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竹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肝炎
  • 2篇肝炎患者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丙型肝炎患者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淋巴...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胸腺

机构

  • 5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篇李彧
  • 5篇曹宁家
  • 5篇张鸿
  • 5篇李竹
  • 2篇苏莉
  • 2篇刘清娥
  • 2篇张丹
  • 1篇赵清侠
  • 1篇李勇
  • 1篇陆亚红
  • 1篇张先娇
  • 1篇杨晓梅
  • 1篇马淑琴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和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1例HLA-A2限制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1b基因型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抗病毒治疗24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24周采集外周血,分选CD4+T细胞和CD8+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利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将CD8+T细胞与体外培养的HCV(HCVcc)感染的Huh7.5细胞共培养,通过检测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和细胞因子水平分析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功能和非细胞杀伤功能。结果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4周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71.43%(15/21)和77.78%(14/18),治疗24周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均为100%。治疗4周和24周时CD4+T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IL-17的水平显著升高,分泌IL-10的水平与基线比较未见显著变化。但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在治疗4周发生病毒学应答和未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和24周时CD8+T细胞与HCVcc感染的Huh7.5细胞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细胞死亡的比例显著增加,但对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无明显影响。治疗4周和24周时IFN-γ在直接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TNF-α的表达在治疗后仅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显著升高,但在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治疗4周发生病毒学应答和未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之间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和非细胞杀伤活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有极高的临床治愈率,抑制HCV病毒复制提高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功能。
李彧田颖苏莉曹宁家李竹刘清娥王璐张丹张鸿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1 027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1 027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病例的人口学特点等。结果 5~10月份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其它6个月;病例主要集中在碑林区、雁塔区和莲湖区;患者平均年龄为(26.4±6.5)岁。病例数据显示,0~4岁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21~40岁组(P>0.05);0~4岁组2014、2015年及6年总发病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居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个体组(P>0.05);散居儿童组2011、2015年及6年总发率显著高于其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 027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在5~10月,0~4岁散居儿童、21~40岁人群、个体工作者发病率较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提示此类人群是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高发人群,应加强对这些人群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监测和预防。
张鸿赵清侠曹宁家李彧李竹马淑琴陆亚红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散居儿童高发人群
布鲁杆菌性骨关节损害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性骨关节损害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骨关节损害16例(A组),未并发骨关节损害5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发病例数以4月份为多(5例),B组以5月份为多(6例);B组患者农民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物接触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收住骨科、骨关节疼痛的比例均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及急性期获得诊断、发热、多汗、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血培养阳性率以及WBC、C反应蛋白、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规范治疗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后退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布鲁杆菌病并发骨关节损害较为常见,患者职业为农民的比例较低,收住骨科、骨关节疼痛的比例较高,治疗后退热时间较长。
张鸿李勇李彧李竹曹宁家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骨关节损害流行病学
胸腺肽α1对慢性乙型肝炎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慢性乙型肝炎CD4^+CD25^+CD127^(dim/-)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7例,其中38例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照组),29例接受恩替卡韦联合注射用胸腺肽α1治疗(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CD127^(dim/-)Treg水平,纯化CD4^+CD25^+CD127^(dim/-)Treg,与自体CD4+CD25-T淋巴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经治12周CD4^+CD25^+CD127^(dim/-)Treg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85±2.18)%vs(12.32±1.22)%、(9.26±2.30)%vs(13.71±2.32)%,t值分别为4.579、4.803,P值分别为0.0005、0.0003]。选取17例对照组患者和21例治疗组患者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经治12周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Treg与CD4+CD25-T淋巴细胞共培养系统中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共培养系统中细胞计数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6±0.95)×106个vs(2.07±0.51)×106个,t=5.709,P<0.0001];治疗组共培养细胞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3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1.40±11.89)pg/ml vs(56.53±27.85)pg/ml、(122.9±9.98)pg/ml vs(130.0±15.98)pg/ml,t值分别为2.639、2.459,P值分别为0.019、0.028)],分泌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7.5±83.56)pg/ml vs(235.6±67.72)pg/ml、(5.83±0.85)pg/ml vs(4.39±0.95)pg/ml,t值分别为2.603、4.659,P值分别0.017、0.0004]。结论胸腺肽α1能够抑制慢性乙型肝炎CD4^+CD25^+CD127^(dim/-)Treg水平及免疫抑制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李彧田颖杨晓梅曹宁家李竹张鸿张先娇
关键词:胸腺素
Notch信号通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Notch信号通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初步阐释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8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8例和健康志愿者17例,分选CD8^+T淋巴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Notch1和Notch2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应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将从HLA-A2限制性丙型肝炎患者分选的CD8^+T淋巴细胞与HCV感染的Huh7.5细胞共培养,加入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和细胞因子水平分析CD8^+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非细胞毒性功能的变化。2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Notch1和Notch2 mRNA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志愿者均显著升高,分别升高约10倍和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3、18.88,P值分别为0.003、<0.001)。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增加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细胞死亡的比例[(26.41±4.76)%vs(13.65±4.65)%,t=3.32,P=0.029];但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间接接触培养细胞中CD8^+T淋巴细胞毒性无明显影响。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IFNγ的表达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52.19±12.38)pg/ml vs(18.62±5.66)pg/ml,t=4.27,P=0.013]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18.86±3.09)pg/ml vs(5.52±2.52)pg/ml,t=5.79,P=0.004]中均显著升高。TNFα的表达在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仅在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显著升高[(1296.0±293.3)pg/ml vs(585.3±32.62)pg/ml,t=4.17,P=0.014],而在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无明显变化[(297.3±175.4)pg/ml vs(273.7±105.9)pg/ml,t=0.20,P=0.851]。结论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增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CD8^+T淋巴细胞的细胞杀伤和非细胞杀伤功能,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HCV感染中可能通过抑制CD8^+T淋巴细胞功能发挥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李彧张鸿李竹刘清娥王璐张丹曹宁家苏莉
关键词:CD8阳性T淋巴细胞信号传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