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17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基
  • 5篇饱和地基
  • 4篇饱和土
  • 3篇振动
  • 3篇水合物
  • 3篇土体
  • 2篇地基表面
  • 2篇摇摆振动
  • 2篇入射
  • 2篇软黏土
  • 2篇散射
  • 2篇竖向
  • 2篇竖向振动
  • 2篇土力学
  • 2篇气速
  • 2篇倾斜入射
  • 2篇黏土
  • 2篇斜入射
  • 2篇模型试验
  • 2篇降压开采

机构

  • 14篇温州大学
  • 13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国网山东省电...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7篇王鹏
  • 10篇蔡袁强
  • 8篇王军
  • 4篇丁光亚
  • 3篇谷川
  • 3篇朱斌
  • 3篇王路君
  • 2篇陈云敏
  • 2篇史吏
  • 2篇曾晨
  • 2篇徐长节
  • 1篇王鹏
  • 1篇孙宏磊
  • 1篇曹志刚
  • 1篇张丙钦
  • 1篇刘凯

传媒

  • 5篇岩土力学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建筑经济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H波作用下饱和地基表面刚性圆形基础扭转振动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半解析的方法研究了饱和地基表面刚性圆形基础在倾斜入射SH波作用下的扭转振动问题。假设基础以下为Biot波动方程描述的饱和半空间,通过Hankel变换把Biot波动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将土体中的波场划分为自由波场、刚体散射波场及辐射散射波场三部分。根据土体中波场的划分,结合基础与饱和半空间接触面的混合边值条件,建立两组描述刚性圆形基础扭转振动的对偶积分方程并用Nobel变换方法将其化为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通过求解Fredholm积分方程并结合基础刚体动力平衡方程,求得了基础在SH波作用下的扭转振动表达式。最终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波动频率、入射角度,基础扭转惯性矩以及饱和土体参数等对基础扭转振动的影响。
蔡袁强王鹏曹志刚
关键词:BIOT波动方程饱和半空间SH波扭转振动
考虑淤堵效应的疏浚淤泥真空固结沉降计算被引量:6
2020年
疏浚淤泥含水率高、强度极低,真空梯度作用下排水板周围会快速形成致密"土柱",导致排水固结能力迅速下降,即出现淤堵现象。由疏浚淤泥真空固结室内模型试验获得了出水量变化情况和土体含水率、渗透系数的时空分布情况,确定了排水体周围淤堵区的形成时间与范围,提出了考虑时间效应与淤堵效应的真空度传递模式,同时考虑疏浚淤泥土体压缩和渗透的非线性,建立了考虑淤堵效应的固结分析模型,获得了相应的解析解,通过与已有数据和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解答的有效性。利用该解析解,分析了真空度传递模式、淤堵系数λ和淤堵比c对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淤堵效应明显减缓了沉降速率,也严重降低了疏浚淤泥的最终沉降量。
蔡袁强蔡袁强王鹏王鹏王军
关键词:真空预压固结淤堵沉降
饱和半空间表面无限长梁的沉降变形
2017年
采用解析方法研究了饱和半空间表面无限长欧拉梁的沉降变形特性。假定梁与地基的竖向接触应力沿梁截面均匀分布、梁的挠度与梁截面下地基表面的位移均值相等,分别考虑地基表面完全透水及完全不透水情况,基于Fourier及Laplace联合变换获得了问题的解析解,并通过已有研究结果及ABAQUS^(TM)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验证了解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梁的弯曲刚度、地基的排水及不排水泊松比以及地基表面的透水条件对梁的沉降变形有明显影响。
王鹏史吏张丙钦谷川
关键词:饱和半空间沉降变形时域
智慧基建背景下电网工程造价资源库建设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工程造价管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造价资源管理的体系化建设和信息化赋能需求愈加迫切。以支撑服务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电网工程造价资源管理现状和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构建了涵盖标准规范、价格信息、档案资料、数据指标、技经队伍在内的电网工程造价资源库建设框架;最后,结合大数据理念,分别从管理角度和应用角度,分别提出了基于业务流的造价资源库管理机制以及基于数据流的造价资源库应用机制。
刘宏志张灿李秋爽王鹏
关键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资源库管理应用大数据
平面波作用下饱和地基表面刚性圆形基础的竖向振动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基于Biot波动方程,研究饱和地基表面刚性圆形基础在入射P1及SV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为考虑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以及基础对入射波的散射,引入辐射波场及刚体散射波场。将饱和地基视为Biot波动方程描述的饱和半空间,并假设土与基础紧密接触且接触面完全透水。运用Hankel积分变换求解土体控制方程,并结合地基与基础接触面的混合边值条件及基础的动力平衡方程,得到入射波作用下基础竖向振动振幅的表达式。最终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入射波频率、入射角度、基础质量以及饱和土体渗透性等对基础竖向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基础分别受P1及SV波作用时,两者之间的竖向振动特性有较大差异。
王鹏蔡袁强曾晨
关键词:土力学竖向振动饱和土体
饱和地基表面圆形基础在瑞利波下的摇摆振动
考虑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运用Biot波动方程理论,研究了饱和地基表面有质量的刚性圆形基础在入射瑞利波作用下的摇摆振动问题。将饱和地基中的总波场分解为自由波场、刚体辐射波场及刚体散射波场,从而考虑基础对瑞利波的散射。采用...
王鹏蔡袁强王军杨芳
关键词:摇摆振动饱和地基
循环球应力对饱和软黏土动应变发展规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循环球应力在土体动应力场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基于循环围压动三轴试验,通过循环围压和循环偏应力的耦合,初步研究循环球应力对饱和软黏土动应变发展规律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循环球应力的存在不但改变动应变的发展速度,而且改变最大压应变与最大拉应变的比值,这种影响不但与循环球应力与循环偏应力的相位差有关,而且与循环偏应力的幅值有关。当相位差为180°时,压应变发展速度更快,而当相位差为0°时,拉应变发展速度更快。基于试验结果,分别从总应力和有效应力的角度解释循环球应力影响动应变发展规律的作用机制。
谷川王军蔡袁强王鹏徐长节
关键词:土力学饱和软黏土动应变
降压边界和水合物饱和度对含水合物沉积物分解特性影响
2023年
水合物开采时的降压边界和水合物饱和度对研究储层分解和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大学研制的水合物伺服降压开采实验装置,针对不同初始水合物饱和度的沉积物模型,通过竖井降压和上边界一维降压两种方式的开采实验研究含水合物沉积物分解特性,探索水合物饱和度和降压边界条件对水合物相变速率、液气渗流模式和骨架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饱和度增大,含水合物沉积物固有渗透率显著下降,水合物的非均匀分布引起局部孔隙封闭现象。水合物沉积物中的赋存形式由胶结型逐渐转为孔隙填充型,水合物比表面积随之下降,降低水合物相变分解速率。竖井降压利于实验中模型排水、增大气相相对渗透系数从而出现较高产气速率峰值,开采井周土体沉降、远离井区域出现隆起变形。一维降压实验中模型产水量较小,液相热容高、传热快的特性促使模型传热效率和水合物相变速率提高,水合物分解后模型整体呈隆起变形。
王鹏朱斌朱斌王心博王路君
关键词:沉积物水合物饱和度
简谐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体中圆形衬砌隧道三维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研究了全空间饱和土体中圆形衬砌隧道在径向简谐点荷载作用下的三维动力响应,将衬砌用无限长圆柱壳来模拟,土体用Biot饱和多孔介质模型来模拟,引入两类势函数来表示土骨架的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并利用修正Bessel方程来求解各势函数,结合边界条件,得到频率-波数域内衬砌和土骨架位移、孔隙水压力的解答,最后进行Fourier逆变换得到时间-空间域内的响应。通过算例分析了荷载振动频率和土体渗透性对土体和衬砌位移响应及土体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土体和弹性土体的位移响应具有明显区别。随着荷载频率的增大,土体和隧道位移幅值减小,土体孔压幅值增大;随着土体渗透性增大,土体位移及孔压幅值减小。
曾晨孙宏磊蔡袁强王鹏
关键词:饱和土动力响应
水合物储层伺服降压开采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深海水合物赋存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环境下,降压开采时降压速率对分解产气速率和储层变形特性影响显著。利用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水合物降压开采试验装置,通过伺服控制降压速率,初步开展了水合物储层模型降压开采试验,研究了储层温度场、孔压场、产气量等的响应特性,探讨了降压速率对产气效率和储层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水合物竖井降压开采时,开采井周围储层温度率先下降,分解域由井周逐步向周围发展。适当提高降压速率能够提高储层开采效率,但降压速率过快时易导致水合物重生成,反而不利于水合物高效持续稳定开采,开采时应选择合理的降压速率以达到最优产气效率。开采过程中根据储层孔隙与外界连通程度,储层孔隙状态可分为完全封闭型、局部封闭型和开放型3种类型。储层开采试验完成后,浅层土体出现3种不同变形特征的区域:I区为井周土层,呈漏斗型下陷;II区土层平坦,无明显扰动痕迹;III区为边界土层,该处水气产出受阻导致部分气体向上迁移引起土丘状隆起带出现。这些变形特征与气体在储层中的迁移路径和运移模式相关。通过相似性分析,给出了模型与原型分解时间和产气量等的对应关系。
王心博王路君王路君朱斌王鹏陈云敏
关键词:水合物降压开采土体变形模型试验产气速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