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成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特高含水
  • 4篇含水
  • 4篇高含水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油藏
  • 3篇油田
  • 3篇特高含水期
  • 3篇含水期
  • 3篇高含水期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渗流
  • 2篇胜利油田
  • 2篇注水
  • 1篇地应力
  • 1篇压力剖面
  • 1篇压裂
  • 1篇压裂裂缝
  • 1篇压敏效应
  • 1篇页岩

机构

  • 9篇中国石化胜利...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9篇刘海成
  • 2篇杨勇
  • 2篇黄迎松
  • 2篇张先敏
  • 2篇王建
  • 1篇曹小朋
  • 1篇冯其红
  • 1篇于春磊
  • 1篇崔传智
  • 1篇孙志刚
  • 1篇王世朝
  • 1篇孙红霞

传媒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压驱开发技术实践与认识
2023年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资源量丰富,已动用地质储量9.4×10^(8)t,采出程度为13.3%,未动用储量2.1×10^(8)t,提高采收率及效益动用面临注不进、驱不动、波及差等诸多难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胜利油田攻关创新压驱技术。综合运用地质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形成了压驱油藏适应性评价标准、室内实验技术体系、油藏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等技术系列,配套了分层压驱、组合缝网体积压裂、调驱等工艺技术。矿场试验表明,压驱能够快速补充地层能量,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及采收率,2020年3月以来,低渗透油藏累积实施450个井组,累积注水量为1384×10^(4)m^(3),累积增油量为55.7×10^(4)t,压驱开发技术正逐步成为低渗透油藏主导开发新技术。
杨勇张世明曹小朋吕琦王建刘海成于春磊孙红霞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高压注水压裂裂缝
孤岛油田层系井网互换油井致效机制及见效模式被引量:8
2021年
孤岛油田西区北Ng3-4开展层系井网互换先导试验,通过层系井网互换,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波及体积,互换后该区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调整效果,但单井实施效果差异较大。采用Tanimoto系数法求解驱替压力梯度和水油渗流速度比2个判识参数场间的向量相似度,引入耗水控制指数评价参数评价变流线致效机制。结合油井见效规律,将油井见效特征归纳为4种模式:即时见效型、滞后见效性、反复见效型和无效型。致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油井互换后所处流线部位及井区油水分布,直接影响互换后油井对现层系的剩余油动用状况及高耗水层带的控制程度,进而影响互换后油井的生产效果。
刘海成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孤岛油田
特低渗透滩坝砂油藏超前压驱技术及其应用
2024年
胜利油田在特低渗透滩坝砂油藏创新提出一种“超前压驱”的开发技术模式,并取得高产稳产的应用效果。针对高产稳产的致效机制,开展了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矿场应用对比研究,分析高压力系数条件下油水井间压力剖面的建立和水井先压驱条件下储层应力场的改变及其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力系数构建连续稳定的驱替压力剖面、超前压驱变应力场油井差异造缝是高产稳产的两大致效机制,在高压力系数条件下,有利于压力与介质协同传导,同时高压压头前移,有利于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形成连续稳定的压力剖面;在超前压驱注水条件下,高油藏压力可有效降低储层的破裂压力,易形成复杂缝网,同时改变储层地应力场的大小和分布,进而影响油井压裂裂缝展布及产能。研究成果揭示了超前压驱高产稳产的致效机制,对特低渗透滩坝砂油藏的规模效益建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世明杨勇曹小朋刘海成王建王建
关键词:特低渗透压力剖面地应力胜利油田
非常规储层孔隙网络两相流动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非常规储层多相渗流微观机理认识不清且室内实验开展困难的问题,基于星形截面流体微观赋存模型,结合高性能图论算法和开源可视化表征软件,在考虑活塞式驱替、卡断填充、协同式填充、带油膜充填等孔喉微观填充机理基础上,建立孔隙网络两相流动模拟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模拟了初次排驱和不同润湿性条件下的水驱油过程,实现了对孔隙网络内非润湿相连通关系的动态监测,表征了剩余油的三维空间展布,计算得到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细管力曲线。通过对比计算获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室内实验获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验证了建立的孔隙网络两相流动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运用建立的孔隙网络两相流动模拟方法对吉木萨尔页岩储层的复杂油水两相流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吉木萨尔页岩储层两相流区域狭窄,残余油饱和度高,水相存在“渗透率圈闭”现象。研究结果为非常规储层两相流动模拟提供了有效方法。
王秀坤刘海成吴忠维崔传智
关键词:孔隙网络模型两相流动相对渗透率
整装油藏高耗水层段治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特高含水后期整装油藏纵向发育高耗水层段,导致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制约了油藏效益开发,因此针对特高含水后期整装油藏,开展高耗水层带治理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选取胜坨油田坨28沙二9-10单元作为典型单元开展整体细分注水开发技术研究。从研究结果看,整体分注可以有效抑制高耗水层的影响,改善开发效果;对于层内高耗水段,通过低成本的油泥砂注入堵调,可以进一步改善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是一项低成本高耗水层段治理技术。
刘海成
关键词:细分注水
特高含水油藏聚驱后非均相驱渗流规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针对特高含水油藏窜流问题严重、聚合物驱流度控制能力有限等问题,探索特高含水阶段非均相驱微观渗流特征。方法通过微观可视化渗流实验、均质条件驱油及非均质条件调驱实验,评价了特高含水阶段水窜规律和聚驱对注水剖面的调整能力。结果在特高含水阶段,注入聚合物和非均相体系后,驱替压差有效提高,最终采收率较水驱提高了32.8%;非均相体系的注入可在聚驱后继续动用低渗岩心中的剩余油,低渗填砂管采收率较水驱提高了38.1%。非均相体系有效动用了各类微观剩余油,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非均相体系能够对窜流通道实现有效封堵,改善多孔介质的微观非均质性,促使驱替液转向并进入未波及区域,对剩余油实现有效的动用,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刘海成
关键词:特高含水油藏聚驱渗流规律封堵
低渗变形介质油藏斜井试井及现场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非线性渗流模型,同时考虑压敏效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系数的斜井试井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模型并求解,得到了低渗透油藏斜井试井曲线。结果表明:考虑压敏效应或低速非达西渗流后,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晚期上翘,且低速非达西渗流对晚期曲线形态影响更强烈,导数曲线晚期径向流段特征不明显。应力敏感和非线性渗流会使斜井的阶段渗流特征变得不易区分。综合考虑两因素时的上翘相当于单独考虑两因素时引起的上翘效果叠加。随着无因次渗透率模量及无因次非线性系数增大,曲线晚期上翘程度加剧。与商业软件相比,本模型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参数解释结果,解决了海上低渗变形介质油藏参数解释困难的难题,弥补了商业软件的不足。
杨志兴杨明刘海成王世朝孙召勃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压敏效应有限元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类评价方法被引量:12
2022年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日趋复杂,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明确剩余油开发潜力是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综合考虑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空间分布、富集程度、耗水特征及经济可动性,从剩余油可动用资源、区域可开发潜力等方面,提出了剩余油可动用系数以及剩余油可采潜力因子2个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类评价综合指标集;在此基础上,利用Xie-Beni指数改进了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对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进行无监督聚类评价,形成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类评价新方法。以孤岛油田西区北为例,开展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类评价以及挖潜调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准确定剩余油潜力优势部位,针对孤岛油田西区北Ng3-4单元的各类剩余油潜力评价结果,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指导了单元层系井网互换转流线调整工作,措施调整后单元提高采收率2.1%,可采储量增加29×10^(4) t。
刘丽杰张先敏魏祥祥刘海成黄迎松康元勇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模糊C均值聚类提高采收率
基于瞬时流场潜力系数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被引量:7
2020年
目前常用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多根据油藏基本生产数据构建,评价过程较为繁琐,无法直接表征地下流场的驱替变化特征.因此,针对水驱油藏地下流场分布特征,通过提取流线空间位置坐标及流线上油水相流动速率、饱和度分布的属性数据,构建表征水驱油能力的流场潜力系数,进而提出了基于瞬时流场潜力系数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以孤岛油田西区北Ng3-4单元为例,进行油藏流场调整后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瞬时流场潜力系数与实际累积产油量之间呈正相关,与借助于油藏工程或数值模拟计算的评价方法相比,新建立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仅采用瞬时流场潜力系数来直接表征地下流场水驱油潜力,摆脱了评价指标计算的时间依赖性,实现了水驱油藏长期开发效果的快速、定量评价,在大规模水驱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意义重大.
冯其红李闪闪黄迎松张先敏刘海成刘丽杰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流线开发效果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