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星

作品数:20 被引量:11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序贯
  • 6篇学习机
  • 6篇极端学习机
  • 5篇电路
  • 5篇模拟电路
  • 3篇适应度
  • 3篇子群
  • 3篇粒子群
  • 3篇故障检测
  • 3篇故障诊断
  • 2篇信息素
  • 2篇蚁群
  • 2篇适应度函数
  • 2篇群算法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陀螺
  • 2篇相似度
  • 2篇小波
  • 2篇离散粒子群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何星
  • 19篇王宏力
  • 17篇姜伟
  • 13篇陆敬辉
  • 1篇张勇
  • 1篇王永胜
  • 1篇杨小冈
  • 1篇赵爱罡
  • 1篇崔祥祥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光电工程
  • 1篇兵工自动化
  • 1篇推进技术
  • 1篇中国惯性技术...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适应度反馈作用的PSO算法改进被引量:3
2012年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较慢、精度较低、稳定性欠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适应度反馈作用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粒子相邻2次迭代的适应度变化,对适应度变化值归一化处理后,将其反馈给惯性权重,以削弱粒子寻优过程中的适应度振荡幅度,增强粒子群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得到提高,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姜伟王宏力何星陆敬辉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适应度振荡惯性测量组合
一种用于陀螺随机漂移预测的多尺度混合建模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陀螺随机漂移时间序列由于非平稳和非线性造成单一预测模型难以准确跟踪其变化趋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色极端学习机(GELM)的多尺度混合建模方法。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随机漂移时间序列按照频率高低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式分量和一个余量;然后针对不同类型时频特性分量选择合适激活函数和隐层神经元数目的GELM分别进行预测;最后,以等权相加的方式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将该方法用于某型激光陀螺随机漂移预测中,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陀螺随机漂移,预测精度比残差GM(1,1)和GELM预测模型分别提高了33.43%和23.47%,可为激光陀螺的漂移补偿、故障预报和可靠性诊断提供依据。
何星王宏力陆敬辉姜伟
关键词:随机漂移
“王”字型左手材料结构的设计与仿真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目前由金属开口谐振环与金属杆构成的左手材料结构存在构造比较复杂、工艺实现较难的缺点,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金属条的改进结构-"王"字型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0模拟仿真,利用散射参量法提取参数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X波段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讨论研究了该左手结构的金属条宽度、中间缺口宽度、中间条宽度三个结构尺寸参数变化对谐振频率和透射峰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对二者产生影响,其中金属条宽度改变对透射峰值影响幅度相对较大,缺口宽度改变对谐振频率影响幅度相对较大。
孙振竹有章何星杨成莱李磐石
关键词:金属条左手材料负折射率S参数
改进的自适应EEMD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针对目前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EMD)方法中两个参数依靠人工选择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自适应确定二者取值的改进EEMD方法。首先通过提取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来确定加入白噪声的幅值,再根据减小白噪声影响的统计规律得到总体平均次数。同时,为提高分解效率及降低白噪声影响,在EEMD过程中引入有限带宽高斯白噪声消除模态混叠,实现对信号的快速准确分解。信号仿真试验表明改进EEMD方法可以得到比EMD和原始EEMD更加高效的分解结果。最后将其应用于混合信号输入的模拟电路故障特征提取中,以输出响应EEMD分解得到的IMF能量作为特征进行不同故障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电路各状态特征可作为故障识别和诊断的依据。
何星王宏力王宏力姜伟
关键词:自适应白噪声模拟电路故障特征
一种改进的序贯故障诊断策略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蚁群方法和相关矩阵的序贯故障诊断策略优化方法。包括:编码建模、构造适应度函数、序贯诊断策略建模、模型优化四大步骤。该方法利用多信号建模技术得到表征系统故障和测试依赖关系的相关矩阵,通过定义适应度函数、蚁...
王宏力姜伟何星
基于TEAMS的惯性测量组合测试性建模与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惯性测量组合(IMU)是飞行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是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之一。基于TEAMS平台建立某惯组系统的多信号模型,并对其测试性进行分析与评估,针对固有测试在故障定位和诊断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两种测试点的改进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IMU测试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基于多信号模型的测试性分析与评估方法对增强装备保障能力是有效的。
何星王宏力陆敬辉姜伟
关键词:惯性测量组合测试性多信号模型
DPSO算法在故障诊断测试集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复杂系统的实时故障诊断问题,引入一种多目标离散粒子群优化(DPSO)算法对测试集进行优化,以实现有效的故障监测与隔离。在建立系统相关性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系统实时监视和实时诊断中故障检测数、故障隔离数、测试个数和测试成本等指标,分别设计了优化故障检测测试集和故障诊断测试集的多目标适应度函数。应用实例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地对测试集进行优化,提高实时诊断的效率,并可作为改进系统测试性设计中的一种测试综合评估方法。
姜伟王宏力张忠泉何星
关键词:离散粒子群算法故障检测故障隔离
一种改进的序贯故障诊断策略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蚁群方法和相关矩阵的序贯故障诊断策略优化方法。包括:编码建模、构造适应度函数、序贯诊断策略建模、模型优化四大步骤。该方法利用多信号建模技术得到表征系统故障和测试依赖关系的相关矩阵,通过定义适应度函数、蚁...
王宏力姜伟何星
文献传递
并行免疫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背包问题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离散变量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MHBPSO)。MHBPSO算法利用生物免疫机理和并行运算原理简化算法结构,并针对后期可能出现局部收敛、停滞的问题,从保持粒子群位置的多样性入手,引入了鲶鱼效应和交叉变异操作。仿真实验比较了几种成熟的离散优化算法在解决典型0-1背包问题时的性能。结果表明MHBPSO算法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是一种解决离散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姜伟王宏力何星陆敬辉
关键词:离散粒子群优化免疫鲶鱼效应背包问题
融合几何特征的压缩感知SIFT描述子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解决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描述子在存在较多相似结构的匹配中,易造成误匹配,并且维数较高、匹配耗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相对几何位置的压缩感知描述子。首先,以特征点为中心,将周围关键点的相对几何位置(RGL)信息形成尺度和旋转不变的RGL描述子,其次,对SIFT描述子利用压缩感知(CS)理论进行降维,形成CS-SIFT描述子,最后将两者融合形成RGL-CS-SIFT描述子。实验结果表明:与SIFT和PCA-SIFT描述子相比,匹配速度有所提升,匹配准确率明显提高。
赵爱罡王宏力杨小冈陆敬辉何星
关键词:SIFT描述子压缩感知图像匹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