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娜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肿瘤学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丰南区医院门诊确诊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连续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58例)及开腹术组(47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方式大致相同(P>0.05),但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恢复全流食、半流食的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其术中风险等级也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均快于开腹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bo评级,腹腔镜组以I、II级为主,开腹组以II、III级为主,开腹组的并发症情况较腹腔镜组更为严重(P<0.05);此外,开腹组术后进行辅助治疗者的比例高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复发率6.7%,低于开腹组1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94.5%,高于开腹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术具备更好的手术安全性与更低的术中风险,有利于促进恢复。其近期肿瘤学疗效与开腹术相当,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其远期肿瘤学疗效。
- 冯秋生李怡红王晓娜岳新毕俊忠翟东良赵连增谢艳萍
-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开腹术
- 原发性胃淋巴瘤2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PG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19~80(中位年龄为54)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治疗前确诊130例,另70例分别误诊为胃癌(59例)、胃溃疡(5例)和慢性胃炎(6例).行单纯化疗24例,单纯手术治疗29例,综合治疗(化疗加手术)132例患者,另有15例患者未经任何治疗.本组200例患者均接受了1~246(中位时间26)个月的随访,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0%、57.5%、56.2%和55.0%.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消瘦(P<0.01)、肿瘤部位(P<0.05)、治疗方法(P<0.0l)、病理类型(P<0.05)及肿瘤分期(P<0.01)是影响PGL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PGL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治疗应首先考虑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吕远王晓娜梁寒
- 关键词:原发性胃淋巴瘤预后
- 胃肠间质瘤临床特点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 冯秋生赵连增岳新王晓娜刘树勋毕俊忠王占想李海珍
- 根据患者消化道症状、腹部包块、排便习惯等症状给患者进行胃镜、钡餐X线造影、腹部超声、CT以及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术中对胃间质瘤,肿瘤直径<5cm且距胃贲门或幽门一定距离者可行胃楔形切除,但切缘应距瘤体2cm以上,术中送冰冻...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手术药物联合治疗
- 伊马替尼干预中危胃间质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危胃间质瘤患者使用伊马替尼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年该院收治的60例中危胃间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伊马替尼进行辅助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并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蛋白水平,使用一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PAR-2 mRNA水平。结果两组1、2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和PAR-2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和PAR-2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和PAR-2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伊马替尼对中危胃间质瘤患者进行治疗后,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MMP-9及PAR-2 mRNA表达水平,并有可能提高临床疗效。
- 冯秋生李怡红王晓娜董郁红翟东良毕俊忠赵连增
- 关键词:伊马替尼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酶激活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