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剑

作品数:151 被引量:1,483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0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0篇宏观调控
  • 21篇宏观经济
  • 17篇金融
  • 15篇经济增长
  • 15篇货币
  • 13篇货币政策
  • 13篇供给管理
  • 12篇中国经济
  • 11篇金融危机
  • 7篇人口
  • 7篇经济展望
  • 7篇劳动力
  • 6篇滞胀
  • 6篇中国宏观经济
  • 6篇能源
  • 6篇经济学
  • 6篇财政
  • 5篇政府
  • 5篇通货
  • 5篇企业

机构

  • 147篇北京大学
  • 1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北京信息科技...
  • 3篇商务部国际贸...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2篇威斯康星大学
  • 2篇中国能源研究...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国家信息中心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吉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民主同盟
  • 1篇华商基金管理...

作者

  • 147篇苏剑
  • 17篇林卫斌
  • 10篇刘伟
  • 10篇刘伟
  • 3篇周晔馨
  • 3篇孙凯
  • 3篇叶淏尹
  • 3篇蔡含篇
  • 2篇王书华
  • 2篇易富贤
  • 1篇平新乔
  • 1篇郑伟
  • 1篇崔建华
  • 1篇锁凌燕
  • 1篇张亚光
  • 1篇杨有振
  • 1篇林毅夫
  • 1篇张鹏飞
  • 1篇蔡志洲
  • 1篇刘元春

传媒

  • 15篇经济学动态
  • 12篇中国经济报告
  • 5篇开放导报
  • 5篇经济理论与经...
  • 5篇经济学家
  • 4篇广东商学院学...
  • 4篇中国报道
  • 4篇开发性金融研...
  • 3篇人民论坛
  • 3篇经济研究
  • 3篇价格理论与实...
  • 3篇经济科学
  • 3篇社会科学辑刊
  • 3篇中国金融
  • 3篇中国发展观察
  • 3篇国家治理
  • 2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群言
  • 2篇学术研究
  • 2篇学术月刊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9篇2017
  • 18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1998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如何刺激投资?——兼谈创新支持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以及宏观调控方式的未来走向被引量:2
2009年
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投资需求一般占总需求的15.5%~20%左右,2007年投资需求占总需求的15.5%(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2008);在我国,投资更是占到了总需求的40%左右,2006年投资需求占总需求的42.5%。因此,投资需求就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之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可用于调节投资需求,但财政政策用的很少,各国目前主要是用货币政策来调节投资需求。
刘伟苏剑
关键词:宏观调控方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如何调控房价?
2013年
针对房价调控所采取的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大小不一,任何一个外生变量对房价的影响都有两条途径,一是它本身对房价的直接影响,一是它的变动通过影响人们对房价的预期对房价上涨率所产生的间接影响,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各外生变量对房价上涨率的影响可能大于各外生变量自身的变化幅度或变化率。政府可用于调控房价的政策工具包括货币政策、住房供给政策、住房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行政或法律手段和调节持有住房的机会成本的政策等。同时,在适度的条件下,采用征收物业税也可以调控房价。
苏剑林卫斌
关键词:房价乘数效应
疫情与国际形势变动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风险和政策——2021年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
2020年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延续下行趋势,GDP增速再创新低,国际经济形势、地缘政治风险、中美贸易谈判、汇率波动、重要国际组织变动等成为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自然走势将延续供给需求"双收缩"的局面。房地产危机、地方政府债务、汇率与货币市场波动、国际金融风险传导等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点。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就业稳定将是潜在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目标。基于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需求管理三大类政策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是采取供给、需求双扩张的政策,并着力推进市场化改革,改善市场环境,在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统一战略基点(以扩大内需为主体)和战略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刘伟苏剑
关键词:经济安全宏观调控
内生动能持续释放,经济增速实现全年目标无忧
2021年
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整体呈现“V”型反弹趋势,全年GDP同比增速为2.3%,虽然大幅低于往年水平,但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望2021年,虽然1—2月受到了冬季疫情的短期冲击,总需求有所放缓,但从3月的PMI数据来看,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需求端,经济内生动能依然在持续释放。此外,随着疫苗接种覆盖面加大,疫情扰动因素将会逐步减小,在去年低基数效应的作用下,全年经济增速达到预期目标无忧。
苏剑
关键词:经济增速疫苗接种宏观经济指标主要经济体
跨周期形势下的宏观调控被引量:1
2021年
未来如何修复需求端仍将是重要的政策发力点,同时进一步开放供给端也将持续发力,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衔接。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中国采取的扩张性政策组合将以扩张性需求管理为主、扩张性供给管理次之、扩张性市场环境管理为辅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正在进行较大变化。随着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基数效应低带来的高增长逐渐被正常经济增速运行取代。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形势并进行宏观调控就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苏剑
关键词:宏观调控供给管理经济增速扩张性政策政策衔接
2005年税改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再考察
2016年
根据Lintner模型计算的结果,2005年税改的减半征收政策没有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发生显著影响。进一步考察发现,2005年税改后虽然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降低了,但主要是由于公司盈利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公司支付的股利并没有降低。根据Elton-Gruber模型得到的结果表明,税改后的除息日股价相对下降比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不是如税收效应所预期的上升,并且可以排除短期交易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认为2005年税改没有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发生显著影响。
孙凯苏剑
关键词:减半征收股利政策
城镇化会提高生活用能需求吗?——基于中国2003-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被引量:3
2016年
城镇化进程既是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过程,其对"生活用能需求"的影响相应地有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文章据此构建了一个包含控制变量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DP交互作用的"生活用能需求"模型,并运用中国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初期,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对生活用能具有正效应,但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结构效应为负。(2)人均GDP对"生活用能需求"的正向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也逐步减弱,但收入效应始终为正。因此总体看,城镇化会提高"生活用能需求",但这主要是由于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仅从人口结构的变动看,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市有利于节能。(3)城镇化进程中收入水平提高和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的不同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文章的研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镇化节能的国家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持。
林卫斌周晔馨苏剑
关键词:城镇化生活用能
论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选择——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特殊性的思考被引量:9
2010年
当前的货币政策选择,必须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特殊性考虑。本文认为:(1)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防止资产泡沫、保证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的取向应该是适度紧缩的,并考虑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进行配合;(3)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建议采用数量型工具,主要是法定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不建议加息;(4)考虑到外汇流入增多,央行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管理外汇流入和流出,可以考虑征收"资本进口税"。
苏剑刘斌林卫斌
关键词:货币政策资产泡沫外汇占款流动性过剩
如何理解监管--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新视角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以政府干预"制度可行性曲线"的比较制度分析新视角理解监管的性质,分析监管与市场、监管与法律、监管与税收补贴政策、监管与国有化间的区别与联系。基于文献综述,明确了适宜采用监管方式的三大范畴和七个方面的主要监管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时期监管制度建设问题。伴随着市场化改革,市场主体从原来的"政企合一"的国营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的商业化企业。针对不同性质的管理对象,要求政府管理方式作出相应地调整,突破国营体制下的内部协调与行政审批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管体制。特别是要注重监管规则设计并监督企业执行,加强对垄断企业的成本、投资、价格、产品质量、市场准入的监管,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林卫斌苏剑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点评一:债务置换一招式精妙,一剑封喉
由于以前禁止地方政府举债,尤其是明文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债务多是地方政府间接持有的,以贷款、城投债等形式出现。如前所述,2013年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构成中,银行贷款占80%左右,其余为各类债券。而贷款是以各...
苏剑
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政管理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