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

作品数:48 被引量:55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油藏
  • 14篇断块
  • 10篇断块油藏
  • 8篇采收率
  • 7篇油田
  • 6篇注水
  • 5篇压裂
  • 5篇提高采收率
  • 5篇注采
  • 5篇含水
  • 5篇复杂断块
  • 4篇物理模拟
  • 4篇高含水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断层
  • 3篇压裂裂缝
  • 3篇油气
  • 3篇运移
  • 3篇剩余油

机构

  • 30篇中国石油化工...
  • 19篇中国石化胜利...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阿尔伯塔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8篇王建
  • 8篇杨勇
  • 6篇王瑞
  • 6篇崔传智
  • 5篇孙志刚
  • 5篇吴义志
  • 4篇张红欣
  • 4篇徐波
  • 3篇郭建春
  • 3篇卢聪
  • 3篇吕成远
  • 3篇高学生
  • 3篇胡罡
  • 2篇杨勇
  • 2篇徐忠
  • 2篇孙玉华
  • 2篇吕思洲
  • 2篇袁士宝
  • 2篇赵洪涛
  • 2篇杨海博

传媒

  • 9篇油气地质与采...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河南石油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中国高新技术...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钢管
  • 1篇钻采工艺
  • 1篇中国设备工程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下水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测油层出砂状况室内模拟实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2
2000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预测油层出砂状况的室内模拟试验方法 ,可以模拟油井含水、生产压差、地质压降及生产历史等诸因素对油井出砂状况的影响。该方法在胜利油区埕岛油田馆上段油层应用效果良好。
王建吕成远李奋李世杰
关键词:油井出砂地层伤害出砂
胶结模型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技术被引量:8
2004年
建立了人造胶结油藏模型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用于研究渗流机理和提高采收率。这种油藏物理模型由环氧树脂密封,放置在大型压力舱中,系统实验压力可以达到3MPa,设计了50个测压点和40个电阻检测点,可以实时测定不同部位的压力和电阻率变化情况,2台电子天平用于计量产出液中的油水量。利用该实验系统和方法,可以长时间模拟饱和水、油驱水、水驱油等过程,并对油藏物理模型的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张红欣王建吕思洲陈亚宁
关键词:油藏物理模拟
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气分布控制因素被引量:4
2003年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复杂断块群油田以断鼻、断块及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垂向含油层系多,平面上叠合连片,油气主要富集在鼻状构造主体部位的断鼻断块内。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控制因素的分析,指出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方向和富集程度,油气藏含油范围和油气藏高度则主要受断层封闭性和封闭程度的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受伸展构造所伴生的各种断块群构造型式的控制。
夏东领朱景修李春霞朱军王建
关键词:泌阳凹陷油气分布规律断层
浅谈直驱电机螺杆泵举升配套技术规模化应用实践及认识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常规抽油机举升技术存在的问题,对螺杆泵举升配套技术进行了系统优化。主要提升措施包括:直驱电机螺杆泵驱动装置替换传统采油驱动装置,提升节能效果、减少管理难度、降低安全风险;应用信息化变频柜及动液面连续监测装置,提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井下泵及配套工具设计及制造工艺,延长油井生产时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对于适用于螺杆泵举升的油藏,直驱电机螺杆泵举升配套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可有效提高系统效率,降低投入成本,依托信息自动化系统,实现无人值守,提高管理水平,对下一步采油工艺的持续发展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王远刘德生韩宗元高守华王建周刚
关键词:螺杆泵信息化
胜利油田压驱开发技术实践与认识
2023年
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注水井注入能力低或注不进,油井见效困难或不见效且产液量、产油量低,导致油藏开发效果差。为解决低渗透油藏能量补充问题,中国各大油田均开展了攻关研究,形成了包括增压注水、活性剂注水等技术系列,较好地解决了部分渗透率较高、非均质性较弱油藏的能量补充问题,但面对渗透率极低的致密砂岩油藏,仍不能满足开发需求。为攻克低渗透油藏注水难题,大幅度提高水井注入能力,近年来在胜利油田开展了压驱开发技术攻关与实践,从压驱机理、数值模拟、优化设计3方面开展研究,明晰了超压破裂微缝增渗作用机理,建立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形成了不同油藏类型开发技术模式和技术政策。
杨勇王建卜亚辉孙渡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高压注水压裂裂缝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压驱开发技术实践与认识
2023年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资源量丰富,已动用地质储量9.4×10^(8)t,采出程度为13.3%,未动用储量2.1×10^(8)t,提高采收率及效益动用面临注不进、驱不动、波及差等诸多难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胜利油田攻关创新压驱技术。综合运用地质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形成了压驱油藏适应性评价标准、室内实验技术体系、油藏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等技术系列,配套了分层压驱、组合缝网体积压裂、调驱等工艺技术。矿场试验表明,压驱能够快速补充地层能量,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及采收率,2020年3月以来,低渗透油藏累积实施450个井组,累积注水量为1384×10^(4)m^(3),累积增油量为55.7×10^(4)t,压驱开发技术正逐步成为低渗透油藏主导开发新技术。
杨勇张世明曹小朋吕琦王建刘海成于春磊孙红霞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高压注水压裂裂缝
强化开采及油气重新运移聚集形成剩余油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运用流体势原理和油气运移成藏理论,研究了油田注水开发中强化开采及油气重新运移聚集形成剩余油机理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认为以储层非均质性和构造为主的静态因素与水动力、重力、浮力和毛细管力以及摩擦力等构成的动态因素共同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其中水动力和浮力为油气重新运移聚集的主控因素。油藏内剩余油运移聚集遵循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聚的流体势原理。油藏内的低势闭合区是油气重新运移聚集的有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普遍分布、局部富集"。
王建胡罡
关键词:流体势剩余油
不同注采方式下层间非均质储层微观剩余油动用状况
2023年
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一直是油藏工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而研究该问题的核心是明晰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及启动方式。为了明确不同注采方式条件下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利用微流控驱替实验,针对强非均质性储层,对不同注采方式下微观剩余油进行动用状况定量化研究。储层中微观剩余油的主要分布类型以簇状流为主,柱状流和多孔流次之,滴状流基本没有赋存;基于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明确了不同注采方式对特高含水期强非均质性储层剩余油采出程度的提高效果,其中轮注轮采对该体系提升最大,分注轮采次之,轮注合采最差;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注采方式在微观驱替时主要作用的剩余油类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成果为该类型储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瑞张红王建王志强王勇
关键词:微流控特高含水期非均质性微观剩余油
建百万吨产能投资经济界限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根据经济盈亏平衡原理 ,研究确定了油田开发产能建设方案建百万吨产能投资经济界限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 ,对不同油价、不同平均单位经营成本的建百万吨产能投资经济界限进行了计算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
庞建功李庆蓉乔文朋陶新圣王建王永忱
关键词:产能建设经济评价经济界限
胜利断块油藏分类探讨及提高采收率对策被引量:8
2018年
断块油藏在胜利油区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在缺乏新增储量补充的情况下,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是胜利断块油藏开发的主要问题。针对断块多、矛盾复杂的现状,在继承以往断块分类基础上,结合开发矛盾对断块油藏重新分为4大类7小类并进行认识,首次提出了屋脊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技术、极复杂断块油藏立体组合开发技术和复杂断块油藏均衡水驱开发技术等提高采收率对策。各项技术对策在胜利油区典型断块试验区的实践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人工边水驱在东辛油田辛1沙-4块提高采收率7.5%;立体组合开发技术使永安油田永3-1复杂断块提高采出程度7.6%;均衡水驱开发技术在永3复杂断块沙二7-9区提高采收率4.1%。实现断块油藏在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杨勇王建王瑞袁士宝徐波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