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钢

作品数:4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动脉瘤
  • 17篇颅内
  • 14篇栓塞
  • 12篇颅内动脉
  • 12篇颅内动脉瘤
  • 10篇动脉
  • 8篇手术
  • 6篇夹闭
  • 6篇出血
  • 5篇血管
  • 5篇预后
  • 4篇随访
  • 4篇急性
  • 4篇胶质
  • 4篇病例
  • 3篇弹簧圈
  • 3篇弹簧圈栓塞
  • 3篇引流
  • 3篇入路
  • 3篇手术切除

机构

  • 40篇海南省第三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2篇李钢
  • 20篇刘珍
  • 17篇王辉
  • 16篇何安邦
  • 14篇周奋
  • 7篇刘仲海
  • 3篇乔卫东
  • 3篇潘德岳
  • 3篇刘成业
  • 1篇云望
  • 1篇陈宏尊
  • 1篇陈晓光

传媒

  • 8篇中华神经创伤...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10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再通病例报道
目的:总结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再通的临床特征和技术要点;方法: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大脑中闭塞急性期采取动脉内溶栓和取栓的病例共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54-73(平均61.5±12)岁。纳入标准:(1)...
李钢刘珍王辉何安邦刘成业
文献传递
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远期随访结果报道
李钢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手术夹闭被引量:2
2017年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traumaticintracranialaneurysms,TICAs)在颅内动脉瘤所占比例不到1%,多数属于假性动脉瘤。造成颅脑损伤的暴力可导致骨折、动脉穿支撕裂,也可导致脑动脉分支与坚韧的硬膜缘发生撞击,这些损伤可造成血管壁全层损伤并在损伤动脉破口处形成血肿,局限化血肿在动脉血流的不断冲击下形成血肿内空腔,进而形成TICAs。TICAs所谓的瘤壁是由周围组织或机化血肿构成,不包含正常的血管结构。大脑前动脉是TICAs好发部位之一,假性动脉瘤通常因剪切力造成的动脉裂伤或大脑镰下动脉与大脑镰发生的撞击而发生。
李钢
关键词: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手术夹闭创伤性颅内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动脉穿支动脉分支
单侧开颅夹闭前循环镜像动脉瘤3例报告
<正>目的:回顾3例前循环镜像动脉瘤患者资料,总结单侧开颅夹闭镜像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2016年4月-2018年12月共有3例前循环内镜像动脉瘤患者采用经单侧开颅夹闭双侧动脉瘤的方案治疗。患者年龄48-63岁,大脑中...
李钢周奋刘仲海潘德岳
文献传递
MicroRNA-27b在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7b(miR-27b)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只健康WKY大鼠作为对照组,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为HICH组。HICH组通过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复制HICH大鼠模型,对照组进行假手术但不注射自体血。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损伤和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7b mRNA相对表达量。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NC组、miR-27b mimic组及miR-27b inhibitor组,分别转染miR-27b mimic和miR-27b inhibitor质粒,过表达和抑制miR-27b水平。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27b mRNA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HICH组大鼠出血脑组织出现显著损伤,凋亡指数(35.91±3.24)高于对照组(2.75±0.36)(P<0.05);HICH组miR-27b mRNA相对表达量(3.45±0.48)高于对照组(1.00±0.12)(P<0.05);miR-27b mimic组的miR-27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NC组,增殖活力低于NC组,凋亡率高于NC组(P<0.05)。miR-27b inhibitor组的miR-27b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NC组,增殖活力高于NC组,凋亡率低于NC组(P<0.05)。结论miR-27b mRNA相对表达量在HICH大鼠脑组织中显著升高,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肖仕和李钢周奋刘珍刘仲海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星形胶质细胞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室外引流出血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脑室外引流(EVD)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93例接受EVD治疗的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53例,研究组采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EVD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EVD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术后即刻栓塞结果、术后EDV相关出血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EDV相关放射学出血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及两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即刻不全栓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放射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CS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EDV相关放射学出血发生率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Hunt-Hess分级和改良Fisher分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改良Fisher分级(3~4级)为EDV相关放射学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研究组动脉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SAH患者EVD相关放射学出血发生风险增加,但其总体治疗效果较单纯弹簧圈栓塞佳且并未明显增加EVD相关症状性出血风险,可作为ASAH患者治疗方案。
曾坚锋李钢刘仲海刘珍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显微及介入手术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开颅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Internal carotid artery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患者治疗中的预后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Pc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显微术组(48例)和介入组(6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Rankin评分、Rankin评分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Rankin评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显微组患者的致死率(4.2%)、致残率(12.5%)比介入组(1.7%,3.3%)高。在年龄≥60岁、发病时间〉14d、Hunt-Hess分级≥III级时,介入组患者的Rankin评分水平均显著低于显微组患者(P〈0.01)。显微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介入组(P〈0.05),其中显微组的动脉瘤复发率(2.1%)低于介入组(8.3%),瘤颈残留率(6.3%)低于介入组(13.3%),两组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开颅显微手术相比,PcoA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优势更加突出,且应尽量在早期(0~3d)实施手术。
刘成业李钢
不同指向的前交通动脉治疗策略
目的:回顾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指向的动脉瘤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本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38-81岁,平均61.3岁。其中破裂动脉瘤6...
李钢周奋刘成业何安邦刘珍王辉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手术夹闭
文献传递
血管内栓塞术与夹闭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文献证据。方法:在维普、CNKI、万方、PubMed、CR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
何安邦李钢刘珍Liu RuiWu Heng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传递
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miR-130a、miR-13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入院时外周血miR-130a和miR-132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对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救治的158例TBI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根据格拉斯昏迷评分(GCS),将TBI患者分为轻度(m TBI)组、中度(ms TBI)组和重度(s TBI)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四组受试对象有表达差异的miRNAs,并筛选靶基因明确的miRNAs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外周血miRNAs对预后诊断的临界值。结果经基因芯片分析选择miR-130a和miR-132作为目标miRNA,经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三组TBI患者外周血中miR-130a表达均显著上调,同时miR-132表达量显著下调(均P<0.05)。而且以s TBI组患者外周血miR-130a水平为最高,miR-132水平为最低。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TBI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和外周血miR-130a表达呈负相关性(rs=-0.79,P<0.05),而和miR-132表达呈正相关性(rs=0.74,P<0.05)。根据6个月随访结果,39例患者预后良好,26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患者外周血miR-130a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同时miR-132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入院时外周血miR-130a和miR-132水平对s TBI患者6个月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95%CI 0.57~0.87)、0.70(95%CI 0.63~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130a和miR-132联合预测m TB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AUC明显高于单项指标(P<0.05)。结论TBI患者入院时外周血miR-130a和miR-132水平可早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并且可作为s TBI患者近6个月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路伟李钢周奋刘仲海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基因芯片近期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