • 39篇兽类学报
  • 7篇动物分类学报
  • 6篇Curren...
  • 5篇科学通报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四川动物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第八届全国野...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遗传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第九届全国野...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9篇2002
  • 9篇2001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扶绥国际灵长类研讨会概况
<正>2006年3月29日,“中国扶绥国际灵长类研讨会”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政府会议厅拉开帷幕,于 3月31日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兽类学会、广西动物学会、广西林业局、广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共扶绥县委员会和扶绥县人...
黄乘明李明周歧海李友邦于海武正军
文献传递
运用综合方法探讨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滇金丝猴种群动态、分布变迁、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正>气候变化会对物种的种群、分布产生影响。于此同时,人类活动带来的干扰会阻碍动物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运用综合的方法(MAXENT模型,Circuit model模型和遗传分析)探讨从1990年到2050年,气候变化...
赵序茅李明
文献传递
云南塔城滇金丝猴掘食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云南塔城一个滇金丝猴群进行了连续跟踪,旨在调查其生境利用情况。在此期间,我们发现滇金丝猴在地面有掘土行为。通过照片分析,发现滇金丝猴的这种掘食行为旨在获取某种植物地下球茎。后分别在两个地点采用焦点动物行为记录法对这种掘食行为进行了记录。通过比较单次掘食行为的持续时间、掘食行为的发生频次以及掘取成功率,我们发现这些指标在不同年龄-性别组个体间的差异明显。成年雄猴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在单次掘食行为的时间花费上,成年雄猴和雌猴之间无差别,而亚成年个体表现为用时短和变换挖掘地点频繁的特点。就雄猴而言,成年有助于掘食成功。同时发现,带新生仔的雌猴也会下地采掘,但尚无成功采食纪录。进食植物球茎的过程中未发现分享块茎行为,但有抢食表现。
任宝平李明魏辅文
关键词:滇金丝猴
梧州繁殖中心圈养黑叶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野外放归种源选择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线粒体控制区和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梧州繁殖中心圈养黑叶猴的遗传多样性、圈养个体来源地以及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在355 bp线粒体控制区序列中发现了3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包括3个转换、29个颠换和3个插入/缺失,这些变异位点共定义了13种单倍型.圈养黑叶猴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27,单倍型多样性(h)为0.627.采用11对微卫星引物对圈养黑叶猴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47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59,观测杂合度(Ho)为0.551.与其他濒危灵长类动物相比,圈养黑叶猴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将贵州、广西、越南野生黑叶猴和圈养黑叶猴单倍型进行比较,发现梧州繁殖中心圈养黑叶猴个体来自广西境内和广西与越南交界地区.采用微卫星数据分析了圈养黑叶猴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选取3只雄猴和7只雌猴组建了3个家庭单元用于野外放归.
史芳磊杨红喜唐朝晖鲍伟东阙腾程冯碧燕蒋迎红李明刘志瑾潘慧娟
关键词:微卫星DNA野外放归
圈养小熊猫几种病毒的PCR检测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采用巢式PCR/RT-PCR方法,对我国10个动物园中无临床症状的圈养小熊猫的71个肛拭子和61个唾液拭子样品,进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冠状病毒(CCV)、犬腺病毒(CAV)和犬疱疹病毒(CHV)的检测,以评估我国圈养小熊猫是否面临这几种病毒的威胁。对阳性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上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在肛拭子样品中检测到3个CPV和6个CCV阳性结果,经测序后,与GenBank上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99%和100%。而在唾液拭子样品中没有检测到任何阳性结果,且CDV、CAV和CC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阳性CPV的肛拭子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细小病毒毒株,表明圈养小熊猫已受到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的感染,今后应加强这两种病毒的预防工作。本文所采用的PCR方法检测病毒性疾病,能检测到微量的病毒模板,可对小熊猫病毒性感染进行早期诊断。
秦琴张陕宁李明魏辅文
关键词:PCR小熊猫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
乔氏新银鱼基于细胞色素b序列的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被引量:16
2010年
为促进乔氏新银鱼(Neosalanx jordani)种质资源的保护,采集了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5个乔氏新银鱼地理种群计129个样本,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初步分析了乔氏新银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研究结果共检测到18个Cyt b单倍型,发现和其他鱼类相比,乔氏新银鱼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590±0.047),但核苷酸多样性较低(π,0.00088±0.00011)。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乔氏新银鱼5个地理种群内个体间和流域内种群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而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之间遗传分化不明显,显示乔氏新银鱼遗传分化与当前水系的分布格局不吻合。结果表明乔氏新银鱼目前的遗传格局主要是由于长距离独立的建群事件、基因流限制以及种群的持续扩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乔氏新银鱼种群为近期扩张种群,其大部分变异发生在1.897万年之内,与最后一次冰期全面消退、海平面上升、长江流域及淮河流域中下游大量湖泊(适宜生境)形成的时间相吻合。建议对现存的乔氏新银鱼种群,特别是遗传多样性较高的那些种群(如鄱阳湖、太湖及洪泽湖种群)分别保护。
赵亮张洁刘志瑾许木启李明
关键词:细胞色素B种群历史
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网的建设规划与进展被引量:37
2017年
兽类类群和物种多样,分布范围广,适应于多种生境类型,对栖息地变化特别敏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评价的关键指示类群。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网是由中国科学院近年来推动建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的专项网之一,重点对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陆生兽类物种多样性及资源进行监测与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兽类监测研究面临的三大根本任务(兽类物种有什么?在哪里?有多少?),当务之急是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兽类各类群的监测技术规范,制定常态监测计划,全面建设全国性的兽类多样性监测网络技术体系和监测数据公共信息平台。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兽类监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陆生兽类多样性监测网的建设规划,重点介绍该监测网的科学目标、布局、监测技术和监测数据产品等。本文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陆生兽类多样性监测网建设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推动我国兽类多样性联网监测明确发展方向。
肖治术李学友向左甫李明蒋学龙张礼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技术
大熊猫、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及生境分离
大、小熊猫同域分布、以同种竹子为生,并长期共存。为探讨大熊猫和小熊猫的共存机制,作者在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点,选择19个生境变量,对其生境选择和生境分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熊猫和小熊猫在生境利用方面有一些重叠...
魏辅文李明冯祚建王祖望胡锦矗
关键词:大熊猫小熊猫生境选择生态位
文献传递
培养细胞在迟发性神经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2002年
常平安李明伍一军
关键词:迟发性神经毒性体外培养OPIDN发病机制培养细胞
中国怒江片马地区怒江金丝猴种群动态及社会组织初探被引量:8
2014年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泸水县片马镇地区对一群怒江金丝猴的社会组织进行研究,基于野外实地记录与获得的视频资料统计猴群的个体数量,研究群数量初步估计为100只。根据体型、毛色及是否携带婴猴等特征来划分所有个体的性别年龄组,依据单元内个体通过林窗时移动的时间间隔比单元间短的原则来划分不同繁殖单元及全雄群。所有视频中共发现22个一雄多雌单元(OMU)和1个全雄群(AMU),因此怒江金丝猴的社会组织与其他金丝猴物种相似,由多个一雄多雌及其后代组成繁殖单元(OMUs)与雄性个体组成全雄群(AMU)组成重层社会(Modular society);另外基于GPS位点初步确定猴群活动的海拔范围为1 900-3 700 m,猴群生境面积约为12 km2,初步获得猴群的密度为8只/km2,比缅甸的种群密度(1只/km2)大得多。基于种群性别年龄计算种群动态参数,雄雌比为1∶2.1,婴雌比为1∶4.7,成幼比为2.5∶1。与滇金丝猴种群相比,该种群有很低的婴雌比和很高的成幼比。
李光松陈奕欣孙文莫王新文黄志旁李延鹏向左甫丁伟肖文李明
关键词:社会组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