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
- 作品数:2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12例诊治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单中心报告
- 2024年
-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A)病例资料进行真实世界数据(real world data,RWD)分析,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ACoAA病例资料。男69例,女43例,年龄30~80岁、平均(45.00±11.05)岁。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110例,未破裂就诊2例。行开颅夹闭6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46例,其中应用支架辅助栓塞5例。统计病人的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个人史、家族史、入院状况及影像学资料、动脉瘤解剖学特征、病人预后等资料。结果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良好(mRS 0~2分)82例,残疾(mRS 3~5分)22例,死亡(mRS 6)8例。RWD将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纳入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饮酒史是ACoAA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人居住地、高血压病史及不同治疗术式(开颅夹闭和栓塞治疗)不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oAA确诊后接受积极治疗(开颅夹闭或栓塞治疗),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率较高。ACoAA不良预后可能与年龄、饮酒等因素相关。
- 唐必英李钢刘珍乔卫东王辉刘成业肖仕和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栓塞术
- 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三维DSA图像下动脉瘤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图像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未破裂单发PCoA病人80例,按照病人主要临床症状分成无症状组40例、动眼神经麻痹组17例及其他临床症状组23例。通过三维DSA图像数值模拟分析,对各组瘤体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动眼神经麻痹组径颈比为1.75±0.44,明显高于无症状组(1.14±0.41)及其他临床症状组(1.2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侧壁/分叉型、子瘤情况、最大径、瘤颈宽度、表面积及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眼神经麻痹组血管壁切应力为0.49±0.20,明显低于无症状组(0.69±0.21)和其他临床症状组(0.8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眼神经麻痹组血管壁切应力面积百分比为3.75(1.45,27.05),明显高于无症状组[0.14(0.00,1.05)]及其他临床症状组[0.03(0.0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管壁切应力震荡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具有更高的径颈比及更低的血管壁切应力,是该类型肿瘤破裂的高危风险类型。
- 王辉刘珍李钢
- 关键词:后交通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血流动力学
- 急性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
- 目的:总结急性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经验教训。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经治破裂前交通动脉瘤78例,其中42例(男24例,女18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年龄41-79岁,平均57.5岁。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
- 李钢刘珍王辉何安邦刘成业肖仕和
- 文献传递
- 中国人脑MRI立体定向杏仁核标准化体积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在MRI图像上测量正常中国人脑杏仁核(amygdaloid,AM)标准化体积并进行性别、年龄比较。方法对120正常中国人脑MRI图像上成功进行AM分割的67例按照年龄分三组,在T2翻转加权序列MR轴位图像上手动分割AM,并计算AM的标准化体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杏仁核体积,性别及侧别对比研究采用t检验。结果性别组AM标准化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组AM标准化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年龄的增大AM体积逐渐减小,同性别右侧AM标准化体积大于左侧AM标准化体积。
- 刘仲海肖仕和王辉刘珍林志国陈晓光
- 关键词:杏仁核立体定向技术核磁共振
- 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病例随访报道
- 目的:总结一组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探讨该方法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支架辅助栓塞并得到随访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整理在治疗的12个月后获得DSA复...
- 刘珍何安邦王辉肖仕和刘成业李钢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
- 文献传递
- 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支架辅助技术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9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其中37例为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为未破裂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治疗,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术中常规体内肝素化。结果本组患者栓塞后即时造影显示,完全填塞36例,动脉瘤颈残留7例,不完全填塞6例。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血栓事件7例,经指引导管注入替罗非班后获得再通,未发生出血事件。11例因死亡、放弃治疗或失访没有获得复查资料。38例随访患者中,治疗后减影血管造影复查有5例动脉瘤复发(13.2%),其中1例术后1个月再出血,1例术后3个月再出血,均再次治疗,另3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复查时显示动脉瘤复发,不接受再治疗,继续随访超过12个月后,未发生再出血;其余33例(86.8%)未见动脉瘤显影。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扩展了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
- 王辉何安邦刘珍李钢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
- 不同指向的前交通动脉治疗策略
- 目的:回顾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指向的动脉瘤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本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38-81岁,平均61.3岁。其中破裂动脉瘤6...
- 李钢周奋刘成业何安邦刘珍王辉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手术夹闭
- 文献传递
- 支架辅助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 目的:通过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一组应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病例回顾,总结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我们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男19例,女30例),年...
- 王辉何安邦刘珍李钢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
-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属于临床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引流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悬挂组件和过滤组件以及调速机构,所述悬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方的电动伸缩杆和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电动...
- 刘珍江振忠
- 血管内栓塞术与夹闭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 目的:比较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文献证据。方法:在维普、CNKI、万方、PubMed、CR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
- 何安邦李钢刘珍Liu RuiWu Heng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随机对照试验
- 文献传递