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279 被引量:4,276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6篇经济管理
  • 12篇政治法律
  • 8篇社会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7篇经济增长
  • 42篇企业
  • 29篇中国经济
  • 29篇宏观调控
  • 26篇宏观经济
  • 20篇失衡
  • 20篇经济发展
  • 19篇中国经济增长
  • 19篇经济学
  • 19篇国有企业
  • 19篇产业结构
  • 18篇产权
  • 16篇市场经济
  • 15篇社会主义
  • 15篇货币
  • 14篇金融
  • 13篇经济体
  • 13篇经济体制
  • 12篇经济增长率
  • 10篇所有制

机构

  • 25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国务院发展研...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北京慧聪国际...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经济改革...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英才》编辑...
  • 1篇国务院研究室
  • 1篇人民日报社
  • 1篇中国发展战略...
  • 1篇求是杂志社

作者

  • 258篇刘伟
  • 44篇蔡志洲
  • 10篇苏剑
  • 8篇平新乔
  • 8篇李绍荣
  • 7篇刘伟
  • 6篇黄桂田
  • 3篇杨云龙
  • 3篇盖文启
  • 3篇张辉
  • 2篇吕政
  • 2篇郭凡生
  • 2篇刘迎秋
  • 1篇朱玲
  • 1篇韩德强
  • 1篇吕智慧
  • 1篇张维迎
  • 1篇孙立平
  • 1篇路林书
  • 1篇吴贵生

传媒

  • 17篇经济研究
  • 14篇新财经
  • 11篇经济导刊
  • 10篇经济学动态
  • 9篇中国党政干部...
  • 9篇经济科学
  • 6篇理论前沿
  • 6篇经济理论与经...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工业经济
  • 4篇中国流通经济
  • 4篇前线
  • 4篇学术月刊
  • 4篇管理世界
  • 4篇经济界
  • 4篇政治经济学评...
  • 3篇新华文摘
  • 3篇求是学刊
  • 3篇学习与实践
  • 3篇当代财经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7篇2010
  • 23篇2009
  • 14篇2008
  • 17篇2007
  • 22篇2006
  • 24篇2005
  • 26篇2004
  • 13篇2003
  • 10篇2002
  • 9篇2001
  • 7篇2000
  • 7篇1999
2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2008年
人类历史已经表职,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制度是最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也是最要求并且最能够提升竞争性效率的。所以,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深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便成为中国现阶段实现发展的同一命题的两个方面。
刘伟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制度人类历史经济发展创造力
科学认识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命题
2023年
发展阶段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所规定的。因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判断根据主要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征;进而,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否科学,从根本上涉及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发展要求、基本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涉及基于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对生产关系的性质、特点及运动规律和趋势的认识。所以说,发展阶段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深刻的教训在于对发展阶段的认识缺乏历史客观性,脱离发展的客观实际,脱离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史观。比如,否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客观性、长期性。在苏联的实践中,由建立苏维埃政权到进入社会主义是非常短暂的过程,伴随着生产关系急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严重破坏。在我国历史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虽然没有形成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但也是大大缩短了预定时间进程。“穷过渡”导致的严重结果便是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脱离了生产力性质、要求。又比如,否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历史长期性、艰巨性。在苏联的探索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久,便宣布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后来虽然有所退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坚持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也都受到“共产风”的影响,否定社会主义阶段客观规律的存在,甚至在“一大二公”基础上,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等,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严重破坏。
刘伟
关键词:按劳分配原则苏维埃政权基本经济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历史客观性
中国经济能否突破增长极限被引量:1
2004年
刘伟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极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关于所有制选择的争论
1990年
围绕着社会主义社会中允不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国营企业应不应当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从而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等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苏联发生了三次大的论战。重温和回忆这些论战产生的原因、论战双方的观点等,对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刘伟
关键词:财产制度国有化商品经济所有制国有制国家资本主义
应当怎样实现扩大内需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二是我国经济本身的失衡,但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失衡,即内需增长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应集中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而刺激消费需求最有效、最根本的路径在于努力提高人们的收入并稳定其收入来源;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提高和稳定其收入,关键在于保障人们充分就业;有效扩张就业的关键则在于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提高经济均衡增长的能力。文章提出,应以就业目标的实现来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宏观总需求和总供给管理的经济政策,在实施供给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中,要科学地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区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特点并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刘伟
关键词:扩大内需保障就业
货币政策与金融安全被引量:1
2009年
伴随着美元贬值、次贷风波、全球通胀、地震飓风、核武危机、北京奥运、金融风暴、美国大选……波澜壮阔的2008年已经落下大幕。崭新的世界正酝酿着崭新的巨变。国际战略格局会否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能否扭转经济衰退的危局,中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健康发展,等等,正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2008年11月中旬,在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和长城伟业期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上,来自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的应对方略展开讨论,以全球的视野扫描安全底线,以敏锐的目光透析时代风云,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广大企业汇智聚谋。本刊征得参与论坛的部分专家同意,现将其发言摘要整理后刊出,以飨读者。
刘伟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危机金融安全货币政策特稿
我国地区发展差异与经济高速增长持续能力——地区发展差异是提高反周期能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资源被引量:5
2009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是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本文通过对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7年主要经济增长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内陆地区的加速发展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地区差异正在成为我国提高反周期能力和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资源。
刘伟蔡志洲
关键词:经济增长
非公经济在目前所处经济增长周期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5年
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复杂性,以及针对这种复杂性,这一轮宏观经济措施和以往宏观调控所不同的特殊性,我们才能更好地讨论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非公经济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刘伟
关键词:非公经济宏观经济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周期失衡
经济增长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得失被引量:1
2004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出现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是程度有限;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显示出相应的配合。变化的经济环境必然对货币供应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满足这种新的要求的过程应当是渐进的,而不是大起大落。
刘伟蔡志洲
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问题被引量:4
2005年
文章高屋建瓴,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问题有精辟论述。
刘伟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宏观调控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