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娟

作品数:102 被引量:373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6篇人工湿地
  • 23篇污染
  • 13篇水质
  • 12篇水体
  • 12篇污水
  • 10篇土壤
  • 10篇脱氮
  • 10篇潜流
  • 9篇水处理
  • 9篇污水处理
  • 8篇除磷
  • 6篇多环芳烃
  • 6篇植物
  • 6篇水平潜流
  • 6篇潜流人工湿地
  • 6篇径流
  • 5篇水生
  • 5篇脱氮除磷
  • 5篇硝化
  • 5篇光催化

机构

  • 67篇同济大学
  • 32篇青岛农业大学
  • 9篇山东大学
  • 3篇烟台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建筑第八...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通大学
  • 2篇安徽省建设工...
  • 2篇安徽省环境科...
  • 2篇河北建设集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环境保...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煤炭工业济南...
  • 1篇河北建设集团...
  • 1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西湖大学

作者

  • 102篇吴娟
  • 64篇成水平
  • 36篇向东方
  • 27篇代嫣然
  • 21篇崔娜欣
  • 21篇钟非
  • 16篇马东
  • 9篇孔令为
  • 9篇柴超
  • 7篇崔春月
  • 7篇冯玉琴
  • 6篇尹大强
  • 5篇曾路生
  • 5篇葛蔚
  • 5篇周琪
  • 5篇曹晓艳
  • 4篇周洋
  • 4篇伍亮
  • 4篇严媛媛
  • 4篇张建

传媒

  • 8篇环境化学
  • 5篇湖泊科学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环境工程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给水排水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科技视界
  • 2篇环境保护前沿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3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12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道路路面径流截污湿地带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路面径流截污湿地带及其构建方法,在道路地表径流汇水区附近依次设置挺水植物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沉水植物塘等构建道路面源污染控制湿地带,通过对地表径流的调蓄沉降、净化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对道路地表径流污染实现...
成水平崔娜欣芮胜阳代嫣然吴娟向东方
文献传递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9
2019年
自1950s开始系统性研究以来,人工湿地研究日趋深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文献报道,对人工湿地研究的历程特别是我国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分为起步探索、迅猛发展和规范应用三个阶段.梳理了人工湿地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对新兴污染物的去除、人工湿地根区微生物结构与功能以及人工湿地模型四个方面.核心还是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解释其机理.未来需要长期监测数据支撑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设计规程;进一步揭示人工湿地的生物过程;建立合理简化的模型,对系统进行准确预测.
成水平王月圆吴娟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微生物
一种浅流再生水河道原位治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流再生水河道原位治理方法。通过本发明,构建砾石床浅流河道,并在砾石床内布置人工生物填料和复合纳米纤维填料,对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河流水体进行原位深度处理。本发明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无需将河水引出河道水系,可...
成水平钟非吴娟向东方严媛媛周琪
溴系阻燃剂生产厂周边土壤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与源解析被引量:3
2022年
采集了山东潍坊某溴系阻燃剂生产厂周边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14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组成和分布特征,并进行了来源解析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道路土壤中14种PBDEs总质量浓度(∑_(14) PBDEs)为1513.56~6303.74 ng/g,平均值为3515.43 ng/g,农田土壤中∑_(14) PBDEs低于道路土壤。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相比,该生产厂周边土壤PBDEs处于中高污染水平。土壤中的PBDEs主要为十溴联苯醚(BDE209)、2,2’,3,4,4’-五溴联苯醚(BDE85)和2,2’,3,4,4’,5’-六溴联苯醚(BDE138),占比分别为44.9%、17.3%和16.7%。道路土壤中PBDEs总体上呈现随距离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南部土壤中∑_(14) PBDEs最高。在PBDEs组成上,西部和北部土壤中BDE209比例高,而南部土壤中低溴联苯醚比例相对较高。生产厂周边土壤中的PBDEs主要来源于BDE209的生产、脱溴和五溴联苯醚工业品的排放,对周边人群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贾存珍李智颖葛蔚陈清华吴娟柴超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污染特征源解析
水中5种异味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城市水体中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异莰醇、土腥素、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等5种常见异味物质。研究并探讨了萃取纤维种类、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异味物质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85μm CAR/PDMS萃取纤维,在65℃、30%(NaCl/水)、1 500 r/min搅拌速率条件下萃取30 min效果最佳。萃取后用GC-MS分析,5种异味物质在5-1 000 n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检出限为0.74-1.54 ng/L。环境样品回收率处于82.5%-117.2%范围内,适用于水环境样品的分析。
周洋吴娟钟非李柱崔娜欣成水平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
多介质强化修复受污染水体的模块化人工浮岛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介质强化修复受污染水体的模块化人工浮岛,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连通的透明的浮岛框体,浮岛框体内部设有用于将浮岛框体分为上层框体和下层框体的支撑网格板;上层框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填充有基体介质层及填料层,基体介...
成水平孔令为路卫卫李柱崔娜欣吴娟向东方
文献传递
有机质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纵向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讨多环芳烃(PAHs)在不同有机质梯度土壤中的纵向迁移机理,以山东省广泛分布的潮土、褐土和棕壤为研究对象,配成低有机质含量(17 g/kg)、中有机质含量(30 g/kg)、高有机质含量(45 g/kg)三种梯度的较清洁土,以柴油原液配成污染土壤,采用室内土柱淋滤试验,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中PAHs的纵向迁移,分析淋滤后较清洁土和污染土中PAHs的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PAHs在潮土中更易向下迁移,褐土和棕壤无显著性差异(P>0.05). PAHs主要富集于较清洁土柱表层(69.10%~73.68%),随土柱深度增加,PAHs含量逐渐降低;在去离子水条件下淋滤,较清洁土中低环PAHs的迁移能力大于高环PAHs.与低有机质条件相比,中有机质条件下PAHs的淋滤率降低了20.43%~32.41%,高有机质条件下降低了48.16%~58.05%.研究显示,低环PAHs易向下迁移,高环PAHs则较难向下迁移,有机质会抑制土壤中PAHs的纵向迁移,有机质含量越高,对PAHs纵向迁移的抑制作用越强.
巩霏李华孙艺嘉柴超吴娟
关键词:土壤类型有机质
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应用土工材料在常水位线以上至护坡顶部陆向区域构建自然缓坡型护岸,并种植乔灌植被,然后在河道滩地区域和浅水区域分别种植挺水植物,在紧邻挺水植物区种植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每侧种植区域的横向...
成水平代嫣然杨立华唐孟煊吴娟向东方
文献传递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氧化亚氮的释放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潜流和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中N2O的释放规律和相关的氨氧化细菌.结果表明,潜流和表面流人工湿地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96.5μg.(m2.h)-1和28.2μg.(m2.h)-1,总体上均表现为大气N2O的排放源,前者的N2O平均释放通量高于农田、森林、草原和沼泽湿地等生态系统,潜流方式促进了N2O的释放.潜流和表面流人工湿地N2O通量有较大的月份差异和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762.9±239.3)μg.(m2.h)-1和(91.9±20.3)μg.(m2.h)-1,一天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出现在中午和凌晨.温度和芦苇的生长情况对N2O通量有一定的影响.人工湿地系统进水端,较高浓度的污水和充足的碳、氮源,促进了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使得N2O通量均高于出水端.克隆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与N2O产生相关的氨氧化细菌主要为Nitrosomonas和Nitrosospira.
吴娟张建贾文林谢慧君Roy R Gu
关键词:人工湿地氧化亚氮污水处理克隆氨氧化细菌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N/_2O的释放与相关微生物研究
N/_2O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还参与平流层中臭氧的破坏,大气中N/_2O浓度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N/_2O是大气中N/_2O的重要释放源,N/_2O既产生于硝...
吴娟
关键词:人工湿地微生物克隆文库PCR-DGGE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